陈独秀简介
艰难能炼骨,龙性岂易驯!
Page
1
陈独秀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清光绪五年)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城 北(月山)的一间小平房里。早年毕业于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 1901年留学日本。1903年参加拒俄运动,1905年创建安徽第一个资产阶 级革命组织岳王会,任总会长,曾参加反对清王朝和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1915年9月创办《青年杂志》(后名《新青年》),以进化论观点和个 性解放思想为主要武器,大力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1916年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北 京大学当时有文科、理科、法科,文科是北大三科中最重要的,当时北 大不设副校长,在北大,文科学长是仅次于校长的重要职位)。1918年 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提倡新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俗称“南 陈北李”。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0年,在共产国际 的帮助下,首先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织,进行建党活动。 1921 年3月24日,陈独秀受陈炯明之邀在广东建党。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 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其后被选为 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陈 独 秀 发 妻
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e 8
独秀园景 观
Page
9
毛泽东: 关于陈独秀这个人,我
们今天可以讲一讲。他是有过功劳的。 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 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 群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 用的……他创造了党,有功劳。他的 影响也许比其他任何人的影响都大
。
Page
10
Page
2
陈独秀与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举行,在 出席会议的13个代表中,陈独秀因公未能出席而派秘书包惠僧参加。“一 大”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宣告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 成立。在选举党的领导机构时,陈独秀以其无与伦比的影响力缺席当选为 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Page 11
谢谢观看
Page
12
Page 6
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识
陈独秀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联的认 识,是决定他对民主、独裁(或专政)以 及二次大战看法的基础。他对这个问题是 这样认识的: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并 非社会主义国家,而是“世界列强之一。
Page
7
陈独秀的 家人 陈独秀一生有三个妻子,结发妻子高晓岚,二任妻子高曼君,第
其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 法 其三,对斯大林统治时期苏 联的认识
Page 4
陈独秀说过:“民主主 义是从人类发生政治组织以至政治消灭之 间,各时代(希腊、罗马、近代以至将来 )多数阶级的人民反抗少数特权之旗帜。 ”这话说明争取民主是一个长过程,而且 也带有阶级性。他又说:“民主不仅是一 个抽象的名词,有它具体内容,资产阶级 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 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政治上 民主主义和经济上社会主义,是相成而非 相反的东西。”
Page 5
民主与独裁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看法
陈独秀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能采 取“失败主义,”他说:“各国无产阶级 政党,应以共同攻打法西斯为斗争口号。” 又说:“在此次帝国主义大战中,对民主 方面采取失败主义……,无论说得如何左, 事实上只有帮助纳粹胜利。”在这里,陈 独秀事实上站到了“民主反法西斯”这个 口号的旗帜下了。这是与当时的托派观点 相距甚远的。
评价陈独秀
他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 “民主与科学的倡导者”、“五四运动的 总司令”,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 一。 他又曾经被戴上“右倾机会主义”、 “右倾投降主义”、 “托陈取消派”、 “反共产国际、反党、反革命”、 “叛 徒”、 “汉奸”等大帽子,成为党内最 早、最大的反面人物,被称为“中共历史 上第一桩最大的冤案”。
陈独秀,作为这个伟大政党的缔造者,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 集体的核心,其对中共的首创之功将永载史册。如果说孙中山是民国 之父,毛泽东是共和国之父(开国元勋之意),邓小平是改革开放之父(设 计师之意),则,陈独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党父(创始人之意)。
Page 3
陈独秀 政治观 其一,民主与独裁(或专政)
三任妻子是潘兰珍
陈独秀共有7个子女,高晓岚生下了四个:陈延年、陈乔年、陈松年、陈玉 莹;高曼君生下了三个:陈光美、陈子美、陈哲民(又名陈鹤年)。其中, 陈延年和陈乔年是中共早期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陈光美隐居四 川,由于历史原因,直到去世也未承认是陈独秀之子。潘兰珍没有为陈独秀 生下子女,但在陈独秀晚年一直陪伴在身边。陈独秀的孩子们都能自强,这 与陈独秀的教育理念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