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成效与发展机制

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成效与发展机制

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补助示范户及示范基地配方肥采购项目成效与发展机制摘要概述通过研究当今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补助示范户及示范基地配方肥采购项目的现状.总结近年来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补助示范户及示范基地配方肥采购项目的内容及成效,探讨农业科技推广的机制与主要模式,剖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广东省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2009年.该省农业可耕地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5.80%.农业人I:I占户籍总人I:I的47.69%。

农林牧渔总产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5.09%。

广东省目前正在进行“双转移”发展战略布局,这将使该省农村和农业的发展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

随着“双转移”的不断深入.广东省农村劳动力必将进一步呈现紧缺的局面.农业的发展面积也将经受工业发展所导致的圈地造园等的影响。

因此,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项目建设.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推行先进、适用的农业新科技成果,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及其附加值.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保持农业的基础地位等各项工作已显得非常紧迫了,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广东省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现状目前.广东省90%以上的县(市:区)出台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方案.并已逐步顺利实施。

全省已建立起了以县、镇两级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民间组织及涉农企业共同参与的较为完善的多元化新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1.1机构建设据广东省农业厅统计资料.全省共有公益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含综合站)3 238个。

其中县级农技推广机构310个。

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93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2 835个。

1.2 队伍建设目前全省已建立起较稳定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共有基层农技推广人员19 661人.其中县级4180人.区域性综合站431人,乡镇级15050人。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文化层次普遍提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

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专以上学历占66%。

1.3农技推广设施建设全省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均有独立同定的办公场所.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的办公场所也相对固定.其中20%有独立办公场所。

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全部拥有计算机及齐备的检测检疫仪器设备:乡镇和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有天平等基本服务设备。

1.4管理体制广东省乡镇农技站机构管理体制呈现多样化格局.各地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县农业主管部门垂直管理、乡镇政府管理和县镇共管3大类型。

其中人、财、事归县农业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占35.86%;归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占41.34%:业务由县农业部门管理.人、财由乡镇政府管理的县镇共管的农技推广机构占总数的22.80%C¨。

2现阶段广东省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农业科技推广情况及取得的成效2.1 现阶段广东省农业的基本特征2.1.1 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据广东省2010年资料统计[2】.2009年全省总人口8 156.05万人.耕地面积为284.14万hm2,人均耕地面积仅0.035 hmz.不足全国人均面积(o.093 hm2)的一半.低于联合围划定的0.053 hm2的最低警戒.且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人均耕地面积仍呈减少趋势。

2.1.2农业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生产技术要求多样化、近年来.广东省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均有了快速的发展。

种植业中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等附加值较高的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技术推广也已不局限于以往的传统作物,技术需求呈现多样化。

到2009年.全省蔬菜、水果、茶叶和蚕桑等具有南亚热带优势和广东特色的园艺作物面积达228.87万hm2:畜禽等传统优势名牌产品的生产也有较快的发展.优新品种开发势头较强劲。

园艺产业和畜牧业已成为广东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两大重要支柱。

2.1.3农业区域化特色明显广东省立足自然地理优势.积极发展“质优、特色、高值”优势农产品。

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形成了以蔬菜、水产品和花卉等高档农产品为重点的生产格局:在粤东和粤西地区则以水果、蔬菜、茶叶、畜禽、水产品以及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南亚热带作物的生产为重点:而在粤北和粤东北山区.则以名特优稀产品生产为主,着重提高山区资源的综合开发能力[引。

2.1.4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迈进集约化经营到2009年底[42.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14 505家,其中。

农业龙头企业2 108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32家.全省269家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了亿元大关.12家省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过10亿元.1家过100亿元.各类产业化组织带动本省农户473.7万户。

户均增收2000余元。

2.2近年广东农业各行业科技推广工作内容及成效自2005年广东省实施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介制度以来.取得了巨大成效。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至2010年。

结合科技人户工程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的开展.全省共遴选推介农业主导品种429个(次).主推技术128项(次)。

全省农业科技贡献率由2002年的48%上升到2009年的52%.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由“九五”期间的18%提高到目前的40%[5]。

2.2.1 种植业农技推广的内容及取得的成效2.2.1.1 种植业优良品种的推广2005,--2010年.广东省共推介种植业主导品种389个(次)。

主推技术101项(次)[6---u]。

涉及水稻、玉米、甘薯、花生、蔬菜、甘蔗、果树、茶树、蚕桑、大豆、牧草和花卉等作物。

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水稻主导品种推广面积达126.85万hm2,比2005年增长162%:玉米主导品种推广面积5.26万hm2,比2005年增长114%:花生主导品种推广面积10.89万hm2.比2005年增长89%E12]。

