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侵蚀地貌【要点精析】流水侵蚀:水流掀起地表物质、破坏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侵蚀作用,侵蚀作用还包括河水及其携带物质对地表的磨蚀作用,以及河水对岩石的溶蚀作用。
由地表流水作用(包括侵蚀、堆积)所塑造的各种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称为流水侵蚀地貌1.侵蚀形成地貌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
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2.溶蚀形成地貌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瀑布峡谷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表面形态——流水侵蚀作用造成3.典型地貌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溶蚀而形成的地面坎坷崎岖、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如石笋、石柱、钟乳石等。
丹霞地貌:由流水侵蚀、溶蚀、重力崩塌作用形成的赤壁丹崖及方山、石墙、石峰、石柱、嶂谷、石巷、岩穴等造型地貌,以中国广东丹霞山为代表,是红层地貌的一种类型。
【典型例题】【例题】读四幅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各地貌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A.甲——冰川侵蚀 B.乙——流水沉积C.丙——流水溶蚀 D.丁——断裂下陷【小题2】与丙图地貌成因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地岩石以变质岩为主B.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C.生物多样,风力作用强D.成因与云南石林完全不同【答案】【小题1】C【小题2】B【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可知,甲为长江三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A错。
珠穆朗玛峰是由于板块挤压形成的B错。
桂林山水是石灰岩受到流水的溶蚀形成的,C对。
壶口瀑布是流水侵蚀形成的,D错。
故选C。
【小题2】丙图地貌为石灰岩受到流水溶蚀形成的,当地岩石以石灰岩为主,A错。
由于流水溶蚀作用形成,所以该地区降水较多,B对。
外力作用以流水为主,C错。
其形成原因与云南石林相同,都是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形成,D错。
故选B。
【难度】一般【突破练习】1.“桂林山水”的成因是()A、流水的侵蚀作用B、流水的溶蚀作用C、冰川的侵蚀作用D、风力的侵蚀作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桂林山水是石灰岩经流水的侵蚀作用而形成的,属于喀斯特地貌,所以B正确。
【知识点】地壳物质循环【难度】容易2.图甲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小题1】图甲中象鼻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乙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小题2】图乙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B.②为重熔再生作用C.⑤为外力作用 D.⑥为变质作用【小题3】塑造桂林象鼻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波浪侵蚀【答案】【小题1】C【小题2】A【小题3】A【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岩石类型是石灰岩。
读图乙,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即丙是沉积岩,C对。
甲由岩浆形成,且位于地下,是花岗岩。
乙喷出地表,是玄武岩。
丁是变质岩,A.B.D错。
【小题2】图中显示④为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⑥为重融再生作用,形成岩浆;⑦为地壳运动中的抬升作用,使得岩石出露地表;③为外力作用,即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①②为冷凝作用,分别形成侵入岩、喷出岩;⑤为变质作用。
据此,B、C、D错,选A。
【小题3】象鼻山位于广西桂林,为湿润气候区,所以,塑造桂林象鼻山的主要外力作用流水侵蚀。
【难度】一般3.我国正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天坑”中修建一座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收集微弱的宇宙无线电信号,用以研究各种宇宙信息。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贵州众多山顶天坑的形成原因是()A.火山喷发 B.流水溶蚀C.风力侵蚀 D.冰川侵蚀【小题2】在贵州天坑修建射电望远镜的优势主要是()A.减少人为干扰 B.增强通讯联系C.减少工程造价 D.增强技术交流【小题3】当地冬季“天无三日晴”的主要原因是()A.西南季风较强 B.冷高压控制C.多强气旋活动 D.冷气团南下受阻【答案】【小题1】B【小题2】A【小题3】D【解析】试题解析:【小题1】贵州大部分为喀斯特地貌,天坑分布地为喀斯特地貌区域,属于喀斯特地貌的特例,喀斯特地貌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选B。
【小题2】由于天坑位于山顶,且周边地势险峻,人迹罕至,所以,在天坑修建射电望远镜可以使得人为干扰降到最低,选A。
【小题3】当地冬季受到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贵州平塘县处于准静止锋的冷气团一侧,南下的冷空气受地形影响,多阴雨天气,所以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难度】一般4.形成图中各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依次是()A .流水侵蚀、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海水侵蚀B .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堆积C .风力侵蚀、风力沉积、冰川侵蚀、海水堆积D .流水侵蚀、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水侵蚀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景观可知,第一幅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第二幅图为流水侵蚀作用形成,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流水侵蚀作用强,第三幅图为高海拔地区的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第四幅图海边的沙滩应为海水的堆积作用形成,故选B 。
