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土地经济评价(农用地分等定级)
土地经济评价(农用地分等定级)
……
2.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
确定指定作物
确定分等因素
研究 实例
确定不同地区各种指定作物
的分等因素质量分(fjk)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实例:广东省水稻~分等因素~质量分关系表
推荐因子
因子分级
分值
有效土层厚度 1级,>100cm
100
2级, 60~100cm
90
3级, 30~60cm
吉林
蛟河市、桦甸市、延吉市、敦化市、安图、和龙市、 龙井市、图们市、汪清、珲春市、白山市、抚松、靖 宇、江源、临江市、长白、通化市、辉南、柳河、通 化、集安市
… …… …
……
……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1: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一级区
二级区
I.东北区 II.黄淮海区 ……
I1大小兴安岭山地区 I2三江平原长白山地区 I3松嫩平原区 I4辽宁平原区 II1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 II2冀鲁豫低洼平原区 II3山东丘陵区 II4黄淮平原区
……
X.横断山区
……
XI.西北区
……
XII.青藏高原区
……
省 …… …… …… …… …… …… …… …… …… …… ……
……
县 …… …… …… …… …… …… …… …… …… …… ……
……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1: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一级区
二级区
作物组成
I.东北区 II.黄淮海区
产量比系数(βj )
标准耕作制度 附录1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标准产量(Rij )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1:全国耕作制度分区
一级区
I.东北区
…… II.黄淮海区
…… X.横断山区 XI.西北区 XII.青藏高原区
二级区 I1 I2 I3 I4
……
II2 II3 II4
…… …… …… ……
作物组成 春小麦、大豆
大豆 大豆、玉米
玉米 ……
小麦-玉米,小麦/棉花 小麦-玉米,小麦-棉花 小麦-水稻,小麦-玉米,小麦/棉花
…… …… …… ……
复种指数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
…… …… …… ……
3.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查询各种作物的光温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
第四章 土地经济评价
第二节 农用地分等与估价
农用地分等定级——根据农用地的自然 属性和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 综合评定,并划分等别、级别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1. 资料的准备与初步整理 2.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 附录1
确定指定作物 (j)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4
查询各种作物的光温 生产潜力指数(αj )
自然质量分(Cij)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4:全国各县光温生产潜力指数速查表
县名 春小麦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 早稻
安徽安庆 0 332 429 653 513
福建长汀 0 168 299 520 435
甘肃安西 884 812 0
0
排水条件
0.27 …
0.2
0.2
地形坡度
0.23
… 0.24
0.24
灌溉保证率
0.12
0.23 … 0.15
0.35
0.12
0.25
地表岩石露头状况 0.12
…
0.1
0.1
灌溉水源
0.04 …
0.04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1. 资料的准备与初步整理 2.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
3.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障碍层次
排水条件
地形坡度
灌溉保证度
地表岩石露头状况
灌溉水源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2:农用地分等推荐因子及分级、分值
推荐因子
有效土层厚度
表层土壤质地
……
因子分级
1级,>150cm, 2级,100~150cm, 3级,60~100cm, 4级,30~60cm, 5级,<30cm 1级,壤土 2级,粘土 3级,砂土 4级,砾质土
Klj =yij /yijmax
4.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土地利用等指数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最
标准产量(Rij ) 实际产量(yij ) 大产量(yijmax )
各单元各作物的土地
利用系数(Klj )
各单元各作物的利
用等指数(Yij )
Yij =Rij *Klj
4.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土地利用等指数
各单元的土地经济
系数(Kcj )
Kcj =aij /aijmax
5.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分等指数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作物的产 各单元各作物最大产
利用等指数(Yij ) 量-成本指数(aij ) 量-成本指数(aijmax )
各单元的土地经济
系数(Kcj )
各单元各作物的分
等指数(Gij )
数(Gi )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农用地分等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fijk
αj ,βj
Klj
Cij
Rij
Kcj
Yij
小结 Gij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6. 划分农用地等别 采用等间距法,或者采用频率曲线法划分等级 分等成果的省级、国家级汇总
3.5
3
2.5
2
1.5
1
0.5
0
1
10
20
加权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 Cij = [∑wk•fijk ]/100 (k=1,2,…,m)
其中:wk 为分等因素的权重
附录3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3:农用地分等推荐因子及其权重
因子权重
东北区
…
西北区
青藏高原区
山地丘陵区 平原区 … 山地丘陵区 平原区 山地丘陵区平原区
有效土层厚度
0.3
确定指定作物
确定分等因素
分等单元划分
确定指定作物的 分等因素质量分
确定各单元的 分等因素等级
确定各分等单元各 指定作物的自然质 量分(Cij)
几何平均, 加权平均
2.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分
几何平均法的计算公式为: Cij = [(∏fijk )1/m]/100 (k=1,2,…,m)
其中:Cij为分等单元农用地自然质量分,fijk为第i个分 等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第k个分等因素的质量分。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7. 农用地分级的方法(修正法)
基于农用地分等基础,考虑土地区位因素、耕 作便利因素及其它因素对土地等级进行细化,确 定农用地级别
二、农用地估价的方法
查询各种作物的光温
生产潜力指数(αj )
自然质量分(Cij)
各单元各种作物 的可能产量
产量比系数(βj )
附录5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稻谷
附录5:各种指定作物的产量比系数
小麦
玉米 马铃薯 甘薯 小米(谷子)
1.00
1.30
0.80
0.20 0.25
1.10
3.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标准产量(Rij ) 实际产量(yij ) 最大产量(yijmax )
各单元各作物的土地
利用系数(Klj )
标准耕作制度
各单元各作物的利
用等指数(Yij )
各单元的利用等
指数(Yi )
Yi = ∑Yij
5.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分等指数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作物的产 各单元各作物最大产
利用等指数(Yij ) 量-成本指数(aij ) 量-成本指数(aijmax )
附录7
一、我国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附录7:全国指定作物的最大产量-成本指数
作物
春小麦 冬小麦 春玉米 夏玉米
早稻 晚稻 一季稻
最大产量-成 本指数 (kg/元) 34.0 10.3 20.8 7.1 2.4 3.0 4.0
查询各种作物的光温
生产潜力指数(αj )
自然质量分(Cij)
各单元各种作物 的可能产量
产量比系数(βj )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标准产量(Rij )
Rij =αj •Cij•βj
3.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自然质量等指数
查询各种作物的光温
生产潜力指数(αj )
自然质量分(Cij)
各单元各种作物 的可能产量
作物
谷子 马铃薯
甘薯 大豆 花生 棉花 油菜籽 青稞
最大产量-成 本指数 (kg/元) 3.7 12.1 4.2 12.5 3.0 1.0 4.0 4.1
5.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分等指数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各单元各作物的产 各单元各作物最大产量
利用等指数(Yij ) 量-成本指数(aij ) -成本指数(aijmax )
生产潜力指数(αj )
自然质量分(Cij)
各单元各种作物 的可能产量
产量比系数(βj )
标准耕作制度
各单元各种作物的
标准产量(Rij )
各单元的自然质量
等(Ri )
Ri = ∑ Rij
4. 计算农用地分等单元的土地利用等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