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想象类)一.知识要点(一)、想象1.想象的概念那到底什么是想象呢?心理学认为,想象是在回忆和联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对此概念我们可以做如下的理解:1第一,想象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基础,即以记忆表象(储存在脑中的已有的表象)为原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的。
例如,我们没有去过草原,但当我们读到《敕勒歌》中的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时,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美丽景象:蓝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微风吹动着茂密的牧草。
不时露出牧草深处的牛羊。
这幅我们从未感知过的图景,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蓝天、草地、微风、牛羊等记忆表象的组合构成的。
例如: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紫藤萝瀑布》(节选)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白杨礼赞》(节选)第二,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形象,而且能够产生过去从未感知过的事物形象。
例如,吴承恩在写《西游记》时,他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并不是他所感知过的;我们在读《西游记》时头脑中出现的孙悟空、猪八戒等的形象也是我们未曾感知过2的。
这些没有感知过的但又出现在头脑中的新形象是想象的结果。
2、想象方式想象作为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又是如何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呢?(1)黏合展示:美人鱼、飞马等想象形象。
分析: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夸张与强调展示:千手观音、九头鸟等形象。
分析: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加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叫做夸张与强调。
(3)拟人化展示:白蛇与青蛇海绵宝宝与派大星分析: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
(4)典型化展示:鲁迅笔下的阿Q的形象、祥林嫂的形象分析: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设计意图:从概念入手,理解什么是想象力。
并通过列举学生们熟悉的形象分析其形成的方式,进而掌握想象的方式。
(二)、虚构想象是文艺创作的起点,写作离不开想象的参与,好的文章往往得益于美妙的想象。
那么,我们写作文是如何运用想象呢?其实,虚构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平时我们写作文时,总是要求写真人真事,真情实感。
如今,要求大家虚构作文,有的同3学难免会觉得这是不是矛盾啊。
同学们一定看到过某些电视剧的开头,经常会打上一句话: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没错!虽然是虚构的故事,有的却能让我们追剧追得废寝忘食,为什么呢?我们能在其中看到生活的影子,能引起我们情感的共鸣。
好的影视作品是这样,好的文学作品也是这样。
虚构,并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它同样是以实际生活为根据,是一种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艺术真实。
1、虚构概念虚构是指创作者在从事写作活动中充分调动想象思维,在掌握生活素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加工,为了表现生活、塑造典型、突出主题而采用的一种艺术手法。
2、虚构性的作文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把现实生活典型化,把生活中的素材集中概括,加工提炼的社会生活类,如鲁迅的《祝福》;一类是科学幻想类,如刘慈欣的《三体》。
3、如何虚构作文的内容来源于生活,然而却不是生活的简单翻版。
写作时撷取生活中的素材,通过构思来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必然对生活素材有所取舍,并按我们对人物或事件的态度、看法、感情加以叙述和描写,这些就是艺术虚构。
艺术虚构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虚构故事的人物。
其次,虚构生动的情节。
第三,虚构语言、动作、神态、细节等。
最后,虚构特定的环境。
常用虚构手法:(1)移花接木法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说:“假如直接根据一个什么真人来描写,结果根本成不了典型,只能得出某个个别的、例外的、没有意思的东西。
而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人的特点,那才是典型的东西。
”这就是“移花接木”。
鲁4迅的小说中有一系列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的塑造有很多都采用了这种方法,如《孔乙己》,就是作者想要表现封建教育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而“移”到是“孔乙己”身上。
(2)添枝加叶法在作文中描写某一真实事件,事件本身简单、平淡,或者只有一个轮廓、梗概,这就要发挥想象,补充一些细节,使之曲折生动,丰富深刻。
作家茹志娟在解放战争的莱芜战役中,只是在弹火纷纷的夜晚跟着一个通讯员,“默默无声地展开了一场紧张的竞走比赛”,后来通讯员的面貌也记不清了,真人真事就这样简单,但作家在写作时充分发挥了想象,洋洋洒洒,细致入微,一系列的动作、肖像、对话、环境等描写,使得故事妙趣横生,人物跃然纸上。
