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高中2019级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基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 估量.(liàng)诽谤.(bàng)忌.恨(jì)卓.有成效(zhuó)B. 诅.咒(jǔ)悼.念(dào)驱.逐(qū)豁.然开朗(huò)C. 寻.常(xún)给.予(geǐ)勒.令(lè)繁芜.丛杂(wú)D. 肤.浅(fū)诬蔑.(miè)要.素(yào)得心应.手(yìng)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
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B. 我们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
C. 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这种衰颓远远超过罗马帝国末期那一切载诸史册....的可怕情景。
D. 电影《少年的你》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到“校园霸凌”事件,直面振聋发聩....的校园现实,将青春与成长、暴力与温暖、保护弱者等社会责任的现实话题重新带到观众的眼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根据教育部2017年年底颁布的《指导目录》,如果选择传统的物化生,大概只有不到20个专业不能报考;如果选择了物理,大约500个左右专业都可以报考。
B. 人们哀叹传统媒体、报纸及刊物的式微,并不仅仅是担心“报”死了或是“纸”死了这么简单。
人们对硬新闻的漠不关心,对娱乐的过度追捧,对错误的麻木不仁,才是这个时代面临的更为迫切的问题。
C. 教养是指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
它不仅无关身份、贫富及文化,而且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在举手投足间。
D. 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4.下列关于各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中“空白”一词用来比喻马克思逝世造成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表明马克思在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该比喻旨在赞颂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C.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中“豁然开朗”和“在黑暗中摸索”形成鲜明对比,热烈赞扬马克思的伟大发现。
D. “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把各国政府的“驱逐”、资产者的“诽谤”“诅咒”比喻成“蛛丝”,以此表现敌人的无理和马克思对敌人的蔑视。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水浒传》作为中国的古典名著之一,无论从读者还是评者的角度说它是“奇书”“才子书”都不过誉,,,。
,,。
①趋类于清末“谴责小说”或《儒林外史》等②对宗法社会和正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讽刺③但若从其文本内涵和精神趋向角度分析,我觉得它更近乎一本反讽小说④而且这“讽刺”是保持距离的侧面的“冷”讽刺,即“反讽”⑤只不过后者是本位讽刺,而《水浒传》是反讽⑥它通过对“造反”和“招安”的种种离奇描写,以及对社会各阶层人物的雕塑式刻画A. ③①④②⑤⑥B. ③①⑤⑥②④C. ⑤①③②④⑥D. ⑤⑥③①④②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黥,又称墨刑,在犯人的脸上刺字,然后涂上墨炭,为罪犯的标志,擦洗不掉。
的B. 宋徽宗,宋朝皇帝赵佶的谥号。
谥号是对死去的皇帝、大臣等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C. 太尉,一种官名,在宋徽宗时代是武官的高级官阶。
D. 《水浒》又名《忠义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也是长篇章回小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周朴园:(惊愕)梅花?①鲁侍萍:旁边还绣着一个萍字。
周朴园:(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②鲁侍萍:我是从前伺候过老爷的下人。
周朴园:哦,侍萍!(低声)是你?③鲁侍萍: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
半晌。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④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⑤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⑥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怨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
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⑦周朴园:你可以冷静点。
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
如果你觉得心里有委屈,这么大年纪,我们先可以不必哭哭啼啼的。
7. ①处周朴园的“惊愕”是因为()A. 两人谈及的绸衬衣襟上绣着的梅花。
B. 侍萍突然地提到那梅花。
C. 眼前的人何以知道那梅花。
D. 周朴园已淡忘了那梅花。
8. ②处台词辞不达意,表现了()A. 周朴园激动而略带恐慌B. 周朴园的老态与恐慌C. 周朴园的老态与激动D. 周朴园的恐慌9. ③处的“低声”意在表明()A. 周朴园冷酷的内心深处残存着对侍萍的一丝爱恋。
B. 周朴园害怕丑事外扬于已不利的虚伪。
C. 周朴园对侍萍旧情难忘爱恋一如往昔。
D. 周朴园因侍萍的到来而感到压抑。
10. ④处“你来干什么”的意思是()A. 事隔多年,你此来没有什么用处。
B. 将事情明朗化对你我都没好处。
C. 周朴园料定侍萍此来必有所图。
D. 周朴园认为侍萍根本不该来。
11. ⑤处“谁指使你来的”这句发问是因()A. 侍萍自己说:“不是我要来的。
”B. 周朴园对侍萍的性格相当了解,他断定侍萍背后一定有人出谋划策。
C. 周朴园放下自己呼唤奴婢主子的架子。