目前广东省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3%。

2.2.1.2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2005~2010年.在种植业方面主推技术共101项(个),包括综合技术、种植技术、加工技术、高产栽培技术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等[6-11]。

这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水稻“i控”施肥技术经新兴、高要、曲江、汕头和雷州等地示范推广.节省氮肥10%以上,氮肥利用率提高10%。

少施农药1~3次.水稻(特别是早稻)抗倒性增强.高产稳产.增产5%~10%,每公顷增收节支l 200元左右,增产增收效果显著.目前全省示范推广面积超过20万hm2。

主推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据统计。

2005~2009年。

全省累计共推广面积746.7万hm2.新增经济效益78.46亿元.节约不合理肥料用量31.6万t[13]。

截止2010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已覆盖了96个项目县(项目单位)的105个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县区域的全覆盖[14|。

2.2.1.3做好农作物病虫测报与综合防控近年来广东省建立了病虫监测预警、重大病虫应急防治、植物检疫防疫和农药安全保障“四大体系”。

水稻病虫短期预测预报准确率达95%以上。

2009年.广东省在不同生态类型稻区建立了34个水稻病虫监测点、20个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和4个广东省植物保护技术应用与推广示范区.示范面积超过1.3万hm2:组建1 100支专业化防治队.防治队员2 200人.实施专业化防治面积累积近7万hmz.安排新农药示范试验30多个.组织新农药使用技术宣传推广会90多场(次).培训技术员、经销商和农民8 000多人[15]。

2.2.1.4开展农业科技下乡目前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几乎覆盖了全省所有县(市、区)及乡镇。

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向农民推介新品种600多个.示范推广新技术400多项,发放技术资料800多万份。

举办专题技术讲座近1000场“6】。

此外还组织省内涉农高校寒假返乡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

共有14 450位同学参与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四个一工程”,涉及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的3 278个村.受惠农户8 261户,提出支农建议3 725条,推荐实用技术1 239项(次)。

2.2.2畜牧业科技推广内容及成效2.2.2.1 优良品种及新技术的示范推广2005~2010年全省共推介畜禽主导品种40个(次),主推技术27项。

主要推广猪的新品种有杜洛克种猪、大白种猪、蓝塘猪和深农猪配套系等:推广鸡的新品种有岭南黄鸡I号、II号配套系和III号鸡配套系等;推广的鸭、鹅新品种有仙湖肉鸭配套系和清远鸟鬃鹅。

目前,广东省家禽良种覆盖率达85%.猪良种覆盖率达95%L5|。

主推技术包括鸡球虫疫苗免疫技术、岭南黄鸡饲养管理技术、猪抗热应激技术、瘦肉型猪安全生产技术、鹅繁殖季节调控及全年均衡生产技术、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和沼气化利用等。

2.2.2.2 实施畜牧良种补贴项目2007~2008年。

广东省廉江等9县(市、区)实施了生猪良种补贴项目。

2009年国家继续实施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安排广东省2009年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县19个。

授配能繁母猪75.5万头.补贴资金3 020万元[”】。

2.2.2.3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近年来.广东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其防控经费逐年增加.由2003年前不足l千万元增至2008年5.23亿元。

2008年.全省禽流感疫苗平均免疫密度为112.36%.口蹄疫疫苗平均免疫密度为145.37%.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为97.3%.猪瘟疫苗为120.64%,新城疫苗为105.86%。

全省设立了43个省级动物疫情监测点.组建了近2万人的村级动物疫情观察员队伍.常年在第一线开展动物疫情和疫苗免疫效果监测[18】.2009年全省累计监测重大动物疫病样品50多万份.检疫动物8.7亿多头(只).全省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平均免疫率均超过100%[1引。

2.2.3渔业科技推广内容及成效2.2.3.1 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矧2010年.重点推广了野新吉富冶罗非鱼、南美白对虾、鳗鱼、鳜鱼、中华鳖、鲈鱼、青石斑鱼、澳洲宝石鲈、异育银鲫和斑点叉尾鲴等10个主导品种。

主推技术有微生物调控的水产健康养殖新技术、简易棚膜增加温土池养鳖技术、鳗鲡标准化生产技术、南美自对虾高位池健康绿色养殖技术和鳜鱼高产饲养技术等5项。

2.2.3.2 实施渔业科技入户工程自2005年农业部启动渔业科技入户工程以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始终高度重视渔业科技人户工作.累计培育示范户达4400户.辐射带动79 000余户,举办培训班812期,累计培训技术指导员、示范户42000多人次.发放各类资料20万余份,示范户养殖水产品产量、效益平均每年增长1 096以上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