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9章日本古代建筑

第19章日本古代建筑


后来,中国的影响显著的占了主导地位,日本 古建筑表现了较强的中国特征。
但是,日本建筑仍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很 有创造性,尤其是它们的美学特征。它们的美学特 征是非常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尺度小,设计的 细致而朴素,精巧而素雅。同时,日本建筑也非常 重视和擅长于技术性表现。
•一 日本古建筑发展概述
•日本建筑和工艺中始终有一种爱好质素天然的传统. •日本文化中始终有一种对大自然的亲切感
2 发展分期: 从建筑的发展期上看,日本建筑有四大转期。第一 个转期是引进中国隋唐建筑的飞鸟时代,第二个转期是 引进南宋建筑的镰仓时代,第三个是自身发展的桃山时 代,第四个是引进西方文明的明治时代。
•1)早期建筑(6世纪中叶以前) • 本时期是日本建筑 的自我发展时期, 建筑以神社为主要 类型,神社是日本 固有的神道教的崇 祀建筑。最有代表 性的建筑是伊势神 宫。 伊 势 神 宫
三 日本古代城市与园林
奈 良 古 都 平 城 京
奈 良 古 都 平 城 京
平 安 古 都 平 安 京
天守是日本城堡中最高、最 主要也最具代表性的部份, 具有瞭望、指挥的功能,也 是封建时代统御权力的象征 之一。最早的天守起源于室 町幕府最后一代将军足利义 昭.“天守”有时也写成“殿 主”、“殿守”、“天主”, 明治时代以后出现了“天守 阁”的新称呼。明治6年 (1873年)颁布废城令
草庵式茶庭四周有围篱,茶室常居于一角,茶亭一 般很小巧,用写意手法布置。自院门至茶室设置一 条园路,两侧用植被或白砂敷于地面,栽植树木, 配置岩石。 沿路设寄付(门口 等待室)、中门、 待合(等待室)、 雪隐(厕所)、灯 笼(照明用)、手洗 钵(洗手用)、飞 石(即步石)、延 段(石块、石板混 合铺成的路段)等 待客所需的设备。
•一 日本古建筑发展概述
• 2 发展分期:
•2)奈良时期(6世纪中 叶—10世纪) • 本时期是日本建筑受中 国影响的发展时期,一方面, 由于佛教的传入,日本传统 的宗教建筑发生了很大改变, 宁一方面,在城市与建筑上 也吸收了很多中国传统内容。 这时期的主要代表建筑为佛 教寺庙,如法隆寺 唐招提 寺等。

还有一些新罗时期的石塔遗留至今。形式也同 唐塔相似。

公元10世纪上半时,高丽国重新统一朝鲜半岛, 国家大力提倡佛教,给僧侣种种特权,一时间萧 寺梵塔遍布全国,尤以金刚山地区为多。
这时期的建筑,在中国晚唐,五代至北宋建 筑演变的影响下,渐趋端丽而略减豪放。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荣州的浮石寺殿。
• •
第十九章 朝鲜和日本的建筑

