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包涵体肌炎

包涵体肌炎

种病因尚不明了的特发性肌 炎。Neville等报道了有家族性发病的包涵体 肌炎。好发于中老年人,以缓慢、进行性肌 无力和肌萎缩为主要特点的炎性肌肉疾病。
临床表现

男性中多见,男:女约为3:1。发病年龄一 般大于30岁,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26-84)。 白人比黑人多见。病程呈慢性病程,进行性 发展超过6个月,少数病程长达10年。半数以 上病人早期产生四肢远端无力,尤其是足背

临床表现

15%以上包涵体肌炎有伴发自身免疫病和结缔组织 病。如系统性红斑狼仓、皮肌炎、干燥综合征和出 现抗核抗体阳性,部分患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20 %患者合并有糖尿病,一般不合并有恶性肿瘤。在 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如肌肉活检的病理改变 特点符合包涵体肌炎的诊断标准,包涵体肌炎不能 除外。Cole(1988)报道包涵体肌炎合并白质脑病。
屈和手指伸直。可有吞咽困难。以后病情加 重时,也出现近端无力。
临床表现

肌无力和肌萎缩常呈不对称选择性地累及某 些肌肉,如股四头肌、髂腰肌、肱二头肌和 肱三头肌,第3、4、5手指伸直的肌群。膝反 射早期消失。
临床表现
特点 1、屈指无力 2、屈腕无力>伸腕无力 3、股四头肌无力(肌力<=4极)。一般没有三 角肌、胸肌、手骨间肌和面肌的累及。肌萎 缩和肌无力呈比列。
病理特点
1、炎性细胞侵润。主要出现在肌内衣中,可以 看到单核细胞侵入非坏死的肌纤维内,表现 为许多炎性细胞侵入1个肌纤维的局部,这个 肌纤维其他部分形态完整。 2、镶边空泡肌纤维。1个肌纤维内可出现1个 货多个空泡,空泡内和边沿在HE染色出现蓝 色的无形物质,在改良Comori染色为无形物 质。
病理特点
实验室特点
1、血清中CPK等肌酶常升高3-5倍,也可正常, 一般不高于正常高限的12倍。
实验室特点
2、肌电图主要是肌原性损害为主,但也有神经 源性损害的表现。股有纤颤电位和募集效应 减弱,并有多相电位和短时程电位活动。
实验室特点
肌肉活检:肌肉活检可以发现炎细胞侵润,肌 肉病样的病理改变,伴随成组出现的萎缩肌 纤维,肌纤维内空泡形成伴随类淀粉样物质 形成,肌纤维出现肥大及不整红边纤维 (RRF)
诊断

本病常误诊为多发性肌炎。故在“多发性肌 炎”患者激素治疗无效时,必需重新复查病 史材料和病理。早期在肌肉病理上,本病和 多发性肌炎很难区别。注意病史中早期四肢 远端无力的病史、肌肉有选择性地受累、肌 电图有肌原性和神经原性损害的特点是容易 考虑到本病。
治疗
1、免疫抑制剂:硫唑嘌呤和氨甲蝶呤可应用。 2、丙种球蛋白。 3、环咽肌切开术。可改善患者的吞咽困难。肾 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
3、细胞内类淀粉物质沉积,出现在肌纤维空泡 和非空泡处,需要用偏振光显微镜或刚果红 染色为阳性。 4、电镜中发现胞质内或核内15-18nm的管丝包 涵体。

遗传性包涵体肌炎非常罕见,家族性的包涵 体肌炎与非家族性的包涵体肌炎的病理改变 一致,如果肌肉活检没有发现炎性细胞侵润, 仅出现肌肉活检中病理改变的2、3和4条应当 考虑遗传性包涵体肌病的可能。

诊断 诊断包涵体肌炎,肌肉标本的电镜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肌肉 的光镜中可见肌纤维中有空泡形成,空泡大小为2-15uv,空 泡中含有细小嗜碱颗粒;炎性细胞侵润,其中以单核细胞和淋 巴细胞侵润为主;肌纤维有不同程度的坏死;再生肌纤维有 嗜碱性胞质;较大的囊性核,明显的核仁;肌纤维可有萎缩, 胶原纤维增生,毛细血管异常丰富。电镜中发现胞质近细胞 膜的涡纹处存在直径为15-18nm的异常丝极团块,它同组织 化学中见到的嗜碱颗粒是一致的,这种异常丝极与多发肌炎 中的丝极核内包涵物不同。
诊断
1、肯定的包涵体肌炎肌肉活检发现所有包涵体 的4个病理特点,可以确诊此病,临床和实验 室的个别表现可有可无。 2、可能的包涵体肌炎,如果患者出现临床的所 有3条表现,实验室检查有第1第2条,在第3 条中的肌肉活检中仅出现单核细胞侵入非坏 死的肌纤维内,没有发现包涵体肌炎的其他 病理改变,考虑为可能的包涵体肌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