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1液态金属成形理论基础全解
1.1液态金属成形理论基础全解
合金元素
凡能形成低熔点化合物、降低合金液体粘度和 表面张力的元素,均能提高合金流动性,如 P 元素; 凡能形成高熔点夹杂物的元素,都会降低合金 流动性。如S、Mn等。
13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合金的结晶特点
金属在结晶状态下流动
(a)纯金属 (b)结晶温度范围宽的合金
14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3
概念和特点
铸造工艺的缺点
(1)铸件力学性能特别是塑性与冲击性能低于塑 性成形件; (2)铸造工序多,难以精确控制,铸件质量不稳 定; (3)砂型铸造劳动条件差; (4)铸件大多为毛坯件。
4
概念和特点
铸造方法的分类
金属型铸造
砂型铸造 特种铸造
低压铸造
压力铸造 熔模铸造
离心铸造 陶瓷型铸造 实型铸造
4.铸件结构方面 模数(折算厚度) 模数大的铸件,由于与铸型的接触表面积相对较 小,热量散失比较缓慢,则充型能力较高;
铸件的壁越薄,模数越小,则越不容易被充满。
铸件的复杂程度:
铸件结构复杂,则型腔结构复杂,流动阻力大, 铸型的充填就困难。
合金的流动性; 合金的收缩性; 合金的吸气性。
7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液态金属浇注入铸型后,液体利用自身的流 动性而充填铸型。充型能力:液体金属充满 型腔,获得尺寸精确、轮廓清晰的成型件的 能力。 充型能力的影响因素: 合金液体的流动性; 铸型性质; 浇注条件; 铸件结构。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2.铸型性质 铸型的蓄热系数 铸型的温度
蓄热系数是指当某一足够厚度 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 用时,表面温度将按统一周期 波动,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 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其值越 大,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即 蓄热系数小时,受热来的快, 凉时去也快。
铸型中的气体
19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3)合金的物理性质对流动性的影响
合金的热导率λ,比热容C和密度ρ对流动性的影响
C、ρ较大,λ较小的合金,因其本身含有较多的热量,而 热量的散失又较慢,因此,流动性就好;反之,流动性就差。
合金的表面张力对流动性的影响
在相同条件下,一般合金表面张力大的,流动性差;相反, 则流动性就好。 液态合金的粘度与其化学成分、温度及夹杂物的含量和状态 等有关。一般粘度愈大,流动性就愈差,而粘度愈小流动性 就愈好。
10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
1、合金的流动性
合金的种类及结晶特点
合金结晶潜热和晶粒形状
合金的物理性质
11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1)合金种类 合金种类不同,流动性不同。 灰铸铁最好,铸钢最差。
12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20
液态合金的粘度对流动性的影响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总的来说,流动性好的合金在多数情况下其充 型能力都较强; 流动性差的合金其充型能力较差,但也可以通 过改善其它条件来提高充型能力(如提高熔炼 质量、浇注温度和浇注速度,改善铸型条件及 铸件结构等),以获得健全铸件。
21
1.1 液态金属成形理论基础
1
概念和特点
概念
铸造:将液态金属浇入与零件形状、尺寸相适 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毛坯 或零件的工艺方法。
灰口铸铁齿轮箱
内燃机气缸
2
概念和特点
铸造工艺的优点
(1)适合复杂形状,特别是复杂内腔铸件成形;
(2)对材料适应性广,特别是低塑性材料; (3)尺寸、重量几乎不受限,工艺灵活; (4)原料广,近形近尺寸成形,省料省工,成本低。
5
概念和特点
液态成形(砂型铸造)工艺流程
型砂配制 工装准备 芯砂配制 造型 炉料准备 造芯 砂型干燥 合金熔炼 型芯干燥 合箱浇注 凝固冷却
落砂清理
铸件检验
成品入库
6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铸造性能
是否容易铸造出形状完整和性能优异的铸件,通 常用铸造性能指标来表示。 影响铸造性能的因素:
18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结晶晶粒的形状对流动性的影响
在固定温度下结晶的三种Al-Cu合金:
中间化合物 AlCu(WCu—54%)
Al+AlCu共晶(WCu—33%)
纯Al(WAl=100%)
由于前两种合金形成球状及规则形状的晶粒,其流
动性就比形成树枝状晶粒的纯铝好。
铁碳合金的流动性
铸铁的流动性比铸钢好。 铸铁愈接近共晶成分,结晶温度区间愈小,流 动性愈好。
17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2)合金结晶潜热和晶粒形状的影响
在合金的结晶过程中放出潜热愈多,则液态合金 保持时间就愈久,流动性就好。但是,结晶潜热 对流动性的良好作用是否能充分发挥,则取决于 合金的结晶特点。 对于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其结晶潜热提高流 动性的作用能够比较充分地发挥;而对于结晶温 度范围较宽的合金则影响不显著。
8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流动性的概念与意义 指熔融合金自身的流动能力。 流动性好,充型能力强,易于获得尺寸准确、外 形完整和轮廓清晰的铸件。 流动性不好,充型能力差,铸件易产生浇不到、 冷隔、气孔和夹杂等缺陷。
9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用“螺旋形试样”长度来衡量. 在相同浇注条件下,浇出的试样越长,合金流 浇口杯 出气口 动性越好.
22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3.浇注条件 ①浇注温度
浇注温度越高,保持液态的时间越长,充型能力越高。 液体金属在流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力越大,充型能力越 高。压力铸造、离心铸造。 浇注系统越复杂,流动阻力越大,充型能力差。
②充型压力
③浇注系统
23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共晶合金的流动性
恒温下从表向内逐层凝固,凝固层内表面较光 滑,对未凝液体的流动阻力小,流动性好。
15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 固溶体合金的流动性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结晶,铸件截面上存在一定宽度 的液固共存糊状区,固液界面粗糙,液体流动阻力 大,流动性差。
16
1.1.1 液态金属的流动性和充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