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大理

【生活指南多彩指云南】大理

大理
大理全称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市境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

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水风光秀丽多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区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动。

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自治州首府驻大理市下关,距昆明市338公里。

自治州总面积达29459平方公里。

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3.7%,坝区面积占16.3%。

东西最大横距达320多公里,南北最大纵距达270多公里。

大理州地处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结合部位,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地貌复杂多样,点苍山〔苍山〕以西为高山峡谷区。

点苍山〔苍山〕以东、祥云以西为中山陡坡地形。

境内的山脉主要属云岭山脉及怒山山脉,点苍山位于州境中部,如拱似屏,巍峨挺拔。

北部剑川县与怒江州兰坪白族自治县交界处的雪斑山是州内群山的最高峰,海拔4295米。

最低点是云龙县怒江边的红旗坝,海拔730米。

州内湖盆众多,面积在1.5平方公里以上的盆地〔坝子〕有18个,面积共71.49平方公里。

占全州总面积的6.6%。

盆地多为线形盆地,呈带状分布,从西向东排列为6个带。

第四纪山岳冰川遗址分布于洱海以西,永平县以北的高山区,大理点苍山〔苍山〕是我国最后一次冰期“大理冰期”的命名地。

大理州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了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四季温差小
较接近北回归线,太阳辐射角度较大且变化辐度小,年均气温在12.2--18.9℃,年极端气温最高30.4℃,最低-7.8℃。

有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

干湿季分明
大理州冬干夏雨,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干季雨量仅占全年降雨量的5~15%,夏半年(5~10月)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5~95%。

垂直差异显著
全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

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

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

气象灾害多
由于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和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大理州气象灾害较多。

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低温、洪涝、霜冻、冰雹、大风等。

典型的立体气候
纬度高原季风气候,由于海拔不同,具体的又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湿带、中温带。

寒湿带等6个气候带。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具有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等特点,适合不同植物生长。

因地形和海拔的因素。

气温
气温一般是西北低、东南高。

境内年平均气温最高是南涧,为18.9℃,最低是剑川县,为12.3℃,中部为15℃左右。

因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西北部降雨量大于东南部。

雨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增加,形成7个多雨区,即三崇山、雪邦山、点苍山、鸡足山、无量山、老君山和吊草后山,降雨量在2 400-2 500毫米之间。

境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053毫米,以云龙县最多,宾川、祥云两县市最少。

故有"四季无寒暑,有雨便成冬"之说。

大理年温差小,长春无夏,春秋相连,一年四季都适于旅游观光。

降水
全州水资源在全省属中等水资源地区,地表径流量为105.9亿立方米,地下径流量为32.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为5193立方米。

主要河流属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红河(元江)四大水系,有大小河流160多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