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古希腊文明
古希腊是西方历史的开源,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146年共持续了约650年。
古希腊于公元前776年召开了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召开也标志着古希腊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
公元前750年左右,随着人口增长,希腊人开始向外殖民。
在此后的250年间,新的希腊城邦遍及包括小亚细亚和北非在内的地中海沿岸。
在诸城邦中,势力最大的是斯巴达和雅典。
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希腊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成了希腊的新霸主。
公元前4
世纪起,马其顿的迅速崛起,很快便取得了对整个希腊的控制权。
在亚历山大的率领下,希腊军队开始了漫长的东征,征服了波斯帝国。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他庞大的帝国也随之分裂,古希腊历史结束。
希腊文明本身早在公元前232年便结束了。
但它对后来西方世界的影响并未因此告终。
在一千多年后,古希腊文明的子体——西方文明产生了。
从1429年哥伦布发现美洲起,这个希腊文明的产儿逐渐传播到并征服了世界各个角落。
自那时起近五百年来,西方文明一直走在人类进步的前列。
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在各种古文明中,希腊文明特别受人们的青睐。
希腊文明的确是很不简单的、富有生命力的和最伟大的古文明。
希腊文明与其它古文明的不同之处,便是崇尚自由,既富于热情,又强调理性。
古希腊虽然也信神,但与其它文明的自命曾创造过世界的神不一样,古希腊的奥林匹克之神是要征服世界。
古希腊人在信仰神时,还坚称人是宇宙最出色的创造物,人不应盲目为旧传统所束缚。
希腊人不像别的民族那样,由于相信神创造世界而不想去探索世界的本质,不想去大无畏地征服自然,相反,他们赋予自己以探求宇宙秘密,征服自然的使命。
这种信仰,既给了他们热情与气概,又赐与了他们对理性的崇尚与发展思辩力的动力。
与其它古文明相比,希腊人更有英雄气质,更有征服精神,更富思辩能力。
古希腊人还从其它发达的文明,如克里特、腓尼基,埃及和亚述各种文明中,择其优而学。
希腊人从巴比伦的楔形文,埃及人的象形文字和闪米特人的表音文中,选择了字母,发明了一种既有很强思辩力,又很优美的语言。
希腊文明还受益于古希腊人的生活环境、社会结构与生产方式。
希腊地理情况是:多山,肥沃地带均在山谷,陆地交通为群山所隔断,但有海洋橹浆可代车马阡陌。
这样一来,古希腊便分成一个个小社会或社区,每个社区以农业为主,以城邦为中心。
在航海通商的刺激下,古希腊的城市比当时或以前世界各个古文明更远离农业,更手工业化和商业化,更具有近代城市的特点。
最后,希腊便出现了一个个城市国家——城邦。
在城邦国家中,富人形成了一个“中产阶级”,是城市生活的基础。
在这种城市里,绝对的独裁是不可能出现的。
统治者必须听从贵族、富人元老会的意见。
这种元老会便是近现当代议会的前身。
在雅典,城邦中等阶级分化与形成更加明显。
中下等阶级强烈要求自己的权力。
于是有了一系列闻名于世的改革,有了议会、法庭、陪审团、公民和公民权力等现代民主的基本发明。
这种民主传统与制度,是其它古文明中根本找不到的。
希腊的民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学术与文学艺术的多样化。
而文化科学的百家争鸣,又大大促进了文艺科学学术的发展。
古希腊最早的巨人,可能是公元前9世纪左右的所谓诗人荷马。
但今天历史学与考古学的成果显示:所谓的《荷马史诗》,是约公元前1100年以来弹唱诗人村间漫游时的唱词,最后由一个或更多的诗人汇编成集,成为壮丽辉煌的《荷马史诗》。
因此《荷马史诗》非荷马一
人所作。
从时代及诗的来源看,《荷马史诗》酷似中国古代的《诗经》。
古希腊发展出一套完善的民主制度,对后来的西方文明与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
完成这一伟大制度的,是已经超前的政治家。
古希腊确有其人其事最早的巨人,可能是梭伦。
上面提到的雅典改革确确实实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美誉的政治家。
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雅典的执政官,推行了重大的政治经济改革,扩大了公民资格权力与贵族社会的权力,他从而荣获雅典民主制之父的美誉。
伯里克利执政时代(公元前461—429年),雅典民主制发展至臻完善,成为议政制的鼎盛时期。
古希腊在思辨方面的成就,是古希腊文明在各种文明中的独到之处,也是它高明于其它文明之处。
最早的希腊哲学学派是公元前6世纪的米利都学派。
该派关心的主要是物质世界的本质。
该派的创始人是泰勒斯,较突出的成员有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米尼。
他们三人分别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水或水火等无定、无限的物质和空气。
公元前6世纪末,希腊哲学转向了玄妙的非物质世界,出现了毕达哥拉斯学派。
代表人物是著名的学者毕达哥拉斯。
与此同时,希腊哲学也出现了一场重论宇宙本质的大辩论,以对抗毕达哥拉斯派对该问题的鄙视。
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的代表分别是万物稳定性论者巴曼尼德斯与广为人知相对主义者赫拉克利特。
原子论派的出现宣告了希腊哲学这场对世界本质争论的终结。
该派的最显赫的人物是名扬哲学史上的德漠克里特。
公元前5世纪中叶,希腊哲学发生了一场重大变革。
哲学家的眼光不再是渺茫广袤的物质世界,而是转到实实在在的人生和社会问题上来。
在这潮流中最出色的戏浪儿竟是曾被后人贬斥的诡辩派。
最大的诡辩家应推普罗泰戈拉,他宣称“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绝对真理与永恒的标准。
该派的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个人主义构成了它的哲学特色。
一场反击诡辩派的新哲学思潮出现了,它主张真理是实在的,永恒的标准是存在的。
这一运动的主角是大名鼎鼎的古希腊三大智者——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他们属于最伟大的学者和思想家,在哲学历史上的位置相当于尼采、黑格尔。
而三人中,尤以亚里士多德最为杰出。
他在学术史上的位置相当于马克思和牛顿。
有趣的是,这三人是师爷、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苏格拉底仅是一位哲学家,柏拉图则是哲学家兼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则身兼多职,既是哲学家、政治学家、伦理学家修辞学家、逻辑学创始人,又是生物学家、物理学家、生理学家和医学家。
师生三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
希腊的文明来自于其希腊精神:寻求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激发好学精神与创造精神、喜好思想自由或自由思想、追求人生享受和现世娱乐的生活情趣、笃信人本主义,重视人和人的自身价值、崇奉中庸精神。
而所创造古希腊文化则具有超越性,既属于古代世界,又属于现代世界。
马克思曾高度评价希腊艺术和史诗的成就,认为它具有“永久的魅力”、“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
其实,古希腊文明的永久魅力何止艺术和史诗,随着古希腊文化的元典精神一再被弘扬与重建,古希腊文明的现代价值也就一次又一次地被追寻与创造)。
在这过程中,人们莫不感受到希腊元典精神的原创力和那刻骨铭心的“永久的魅力”,这也正是古老的希腊文明与希腊文化所蕴含与发散的“永久的魅力”。
13109128
欧阳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