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ppt课件

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课第一框ppt课件


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
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
为了脱出愚蠢。”
15
并发出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穹
天会塌下来吗?地会陷下去吗?天塌地陷 以后我们怎么办?动物会说话吗?他们也 在思考吗?
童年时代这种荒谬的想法很多,虽然幼稚 荒谬,但这种让人惊讶、惊异、惊醒的问 题非常可贵,它使我们人类的思想迸发出 哲学的火花,产生出哲学的思维。
2、你认为孔子的“道”是怎样形成的?
11
1.教材P4“探究问题” 提示:(1)孔子认为,颜回、子贡、子路都有他所不及的 过人之处,但他能守中,善于掌握恰当的分寸,故他具有兼 众人之长的综合能力。因此,孔子的“一道”是智慧的结 晶,他当然不愿意换他人的一技之长。 (2)孔子的“道”是一个综合概念,与西方哲学的“真 理”非常相似。它不是在孔子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产生于 他长期的教育、政治等实践活动中,是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 界关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6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来源)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之一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 界的思考。
哲学来源之二
18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的功能)
(1)哲学的本义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12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之一
13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那么人类的实践活动能自 发地产生哲学吗?
14
柏拉图:“惊讶,这尤其是 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 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
亚里士多德:“古往今来
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
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0
为什么要学哲学?
斗转星移,春秋变换,我们仰望苍穹:时间有没有
开始?空间有没有尽头?宇宙由何而来?万物从何而生? 西天可有天堂?世间可有鬼神?人类可有灵魂?
…… 中国的老子说:宇宙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王夫之说:宇宙是由“气”组成的物质实体; 西方的赫拉克利特说:火是世界的始基; 《圣经》上说:宇宙是上帝创造的; 马克思说: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哲学总论: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1-3课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论
第4-5课
生 活 与 哲
马 克 思
学主



辩证 唯物 主义
历史 唯物 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6课
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 第7课 发展观 第8课 矛盾观 第9课
创新意识第10课
社会历史观
第11课
价值观、人生观
第12课
1
生活处处有哲学

有 哲 学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人聪明的学问
的艺术 (哲学的 功能)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3
练习
1、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 B、聪明的人 C、真理
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D
24
2、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正确的是 A、哲学十分深奥,人们无法掌握 B、哲学来源于生活,又可以反作用于 生活 C、哲学决定生活 D、在生活中,人人都有哲学
25
预习思考 ( 1 )什么是哲学? (2)什么是世界观?它与哲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3)什么是方法论?它与世界观之间是什么关系? (4)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是什么关系?
26
7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8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来源)
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9
2)哲学中的
客观世界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世界”
主观世界:人的思维
3)人处理三对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
10
阅读教材4页材料探究:
1、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 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 什么不愿意呢?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 ——任何事物都是量变与质变 2
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生活处处有哲学
“攻”与“守”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 3
生活处处有哲学
揠苗助长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客观规律 4
会受到惩罚。
生活处处有哲学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具体 的、有条件的、客观的,不 能主观臆造。
【本义】Philosophy[fi'lɔsəfi]源自希腊的西方学 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结论: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19
烛光照亮小屋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
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枚铜 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 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 于是,一个学生去买了许多干草, 堆在屋中。先生摇摇头。而另一 个学生却买来了一支蜡烛,点燃 后,原本黑暗的屋子一片光明。 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 好方法。”
甲:下雨好极啦! 乙:下雨糟透了!
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具有两重性。
5
不同的现象共同的本 树立全局意识,同时 质,透过现象看本质。 搞好局部。
6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的窗子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同学们能说出哪些富有哲理的话呢?
人与人最遥远的距离是:
两人一起出门, 你去买苹果四代, 我去买四袋苹果。
……
21
(2)从哲学的任务来看(作用、功能)
――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
“两个看待” 与发展
具体说
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三个对待” 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
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
22
小结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活 (哲学的来 世界的思考 处 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