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开发整理的经济效益评价
土地开发整理的经济效益分析,对比分析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经济投入与开发整理后项目范围内产值、净产值、净效益、净增长的关系及资金回收期等,同时调查分析开发整理前后相关居民的经济收入、纯收入的年增长情况等。
总之土地开发整理最为直接的目的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土地资源的生产能力。
因此,土地开发整理的经济效益评价也应该从耕地利用的角度,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土地开发整理投入资金和经过开发整理后农业生产的逾期效益,得出土地开发整理的经济效益,详见附表六和附表七。
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要准确地、及时地获得土地开发整理后的农业经济效益是比较困难的,故在实际研究工作中常常采用类似地区比较法,即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所在乡镇或村庄,调查其原有优质耕地的投入产出状况,作为经过开发整理后耕地未来的投入产出状况,这样调查项目区原有耕地面积为0S ,经开发整理后其有效耕地面积为1S ;项目区原有耕地单位面积年均农业投入(生产成本)为0T ,单位面积年均收益为0F ,所在乡镇现有优质耕地(经开发整理后的近期未来耕地)的单位面积年均农业投入(生产成本)为1T ,单位面积年均收益为1F 。
那么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年均纯收入为:
)(S )(S Y 000111T F T F -⋅-⋅-= (1)
然后,利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投资(M)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年均纯收入Y,并采用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就可以预计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具体来说,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经济收益计算步骤如下:
——根据《经费投入调查表》计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总投资。
——使用类似地区比较法和方程(1)计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年均纯收入金额。
——根据《预期经济效益调查表》计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经济效益。
——采用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预计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