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拼图》.

(整理)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拼图》.

幼儿园活动区域游戏优秀实例
游戏名称:探索性活动区游戏:拼图
年龄班:大班
游戏来源
拼图是幼儿及其喜爱并且百玩不厌的一种益智玩具。

我们班在中班开展“蔬菜一族”主题活动时,收集了各种蔬菜的图片(纸质较硬的那种),一直到大班图片都保存完好,只是不再用到它们,我就想这么好的图片荒在那太可惜了,不如做成拼图,也适合大班孩子玩,于是,就生成了这一系列拼图游戏…
预期目标1.培养幼儿组合图片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培养耐心、专
注力。


片:
材料投

被剪成若干部分的蔬菜图片
游戏玩法老师把一幅蔬菜图片分割成5-6块,提供原图,幼儿以原图为参照进行拼图。

●游戏推进一:
观察分析
观察:自从我把自制的简易“蔬菜拼图”投放到益智区后,发现幼儿的兴趣还是蛮高的,每天都抢着要去,益智区里不时传来愉悦的声音:“快看,我拼好一幅蘑菇拼图”“我也拼好一幅西红柿拼图”,看来孩子们玩得还是很好的。

一段时间过去了,我慢慢地发现孩子们对拼图的兴趣不是那么高了,甚至有的孩子不好好拼,把拼图拿来玩耍,一次活动中,李想正玩弄着拼图,于是,我走过去问:“李想,怎么了?拼图不好玩吗?”他撅起小嘴对我说:“老师,我们已经很会拼了,我觉得太容易了,不好玩。


分析:从观察情况来看,大班幼儿在已有经验基础后,对于简单的5、6
拼的兴趣慢慢已经淡化了,我想是不是该给他们提供多一点数量的拼图,甚至可以直接提供给幼儿完整的整幅图和剪刀,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把图剪成若干拼。

在这里,教师照顾到了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能力强的可以剪成10拼以上,而能力弱的幼儿可以从3、4拼开始。

调整推进(图片) 根据幼儿玩拼图的情况,我对这个活动适当的进行了一个调整:
1.目标调整:改善拼图的灵活性,使它适合各能力水平的幼儿。

2.材料准备:投放各种蔬菜图片(每张图片2张,一张剪、一张做参照)、剪刀。

3.玩法调整:每张图片上都画有分割线,有的分成4、5拼;有的分6、7拼、有的10拼或更多,幼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拼图,沿着分割线把图片剪成若干片,再照着参照图拼回。

(把其中一张画有分割线图剪下)(把剪好的图片参照原图拼回)
●游戏推进二:
观察分析
观察:拼图经过调整后,幼儿的兴趣又被激发了,最主要的是,幼儿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剪,在孩子们看来这是他们自己做的拼图,意义可不一样呀。

所以,刚开始投放这些新材料时,幼儿每天的积极性都很高的,而且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也能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拼图,也都愿意参与到益智区了。

但是,才过一周的时间,我又发现新问题了,孩子们大都专注于剪,而不认真拼了,而且剪完的拼图幼儿常常会混乱,导致没法二次使用。

分析:从观察中发现,经过调整后的拼图幼儿是喜欢玩的,首先,有让幼儿自己参与做拼图,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其次,拼图的难易可以照着幼儿自己的能力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这就有照顾到每一位幼儿。

这样玩拼图的形式是好的,但没有考虑到剪下的拼图该如何保管以及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又剪又拼是否会影响幼儿完整拼图。

怎么让孩子既有参与做拼图的过程又能在活动中专注拼图、怎么合理保存已剪好的拼图,这是我下一步要调整的:
1.目标调整:幼儿能不受其它东西的影响,专注于拼图。

2.材料准备:活动前,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把剪好的小片拼图用记号笔做好记号并用茶叶罐分类放好;老师调整后的蔬菜拼图底板。

3.玩法调整:师提供做好的拼图底板,找到相应的茶叶罐,照着底板的图进行
拼摆。

调整
推进
(图片)
(做好标记并分类放好的拼图)(调整后的拼图底板)
●游戏推进三:
调整
推进
(图片)
高估孩子的能力了,所以拼图还需调整到幼儿能力范围内,却又能对他们有那
么一点点挑战,我的调整是:
1.目标调整:幼儿能在一次活动中完成一幅拼图,能力强的可挑战难度大
一点的拼图。

2.材料准备:拼图底板边缘先用胶固定粘好一部分(每一幅粘的范围不同,
幼儿可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底板)
3.玩法调整:师在原有的底板上先固定粘好一部分的拼图,粘的范围是根据幼儿能力的差异,有的已经粘好整个外围,有的只是粘其中的一个角或两个
角,幼儿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底板进行拼图,简单的拼完后可选择难一点继续
拼。

(调整前底板)(调整后底板)
●游戏推进四:
观察
分析
观察:今天区域活动,叶健成早早地又到益智区玩拼图了,他打开盒子一看,发现拼图底板不同了。

每块底板边缘都有固定黏好的拼图,有的整个边缘
都贴好了,有的贴了半个边缘,有的底板边缘甚至只贴了几块拼图。

叶键成先
找了一块边缘全贴好的拼图,认真地开始拼了,成成很快就拼好一幅了。

接着
他拿了一块边缘只贴好一半的拼图认真地拼着,我发现,这块底板相对就比较
难一点了,但是,叶健成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发现,只要先把边缘的几块补
充完整,再来找里面的拼图就容易多了。

所以第二块拼图很快又拼好了,收区
音乐响了,叶健成刚好拼了2幅拼图,瞧他得意地在同伴面前炫耀呢,我想,
今天的他一定是很有成就感的。

分析:从上一次发现幼儿玩“拼图”遇到的问题后,我对拼图做了重新的调整。

首先是降低难度,刚开始,我太高估了他们,所以,在拼图的玩法上,
一下就提高难度,使得孩子没法完成任,当然也就没有了成就感。

所以再次调
整,让幼儿“跳起来就能摘到苹果”。

通过今天叶健成的表现,我知道我的调整
是正确的。

在他的努力下他成功了,整个活动他感到了成功的快乐。

不过,叶
建成是个聪明的孩子,在他拼图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会去找规律或者观察底板
周围的图案,然后找出类似、接近的图片拼上。

这点,其他孩子还是较欠缺的。

调整
推进(图片)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拼图活动中建立信心、达到相应的成就感,我想帮助孩子们学习如何拼图,是下一步的调整:
1.目标调整:学会观察、找出拼图的规律。

2.材料准备:各种底板、茶叶罐装的小片拼图
3.玩法调整:在拼图活动中,老师可以有目的的对益智区玩拼图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其学习观察和分析两拼图之间联系的方法,能根据事物之间的颜色,图案等进行判断,使其学会学习。

(认真拼图的幼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