朝鲜和日本自古就同中国有亲密的文化交 流关系。由于交流的关系始终不断,所以中 国建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变化,在朝鲜和日 本的建筑里都有所反映。不过,她们最全面 和最大量地吸收中国文化的时期,正当中国 的唐朝,此后的吸收,在规模上和组织上都 远远不及,而且长期处于封建分裂状态之中, 进展迟缓,所以,朝鲜和日本的建筑中保存 着比较浓厚的中国唐代的建筑特色。
朝鲜的建筑
• 朝鲜建筑接受中国建筑的影响比较早。平壤西南 龙内郡的双楹和平壤以北顺川郡的天王地神 , 都 用石材构筑,仿木结构。很象中国汉代的明器或 墓葬里的做法,可见朝鲜建筑与中国建筑的关系 是十分密切的。 • 公元17世纪,新罗国统一朝鲜半岛,封建化加速 了,佛教兴盛起来,在各地建造了许多佛寺。庆 州附近土含山有一座 7 世纪建造的佛同寺,其平 面布局,同中国唐代的佛寺基本一致。
古代
飞鸟时代是日本建筑真正成体系发展的开始,这一 时期的建筑虽然现今已经不存在,但所谓飞鸟样式的建 筑却有留存,它就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法 隆寺。 奈良时代是日本古典建筑的黄金时期,这一时 期佛教寺院建筑尤其兴盛,奠定了日本和式建筑体系的 基础,并且在这一时期的寺院木构建筑拥有相当数量留 存至今,著名的寺庙有东大寺、西大寺、元兴寺、大安 寺、唐招提寺等。平安时代是日本建筑史上最具特色的 时期之一,在8世纪后至12世纪的四个世纪中,日本建 筑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重要的演变时期,简言之,日本的 建筑正由唐风向和风转变—唐代建筑的日本化。
是日本幕府时代的一座藩国领主卫城,江户 时代日本最高造城技术。.1993年(平成5年) 被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 产,成为日本第一个登录的世界遗产.
姬路城是一座位于日本兵库县姬路市的城堡。由于其白色的外墙,也 被称为白鹭城。和熊本城、松本城合称日本三大名城;和松山城、和 歌山城合称日本三大连立式平山城。由于其保存度高,被称为“日本 第一名城”。位于姬路市中心,为本市主体象征。有很多时代剧和电 影也在这里进行拍摄,或以姬路城作为已不复存在的江户城的象征。
枯山水园林
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 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 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 一种精神园林。 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臻 与及至——乔灌木、小 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 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 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 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 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 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 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 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 枯山水园林 要素。
二 日本古代代表建筑
法隆寺
元兴寺 唐招提寺
东大寺
西大寺
2 法 隆 寺
始建于672年,重建于1949年,保 留最完整的日本木构建筑群,以堂 塔为主共二十余幢。焚毁后重建的 余堂,继承了“飞鸟时代”的布局 和形式。以塔和金堂为中心,绕以 间廊,以区分佛和俗的世界。 其形式以至细部纹样均反映了来自 中国南北朝建筑的影响。建筑用料 粗壮,金堂的圆柱卷杀明显,柱上 臵有皿板大斗,用整木刻成云头状 的云形斗拱友承着檐只并采用了变 形字型格子的勾栏和人字拱等。塔 高31.9米,塔刹部分约占总高的 1/3弱,塔中心有一根自下而上的 中心柱支撑着塔顶的重量。
法 隆 寺
日本的唐招提寺(toshodai temple)是由中国唐代高 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 唐招提寺位于奈良市, 是一组具有中国盛唐 建筑风格的建筑物。
唐 招 提 寺 金 堂 鉴真和尚坐像
•一 日本古建筑发展概述 • 2 发展分期:
3)民族化时期(10世纪中叶—16世纪)
日本神社的主 要代表。神社是崇 奉与祭祀神道教 (一种自然神教) 中各神灵的社屋, 是日本宗教建筑中 最古老的类型。 伊势神宫位于三重县,传说起于远古时代。它的 “造替”制度为每隔20年一次。神宫由内宫和外宫两大部 分组成。正殿居内宫中心是日本古建筑格式之一“神明造” 的典型例子。平面矩形长边入口,挖土立柱,山墙上有山 花中柱,悬山式草顶屋,屋面呈直线形。从外宫至内宫有
伊势神宫
数道栅栏和围墙围绕,形成层层空间,外墙四方设有鸟居。
• 一种牌楼式的门 洞,常设于通向 神社的大道上或 神社周围的木栅 栏处。由一对粗 大的木柱和柱上 的楼梁及梁下的 枋组成。
鸟居 (Torii)
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坂的一 座神庙。该神社供奉自明治维新以来为日本军国侵 略主义战死的军人及军属,其中绝大部分是在中日 战争及太平洋战争中阵亡的日军官兵及殖民地的募 集兵。靖国神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一直由日 本军方专门管理,是国家神道的象征;在二战后, 遵循政教分离的原则,改组为宗教法人。由于靖国 的祭祀对象包括了14名甲级战犯,使得该神社被东 亚各国视为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而备具争议性。
二 日本古代代表建筑 3 平等院凤凰堂
平等院原是朝廷大臣的府邸, 1052年改造为寺院,凤凰堂是它 的主要建筑。是典型的寝殿造。
寝殿造总体的基 本型制是:中央正屋 (寝殿),两侧有厢 房(东对 西对), 其间连以游廊(渡 殿)。有的还设中廊。
平安时代有些佛寺由公 京都 平等院凤凰堂 侯之家发愿修建,具有 住宅的纤细优美之姿。 凤凰堂原为一贵族府邸 中供奉阿弥陀佛的佛堂。 其布局类似贵族府邸中 的“寝殿造”即在中央 正屋(寝殿)的两侧有 东西配屋,并以游廊把 它们联系起来,单房屋 的样式是“和样”的, 如采用歇山顶、架空地板、出檐深远等等。建 筑临水而筑,外形秀丽,内部雕饰、壁画极其 丰富,集当时的造型艺术于一堂。
二 日本古代代表建筑
• 4 茶室
茶室是为欣赏茶道而 建的建筑物,是日本最有特 色的建筑类型之一。茶室一 般与野趣庭园相连,野趣庭 园就称“茶庭” 。茶室为 茶庭主体建筑,置于茶庭最 后部,到达茶室须经过朴素 露地门,主人与客人在腰挂 处等待见面,显出主人诚意, 而客人须经厕所净身、蹲踞 或洗手钵净手,经曲折铺满 松针的点石道路到达茶室, 在室外脱鞋、挂刀折腰躬身 方能入茶室进行饮茶。

日本古代城市与园林
枯山水园林
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 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 • 在其特有的 环境气氛中, 细细耙制的 白砂石铺地、 叠放有致的 几尊石组, 就能对人的 心境产生神 奇的力量。
• 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 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这也与古代大 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本时期日本建筑 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是:在继续汲取中国 建筑的成就的同时, 更加注意与日本民族 文化的结合,特别是 在一些世俗建筑中, 有了很大创新性发展, 如府邸茶室以及“枯 山水”园林等。
二 日本古代代表 建筑 • 1 伊势神宫
神道教 两坡顶 悬山造 坚鱼木 千木 高床 鸟 居 鞭挂
神社
神社是供奉与祭祀神道教中各神灵的社屋,也用 来祀奉自然神、氏族祖先、英雄人物,是日本建 筑中最古老的类型。人们到神社去,一般是先在 神社前的水池边用一个长柄木勺净手,然后到屋 脊两边翘起的神社拜殿前,往带木条格的善款箱 里扔点零钱,把手拍几下,合十祈祷。有的拜殿 前还挂有很粗的麻绳,祈祷着摇动几下,撞得麻 绳上的风铃发出响声。祈祷者除了上了年纪的老 者古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
发 展 阶 段
(6世纪中叶到12世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