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材料成型原理及工艺第一章液态成型工艺基础理论
材料成型原理及工艺第一章液态成型工艺基础理论
又同老的核心一起长大,直至凝固
结束。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3、形核方式:
均质形核
依靠液态金属(合 金)内部自身的结
构自发地形核
异质形核
依靠外来夹杂 所提供的异质 界面非自发地
形核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4、纯金属晶体长大:
形成稳定的晶核后,液相中的
原子不断地向固相核心堆积,
使固-液界面不断地向液相中
推移,导致液态金属(合金)的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1-1液态金属理论基础
一、 液
态
金
属
固态
的
结
从固态金属的熔化过 程看出,在熔点附近 或过热度不大的液态 金属中仍然存在许多 的固态晶粒,其结构 接近固态而远离气态.
构
液态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1、纯金属的液态结构:
纯 金
原子集团由数
原子集团
量不等的原子 组成,其大小
属
为10-l0m数量
液态金属凝固的驱动 力是由过冷度提供的
图1-1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2、液态金属(合金)凝固过程
在相变驱动力∆T的作用下,液态金
属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不是在一瞬
间完成的。首先产生结晶核心,然
后是核心的长大直至相互接触为止。
但生核和核心长大不是截然分开的,
而是同时进行的,即在晶核长大的
同时又会产生新的核心。新的核心
液 液态成型件在机械产品中占有重 态 要比例:
成 在机床、内燃机、重型机器中铸 型 件约占70%-90%;在风机、压
的 缩机中占60%-80%;在拖拉机
重 中占50%-70%;在农业机械中
要 占40%-70%;汽车中占20%-30
性 %。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液 态 成 型 的 优 点:
(1) 适应性广,工艺灵活性大
图1-2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其它成分合金,其结晶是在一定温 度区间内完成的,在结晶区间中, 既有形状复杂的枝晶,又有液体。 由于初生枝晶使结晶固体层内表面 粗糙,枝晶不仅阻碍液体流动,还 使液体金属的冷却速度加快,所以 合金的流动性变差。如图1-2b。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铸铁的凝固温度范围虽比铸钢的宽, 但流动性却比铸钢的好。这是由于 铸钢的熔点高,钢液的过热度比铸 铁的小,保持液态流动的时间短。 另外,由于钢液的温度高,在铸型 中的散热速度快,很快析出一定数 量的枝晶,使钢液失去流动能力。 同时,液态金属的粘度愈高,金属 液的流动性愈差。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绪 论 复习题
1、什么是液态成型?优缺点有哪些?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第一章液态成型工艺基础理论
1-1液态金属理论基础
本 1-2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 章 1-3液态金属的凝固方式与收缩 内 1-4液态成形内应力、变形与裂纹 容 1-5液态合金吸气性
1-6铸件凝固组织的形成 1-7液态成形件的质量与控制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一、液态合金的流动性
1、合金流动性:是指液态合金本身的
流动能力。
合金的流动性用浇注 流动性试样的方法来 衡量。流动性试样的 种类很多,如螺旋形、 球形、α形、真空试 样等等,应用最多的 是螺旋形试样,如图11所示。
图1-1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合金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合金化学成分。对应着纯 金属、共晶点和形成金属间化合物的成分,流动 性出现最大值;而有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流动 性下降。这是因为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是在 恒温下结晶的,凝固层表面光滑,对尚未凝固的 金属液流动阻力小,因此流动性好;如图1-2a。
凝固。液相原子堆积的方式及
速率与凝固驱动力和固-液界
面的特性有关。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1-2液态金属的充型能力与流动性
充型
液态金属填充铸型的 过程
充型 能力
液体金属充满铸型型腔, 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
晰的成形件的能力.
充型能力不足时,会产生浇不足、冷
隔、夹渣、气孔等缺陷。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充型能力要考虑铸型及工艺因素 影响的熔融金属的流动性。它首 先取决于金属本身的流动性(流动 能力),同时又受铸型性质、浇注 条件和铸件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2)铸型温度:铸型温度越高,液态金属与铸型 的温差越小,充型能力越强。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3)铸型中的气体:铸型在浇注时发 气,能在金属液与铸型间形成气膜, 减小摩擦阻力,有利于充型。但铸 型的发气力过强,浇注速度太快, 而铸型的排气能力又小时,则型腔 中的气体压力增大,阻碍金属流动。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合金的固态收缩同样表现为合金体积 的缩减,但也表现为铸件线尺寸的缩 减,它是铸件产生应力、变形和裂纹 的根本原因,常用单位长度的收缩量 即线收缩率(εL)来表示。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不同合金的收缩率不同。在常用合金中 铸钢的收缩率最大,灰口铸铁的收缩率 最小。灰口铸铁收缩率最小,是因为其 中大部分碳是以石墨状态存在的,石墨 的比容大,在结晶过程中石墨析出所产 生的体积膨胀,抵消了合金的部分收缩.