(3)偷梁换柱法将真人真事加以改造更换,使之更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表达主题、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
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里面就有很多人物塑造采用了这种方法,主人公孙少平曾激励了一代青年,而他就是作者路遥直接取材于自己的弟弟王天乐,特别是王天乐曾当过五年的煤矿工人,路遥说:“他(王天乐)对这个我最薄弱的生活环境提供了特别具体的素材。
《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等于是直接取材于他本人的经历。
”所以在这番偷梁换柱之后,使孙少平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
尤其是在第三部里,真实地反映了他在矿区的生活、工作,从多方面再现了煤矿工人的典型形象,使孙少平的性格也更加鲜明。
(4)超级链接法翻开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有很多都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以其题材的新颖、主题的深刻而博得阅卷老师青睐的,这就是运用了超级链接法收到的效果。
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是以赤兔马作为一个触发点,在此基础上,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吕布、董卓、关羽等人物,同时这几个人的为人又正好与话题“诚信”相关,于是就充分展开想象,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命的感人故事,构思独到,想象丰富。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讲授虚构的概念,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实际应用的方法。
4、虚构训练组织学生有序进行“胡编乱造”的游戏。
思考:虚构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游戏内容如下:5“胡编乱造”(1)步骤一:第一大组:写一个表事物名称的词语。
例如:爸爸、老师、桌子……第二大组:写一个表地点的词语。
例如:月球、公园、操场……第三大组:写一个表动作的词语。
例如:吃饭、看电影、踢球……(2)步骤二:在“事物”、“地点”、“动作”的纸条里各抽一张,将三个词语连成一句话。
例:爸爸在月球吃饭。
(3)步骤三: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这一大组的句子,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这个句子扩展成一段话,力求使这段话合情合理,使人信服。
例:科技日新月异,快速发展。
2057年,月球成了人类的旅游胜地。
作为开发科技人员之一的爸爸,带着我们全家去月球度假。
坐在月球的大氧气罩里,我们和爸爸一起享用了一顿丰富而又奇妙的宇宙餐。
步骤三时,播放激发想象的乐曲。
老师下去指导写作情况。
(4)步骤四:请同学讨论作品,合作品评。
然后选出优秀的作品。
总结:虚构的原则1、虚构要有目的2、虚构大胆,要合情合理(以真实生活为基础)6想象是双脚站在大地上行进,他的脑袋却在腾云驾雾。
——巴尔扎克二.典型例题题目二: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
既可以穿越到过去,也可穿越到未来;既可以穿越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也可以穿越到地球以外的任意空间……假如你穿越了,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或许有新奇的人,或许有新奇的事,或许有新奇的景,或许有新奇的物……请把你经历到的、感受到的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题目二:博物馆奇妙夜要求:(1)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三.实战演练题目二:在不远的将来,富有创造力的人类与术业有专攻的机器人协作完成某项任务,将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与专业机器人一起开展一个实践活动,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情?请你发挥想象,以“愉快的合作”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请将题目书写在答题纸上。
(2)字数在600-8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7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给的一封信题目二: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回忆是给时间的礼物。
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
请以“礼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所选的作文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
(2)写作时可以调动你的体验,也可以展开你的想象(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字数在600 -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课堂针对训练1.题目二:阅读下面的连环画,请你发挥想象,以“洛阳纸贵”为题目或自拟题目,将其扩写成一个故事。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81.左思是西晋文学家,字太冲,临淄人。
出身寒微,不好交游。
他面貌丑陋,讲话口吃,但文章却辞藻壮丽。
2.他觉得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虽名噪一时,但华而不实。
他想创作《三都赋》展现三国时期蜀都、吴都、魏都的风貌。
3.左思开始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并去“三都”实地考察。
他还请求掌管图书经籍,为创作积累素材。
4.他历时十年写成的《三都赋》却受到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