【难度】较易5.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示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环境问题是( )A .石质荒漠化B .水土流失C .酸雨D .沙尘暴 【小题2】下列地质地貌景观,最有可能在上图中甲地发育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及省会分布可知,该区域位于包括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起伏大,土层浅薄,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产生石质荒漠化,故排除选项A 、B ;四川盆地地形封闭,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不易① ② ③ ④扩散,易产生酸雨;由于该区域地处我国西南部,远离冬季风源地,而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植被覆盖率高,因而不可能发生沙尘暴,故选项D符合题意。
【小题2】由图可知①为喀斯特地貌,主要由流水溶蚀形成;②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口湖;③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④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新月形沙丘;甲地石灰岩广布,而且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喀斯特地貌发育,故选项A正确。
【难度】一般6.桂林山水甲天下。
图为“桂林山水景观图”。
【小题1】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小题2】构成桂林山水山体的岩石主要是()A.岩浆岩 B.玄武岩C.花岗岩 D.石灰岩【答案】【小题1】A【小题2】D【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桂林位于云贵高原,降水丰富,多石灰岩分布,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流水侵蚀,故A正确。
【小题2】桂林山水为喀斯特地貌,属于流水溶蚀石灰岩形成的,故D正确。
【难度】较易7.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塑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分布在喀斯特地貌区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小题2】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小题1】C【小题2】D【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①是黄土地貌,不是喀斯特地貌,A错。
②是南天一柱,是海蚀地貌,B 错。
③是溶蚀地貌,是石灰岩被水溶蚀形成,C对。
④是蘑菇石,是风力侵蚀形成,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在干旱环境下形成的是风蚀蘑菇,④对,D对。
①黄土桥,分布在黄土地貌区,属于半湿润区,A错。
②、③明显是湿润区,B、C错。
【难度】一般8.读地理素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因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 B.乙 C.丙 D.丁【小题2】属于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小题1】A【小题2】D【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读图可知,甲为峡谷地貌,为流水侵蚀形成,A对。
乙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错。
丙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C错。
丁为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D错。
故选A。
【小题2】读图可知,甲为峡谷地貌,为流水侵蚀形成,A错。
乙为河口三角洲,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错。
丙为风蚀蘑菇,为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C错。
丁为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D对。
故选D。
【难度】一般9.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重庆金佛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左图为“金佛山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组成金佛山的岩石按照其类型应为右图中的()A.甲 B.乙C.丙 D.丁【小题2】塑造左图中的外力作用类型主要是()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C.风力侵蚀 D.海浪侵蚀【答案】【小题1】D【小题2】A【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金佛山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据右图循环示意图判断,甲为岩浆岩,乙为变质岩,丙为岩浆,丁为沉积岩,故D项正确。
【小题2】金佛山位于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其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故喀斯特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A项正确,C项错误;该地区无冰川分布,故B项错误;该地区位于内陆地区,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旨在考查地壳物质循环过程,考查外力作用及其地貌【难度】一般10.读某地等地层分界线与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关于图中地质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经历了岩层的挤压作用B.海拔越高,岩层越新C.属于向斜谷构造D.属于背斜谷构造【小题2】关于图中地貌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运动形成为主B.褶皱作用形成为主C.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流水侵蚀作用为主【答案】【小题1】B【小题2】D【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该地的岩层为沉积岩,该地的岩层为平行分布,没有明显的岩层挤压,A错;根据剖面图中地层分界线的分布,海拔越高,形成时间越晚,岩层越新,B对;从等高线上分析地形中间低两侧高,结合岩层的分布该地中间老,两翼新,但该地的岩层没有受到挤压弯曲,所以该地没有褶皱构造,该地的沟谷应该为外力侵蚀中间岩层而成,CD项错。
【小题2】有图示可知该地谷地有河流流经,岩层没有断裂与弯曲,故内力作用影响不大,所以该地主要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选D项。
【难度】较难11.广东省韶关市东北的丹霞山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由红色沙砾陆相沉积岩构成,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
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点是“赤壁丹崖”广泛发育,形成了顶平、身陡、麓缓的方山、石墙、石峰、石柱等奇险的地貌形态,各异的山石形成一种观赏价值很高的风景地貌,是名副其实的“红石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