1-3液态金属的凝固方式与收缩
一、铸件的凝固方式
在铸件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存在三 个区域,即固相区、凝固区和液相区。其 中对铸件质量影响较大的,是液相和固相 并存的凝固区的宽窄。铸件的凝固方式就 是依据凝固区的宽窄来划分的,图1-3中S所 示即为凝固区。其凝固方式有三种。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图1-3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二、液态金属的收缩
(一)收缩的概念
合金从液态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其体积 或尺寸缩减的现象,称为收缩。收缩是合 金的物理本质。合金的收缩给液态成型工 艺带来许多困难,是许多铸造缺陷(如缩孔、 缩松、裂纹、变形等)产生的根源。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合金的收缩经历如下三 个阶段,如图1-4:
(3)浇注系统的结构:浇注系统的结构越复杂, 流动阻力越大,充型能力越差。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三、铸型充填条件
液态合金充型时,铸型的阻力将影响合金的流 动速度,而铸型与合金的热交换又将影响合金 保持流动的时间。铸型的如下因素对充型能力 均有显著影响:
(1)铸型的蓄热系数:表示铸型从金属吸取热量 并储存在本身的能力。蓄热系数愈大,铸型的 激冷能力就愈强,金属液于其中保持液态的时 间就愈短,充型能力下降。
液态成 型技术
中频炉出钢
电弧炉出钢
铸铁连铸生产线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产品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成型件的应用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本课程主要研究内容:
第一章液态成型工艺基础理论 第二章常用液态成型合金及其熔炼 第三章成型工艺及方法 第四章液态成型件的结构设计 第五章液态成型件的工艺设计 第六章液态成型工作过程 第七章液态成型技术的新发展
实用的液态合金除了存在能量起伏外, 还存在浓度起伏和结构(或称相)起伏。 三个起伏影响液态合金凝固过程,从而 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二、液态金属的凝固
1、液态金属(合金)凝固热力学
条件:
液态金属(合金)的凝固是一个 体系自由能降低的自发进行的 过程。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在熔点Tm的温度以下Gs 低于GL;故T<Tm时液态 金属进行凝固变成固态; T>Tm时固态金属的自由 能高于液态金属,发生 熔化,金属由固态变成 液态;当金属温度T=Tm 时,∆Gv=0,即液、固 态处于平衡状态。
缸体等。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液 (3) 成本较低
态
所用原料大都来源广泛,价格
成
低廉,一般不需要昂贵的设备。
型
的 (4)成型件尺寸精度高
优
成型件与最终零件的形状相似、
点:
尺寸相近,因而切削加工余量可 减少到最小,从而减少了金属材
料消耗,节省了切削加工工时。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液
1. 组织疏松,晶粒粗大,成型件 内部常有缩孔、缩松、气孔等缺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2、实际的液态金属结构:
纯金属在工程中的应用极少,特别是 作为结构材料,在材料成形过程中也 很少使用纯金属。即使平常所说的化 学纯元素,其中也包含着无数其他杂 质元素。对于实际的液态金属,特别 是材料成形过程中所使用的液态合金 具有二个特点,一是化学元素的种类 多;二是过热度不高,一般为100~ 300℃。
态 陷产生,导致成型件力学性能,
成 特别是冲击性能较低。
型 2. 涉及的工序很多,难以精确控
的 制,成型件质量不稳定。
缺 3.由于目前仍以砂型铸造为主,
点:
自动化程度还不很高,且属于热 加工行业,因而工作环境较差。
4.大多数成型件只是毛坯件,需 经过切削加工才能成为零件。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冲天炉出铁
的 游离原子
级,在此范围 内仍具有一定
近
液
的规律性。原
程
态
子集团间的空
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空穴或裂纹 穴或裂纹内分
布着排列无规
有 序
构
则的游离的原
子。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这样的结构不是静止的,而是 处于瞬息万变的状态,即原子 集团、空穴或裂纹的大小、形 态及分布及热运动的状态都处 于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状态。 液态中存在着很大的能量起伏。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绪论:
金属液态成型又称为铸造,
金 它是将固态金属熔炼成符合
属 液 态 成 型:
一定要求的液态金属,然后 将液态金属在重力或外力作 用下充填到具有一定形状型 腔中,待其凝固冷却后获得 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毛坯或零 件,即铸件的方法。
制造毛坯或机器零件的重要方法。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绪论:
液态成型原理及工艺
二、浇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