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中考语文试卷A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9分)1. (3分) (2019八上·吴兴期中)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广袤、美丽的自然,多(zī)①________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
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chén)②________,是浩(hàn)③________南海中的碧涛银沙;语文是大自然中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岁月的痕;语文是“锁”进日记藏匿心中的小秘密,语文是母亲手中递来的温热的奶茶;语文是体坛赛场上矫健的身影……2. (2分) (2017八上·黄陂期中)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那篓紫红色的杨梅,每一粒的样子都很好看,像一个个深红色的绒线球似的,从我的记忆中_________过。
②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
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_________;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
③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________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A . 掠温暖游览B . 滚温柔瞻仰C . 滚温和瞻仰D . 滑温暖观看3. (8分) (2017九上·仪征月考) 默写。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
(柳永《凤栖梧》)(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
(李煜《相见欢》)(5) 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6) 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 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8)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4. (5分)(2011·日照)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
(要求:句序合理,标点正确,可以删去和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①人们要学会辨别真伪,提高警惕性。
②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在网上购买到自己想要的商品。
③网上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售后服务欠缺。
5. (6分)(2011·临沂) 名著阅读①他是一个“坚决、沉默而又有生气”的上等车夫,为了争取起码的生存权利,奋斗,挣扎,最终走上了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
②他是梁山好汉,江湖人称“黑旋风”,挥一双板斧,勇猛无比。
找按时,大闹东京城,扯了皇帝的诏书,杀了钦差……③他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向往冒险生活。
他在一座无人的荒岛上过了长达28年的原始人生活。
①作品:________;“他”叫________②作品:________;“他”叫________③作品:________;“他”叫________。
6. (15分)学完本课后,班委会在班内做了一项课堂调查,得出了如下数据:(1)上表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2)每年父母为你过生日时,你的心里都在想些什么?(3)假如今天是爸爸或妈妈的生日,请你编写一条短信发给他(或她),为他(或她)献上生日的祝福。
(50字以内)二、阅读理解 (共4题;共64分)7. (10分)(2019·东营)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武陵春①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注】①本词写于避难浙江金华期间,词人处于国破家亡之中,丈夫死去,流离无依。
(1)词人情感于“短幅中藏无数曲折”,对此谈谈你的理解。
(2)本词艺术表现自出机杼、浑然天成,试任选一个角度写一段赏析文字。
8. (16分) (2019八上·宣州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略无阙处________ ②沿溯阻绝________③虽乘奔御风________ ④属引凄异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文中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有何作用(4)有人说,三峡风光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喜欢哪个季节的三峡,如何向你的游客解说?9. (8分)(2019·泰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第二要乐业。
“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
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
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搬起不用。
只要一用,不是________,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
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摆在哪里才好。
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里不愿意做。
不愿意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
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我着脸去做。
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________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________、曲折,________身入其中,看它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
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地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得快乐,快乐的分量加增。
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骄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1)给文中横线上补充词语,正确的一项是()A . 淘神只要层累倘能B . 淘神只有层累倘若C . 费神只要积累倘能D . 费神只有积累倘若(2)从选文看,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有“责任心”和“趣味”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B . “乐业”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C . “敬业”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D . “百行业为先”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价值。
(3)选文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正确的一项是()A .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B .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C . 道理论证引用论证D . 道理论证比喻论证(4)对本文的语言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论据充分、具体、生动,富有说服力。
B . 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概括有力。
C . 多用长句,少用短句;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D . 多次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10. (30分)(2018·锦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最后的牵手雷抒雁这一次,是他的手握在她的手里。
这是一双被岁月的牙齿啃得干瘦的手: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
那些曾经使这手显得健壮和有力的肌肉消失了。
这是长年疾病的折磨所雕凿出来的作品。
可是,母亲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
很久都是相对无言。
突然,她感到那手在自己手心动了一下,便放松了它。
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要喝水吗?”她贴近他的脸低声地问。
A父亲不回答,只是无力地拉着母亲的手。
母亲知道,他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从那手上她已感到,生命准备从这个肉体上撤离。
不过依着对五十多年来共同生活的理解,她随着那手的意愿,追寻着那手细微的指向,轻轻地向他身边移动着。
到了胸前,她感觉到父亲的手指还在动。
又移到颈边,那手指似乎还在命令:前进!不要停下来。
母亲明白了,全力握紧那干枯的手,连同自己的手,一齐放在他的唇上。
那干枯的手指不动了,只有嘴唇在轻轻嚅动。
有一滴浑浊的泪从他灰黄多皱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许多记忆一下子涌上她的心头。
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父亲就这样把母亲纤细的手握在自己手里。
那时,父亲的手健壮、红润而有力量。
母亲想挣脱他的手,但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冲不破那手指的门,直到她心甘情愿地让自己的手停留在他的手里。
这两双手相牵着,走过一年又一年,直到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长大,飞离他们身边。
贫困的时候,他们坐在床边,父亲拉过母亲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苦难的时候,他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
手指好像是一些有灵性、会说话在的独立生命,只要握在一起,就如同魔术师神奇的吹了一口气,什么就都有了。
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
难道就是这两双手一相牵,就能相守一生?或许这只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
可是,他们彼此听得懂这手的语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现在,生命就要首先从他的一双手中滑落。
曾经有过的共同的幸福记忆,都将从这一双手首先远去了。
母亲的手在父亲的唇上只停留了短暂一瞬,便感到那只干枯的手不再动了,失去了温度。
屋子里突然一片静寂,原来那咕咕作响的氧气过滤瓶不再作声了。
时间到了!B母亲没有落泪,站起身来。
望着那一张曾经无比熟悉、突然变得陌生的脸,她慢慢抓起父亲的手,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
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
她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会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面对这同一世界。
(选自《读者》2018年第8期,有册改)(1)文章线索有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
选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4)选文第⑦⑧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请结合语境分析A,B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A.父亲不回答,只是无力地拉着母亲的手。
B.母亲没有落泪,站起身来。
(6)根据选文内容,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