D. 周朴园欲先发制人,置侍萍于被动。
12. 对⑥⑦两处台词和舞台说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侍萍由“悲愤”而怨恨表明她的性格不只是软弱,她对周朴园的所作所为的不满表现了他性格中刚直的一面。
B. 侍萍谈“命”说“天”,表现出她对自己的悲惨遭遇的根源尚缺乏足够的深刻的认识。
C. “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说明侍萍早已看透周朴园这个伪君子的真面目,并对他恨之入骨。
D. 从这两处台词来看,侍萍对周朴园旧情难忘,甚至仍有重温旧情的幻想。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特殊的演讲稿,充分体现了针对性、思想性、逻辑性、通俗性、情感真挚等演讲稿特点,具有极大的感染力。
B. 《与妻书》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来表达。
说理时选择了严谨简洁的词语和逻辑推理严密的句式,使议论也涂上自己所憎所爱的感情色彩。
C. 《谏逐客书》是一篇反驳逐客谬论、劝主改变成命的奏章。
李斯站在秦国最高利益之上,从能否富国强民、统一天下的角度立论,充分剖析纳客利秦而逐客可能亡国的利与害。
D.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先揭示“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下蕴藏的革命力量,再通过分析工业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巨大对抗,阐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最后作出无产阶级就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的预言。
1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B.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C. 得复见将军于此D.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1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拔.)三川之地拔:攻取。
而陛下(说.)之说:提起,说到。
B. 功(施.)到今施:延续。
至今(治.)强治:治理。
C.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竟然。
吾(充.)吾爱汝之心充:扩充。
D. 汝幸而(偶.)我偶:婚配,嫁给。
卒不忍独(善.)其身善:使……好。
16.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B. 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C. 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D. 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B. 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C. 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D.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18.下列对《谏逐客书》中相关词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客,指外来的人,与“主”相对。
也指外出或寄居、旅居他乡的人。
文中指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B. 本文中“六国”指与秦国并称的包括郑国、卫国等六个诸侯国,而苏洵《六国论》中的“六国”指齐国、燕国、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等六个诸侯国。
C. “丹青”中丹、青本是两种可作颜料的矿物,因为我国古代绘画常用朱红色和青色两种颜色,丹青成为绘画艺术的代称,后也可指代史册、史籍。
D. 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谓。
当时平民用黑巾裹头,称为“黔首”,后来成了平民的代称。
如汉贾谊《过秦论》“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19.下列句子中点的词不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为长者折枝.B. 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盖.亦反.箕本矣C.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罔.民而可为也20.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①是.(这是)寡人之过也②共.(共同)其乏困B. ①朝济.(渡河)而夕设版焉②贰.(从属二主)于楚C. ①辞.(推辞)曰②肆.(放肆)其西封D. ①因.(依靠、凭借)人之力而敝之②越.(跨越)国以鄙.(鄙视) 远2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百倍思厥先祖父....与战胜而得者,其实B. 沛公居山东..孤危..时然后..得一夕安寝可谓智力C. 今者有小人..之言一旦..之理..不能有,输来其间胜负之数,存亡D.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22.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素善留侯张良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⑤秋毫不敢有所近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⑨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⑩常以身翼蔽沛公A...①⑦/②⑤/③/④⑥⑧⑨⑩..①⑦/②③⑤/⑧/④⑥⑨⑩ B.C...①②⑤⑦/③⑧/④⑥⑨⑩ 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⑨⑩2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B. 何厌之有C. 异乎三子者之撰D. 以其无礼于晋2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千乘之国,指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