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住宅建筑(由传统建筑至现代建筑)演示

日本住宅建筑(由传统建筑至现代建筑)演示


江户时代数寄屋——茶室式建筑(15731876)
数寄屋是一种平台规整,讲究实用的日本田园式 住宅,是取茶室风格的意匠与书院式住宅加以融合的 产物,常用“数寄”分割空间,惯于将木质构件涂刷 成黝黑色,并在障壁上绘水墨画,意境古朴高雅。 数寄屋为典型的日本建筑样式。数寄屋(茶室) 之风取自住宅样式。是运用茶室建筑手法建造的建筑。 别墅住宅众多,以不涂漆不装饰为特征。 传统的数寄屋将松散的自然景观以人工再造的方 式进行紧凑的组合,利用推拉门的帐子获得柔和的光 线,茶庭的栅栏在内外之间起着分离又联系的作用。 建筑的各部分之间,建筑与自然之间即分离又联系的 方式不仅是日本建筑的一大特点,也是日本所有艺术 的特点,甚至可以称之为日本美学的象征。数寄屋极 力追求与自然的联系,希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书院造是在主殿造基础上形成的,14世纪有个别 因素出现,16世纪成为定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一 栋房子的若干个房间里,有一间是主要的(上段,一 之间),这件房间的正面墙壁划分为两个龛,左侧的 宽一点,叫床(押板),右面是一个博古架,叫棚 (违棚)。左侧墙上紧靠着床有一个龛,叫副书院。 右侧墙上是卧室的门(帐台钩),分四大扇, 中央两扇可以推拉,两侧的是死扇,床、棚、副书院 和卧室的地面都垫高一点,以床为最高,顶棚则大大 降低。 称为床的龛,正面墙上挂着中国式的卷轴画 或书法,地上陈设着香炉、一对烛台和一对花瓶,后 来只陈设一只花瓶。副书院一般向外突出,开着窗子, 本来是读书的地方,后来缩小,陈设着精美的文房用 具,也变成装饰性的了。 书院造府邸的代表是京都 的二条城二之丸殿,名古屋的本丸御殿和京都的西本 院寺白书院等。
寝殿建筑结构
整个寝殿造建 筑整体的各种各 样的元素构成分 别是:寝殿、对 屋(侧面的楼阁 或者次要的建 筑)、渡殿(有 屋顶和房间分割 的链接各个建筑 的走廊)、透渡 殿(连接建筑的 有顶的桥梁)、 廊(两翼的走 廊)、钓殿(钓 鱼的楼阁)。
寝殿
对屋
渡殿
透渡殿

钓殿
很不幸的是,没有一座平安时代的寝殿造建筑保存到了现在,除了通过影视 作品之外,我们现今没有办法看到一个完整的、真正意义上的寝殿。
日本住宅建筑
——由传统建筑至现代建筑
目 录
1
2 3 4 5
01
日本建筑史概况
日本建筑史概况
日本古代建筑的发展,若以佛教建筑进入日本 的飞鸟时代算起,那么至明治维新(1868年)止, 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悠久历程。日本的建筑史研 究,将其建筑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按社会发展 阶段的划分方法,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早 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12世纪,即飞鸟、奈良、 平安时代的建筑(553~1183年);中期——公元 12世纪末至16世纪中叶,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 筑(1184~1572年);近期——公元16世纪中叶至 19世纪中叶,即桃山、江户时代的建筑(1573~ 1867年)。而日本和式住宅的沿革大致经历了寝 殿造、书院造、茶室、数寄屋等阶段。日本建筑 史的研究,就基本上以此三大阶段为单元而展开, 相应形成了三大史的研究内容,即古代建筑史、 中世建筑史和近世建筑史,这是在时间轴上划分 建筑史研究的内容。
பைடு நூலகம்
平安时代——寝殿造住宅
上图是平安时代都城贵族宅邸的一种典型式样,而此样式 在地方也无疑是被模仿和复制的对象。这一建筑风格的最为明 显的特征便是其总是面对着南方的中心建筑,以及以令人吃惊 的排布方式建起的、各种各样的非露天的走廊和桥梁连接起来、 并环绕着主体建筑排列的次要建筑。
这一建筑模式的核心建筑便是寝殿本身,这也是 “寝殿造”这一建筑风格得名的原因。这个名称按照 字面意思翻译过来便是“用来睡眠的大厅”,这便是 对该建筑功能的描述。对于整个宅邸的主人来说,相 对于其他附属建筑而言,寝殿无疑是整个宅邸建筑群 中最为主要的住宅建筑。 这一时期的此种建筑的建筑风格大都是单层的, 用木制的支柱架起使其脱离地面。而同时以木制的板 材作为建筑的地板。那时还没有我们今天所谓的榻榻 米地板,平安时代的榻榻米是根据睡眠场所不同或者 临时的坐席要求而不断移动的。建筑的屋顶全部是用 厚木板制造的,其中较好的例子是以丝柏木的板瓦覆 盖屋顶,而相对较差的则甚至有茅草覆盖而草草了事。 此时的房屋屋檐上还并没有陶瓷质地的瓦存在,而大 多数的陶瓷瓦可能都被节省并用在了屋脊之上。
02
日本传统民居
日本传统民居
平安时代——寝殿造(794-1192年)
平安时代是日本建筑史上最具特色的时期之一, 在从 8世纪后期至12世纪的四个世纪中,日本建筑的 发展经历了一个重要的演变时期。简而言之,即唐风 向和风的演变,或唐代建筑的日本化。 寝殿造建筑正是在平安时代产生。所谓寝殿式就 是日本式贵族邱宅建筑,一般由水池、寝殿、对屋、 渡廓、中门廊、中门、钓殿、杂屋组成。以寝殿为中 心,东、西、北建对屋,南侧东西两面建水榭,用穿 廊连接。早期寝殿式受中国传统的手法影响,即布局 左右对称,晚期寝殿式则没有别国的影响,左右不对 称了。当时无论宫殿、官府和陵墓,一律为寝殿式。
室町时代到桃山时代——书院造(13381603)
从镰仓幕府时代(公元1185—1335年)到室町幕府时 代(公元1335——1576年),日本建筑一方面继续受中国 建筑的影响,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特色加以创造,日本 住宅建筑也开始打破古老的文化,并形成了一种地上铺满 榻榻米,顶棚被装修,有角柱,高低搁板与书院的固定建 筑样式,这就是书院造建筑。 “书院造”往往在一栋住宅的若干房间内择其一间, 做坡屋书房并进行装饰,以适应僧人与武士的生活方式, 其室内地板稍高于其它房间,并有香炉、烛台、花瓶成对 的陈设在地板上。到安土桃山时代 (公元1753—1602 年),日本既有文化开始真正迈向近世文化,形成了以城 郭建筑为代表的宏壮的文化,并形成了真正的书院造建筑。 这时从中国传来的饮茶、品茶逐渐变成习惯,并在禅师倡 导的品茶与斗茶下形成茶道,并成为日本人审美观的和种 特有的综合艺术,并影响到书院造建筑,茶室遂大兴其道, 其间又以草庵风茶室最为流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