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医学基础课件:03运动生理1-运动

康复医学基础课件:03运动生理1-运动

时,心率增至100次/min;中等量时,心率可达150次/min;极大 量时,则心率可超过200次/min。这一线性关系,使临床上用心率 来衡量运动强度成为可能。 心率的变化如仅用神经阻断迷走神经的影响(如应用阿托品),最 多也只能加快30~40次/min。因此,必然还同时存在有交感神经 的作用,而运动中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和体温升高,均可使心 率加快。
运动中提高肌肉摄氧能力
在安静状态下,血液流经每克肌肉的流量极低,这是因为骨骼肌中 血管平滑肌具有较高的张力(迷走神经兴奋),以促进血管收缩。 但运动一开始,这种张力很快减弱(交感神经兴奋),即使在刚开 始运动后的数秒钟内就已出现,因而血管很快舒张。
在这种作用中自主神经无疑起着主导作用。 局部其他的作用因素还有:①局部组织的氧张力降低。②二氧化碳
运动中的能量转换
一、运动中的能量消耗 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如在剧烈运动中,肌肉
的能量消耗可为安静时的 120倍或更多; 但在强度较 低、持久性运动中则为安静时的20~30倍。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即刻能量 ATP - CP系统 短时能量—乳酸系统 长期能量—有氧代谢系统
(一)糖类代谢 肌糖原是运动中的主要能源,随着运动方式、强度、时
间、饮食条件、训练水平和周围环境不同而变化。 在一定强度的运动中,运动开始时肌糖原的降解较快。
通常在任何时间内,运动强度越大,肌糖原利用越多。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二)脂肪代谢 人体内脂类包括三酰甘油、胆固醇酯、卵磷脂、核糖脂等。 三酰甘油的主要功能是可以随时经分解释放出甘油和脂肪酸,脂肪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二、运动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人体营养素有大营养素(主要指糖、脂肪和蛋白质)和
小营养素(指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虽然这些营 养素在康复治疗中均极为重要,但在代谢中则仍以大营 养素的作用更为明显。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运动时心搏出量保持不变或增加也极为重要,影响心搏出量的主要
因素有心室收缩力、左心室流出通道和血管的阻力、回心血量。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2.心排血量(心输出量) 运动中必须保持高心脏排血量,以保证肌肉、呼吸和全身脏器的需
张力提高。③乳酸堆积。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由于肌肉系统中血管的总容量极大,若完全扩张,则可超过全身血 总容量。因此,在作功肌肉血管开放的同时,其他脏器血管相应收 缩,使血液重新分配。
在正常安静情况下,内脏器官(心、肝、肾、脾、胃肠)接受的血 流量约为3.0 L/min,而皮肤为0.25 L/min,肌肉为1.0 L/min。 运动时,肌肉血液量大量增加,这样可使作功肌获得较多的血流, 以摄取较安静时高达50~75倍的氧量。
运动的生理效应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生理学
运动中的能量转换 运动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运动对内分泌的影响 运动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运动对泌尿系统的影响 运动对骨关节的影响 运动对代偿功能的影响 运动对精神心理因素的影响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中等运动强度可使心排血量增加3倍,其综合的结果可使作功肌获 得大量氧的能力。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运动中的循环调节 1.心率和心搏出量 在运动中,心脏每分钟排血量的增加或维持,可通过增快心率或增
加心搏出量或两者均增加的形式来达到。 在轻至中等强度运动时,心率改变常与运动强度一致。轻量运动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四、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当持续运动数秒钟后,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就会出现复杂
的功能调节,其调节程度取决于运动的强度。这种调节 主要在于满足运动肌群氧的需求和废物的清除,从而维 持正常的肌肉工作环境。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要。安静仰卧时成人每分钟心排血量是4~5L,站立时略有减少, 运动中增加,增加的量是根据不同的运动强度而定,健康人每分钟 排血量可增至20L左右。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 3.静脉回流 运动时,因骨骼肌血管床扩张而引起大量血流灌注,若没有相应的
代偿机制常可妨碍静脉血回流。因为静脉管壁较薄,且有静脉瓣, 故可阻止血液逆流。当肌肉收缩时,静脉受挤压,迫使血液向心脏 流动,而肌肉舒张可使静脉重新充盈。这样反复挤压,产生“按 摩”效应,可防止血流的淤积。
酸立即与血液中蛋白质结合形成血浆游离脂肪酸。血浆游离脂肪酸 是人体的重要能源,其来源有血浆脂质、细胞内甘油酯和卵磷脂 池、肌纤维间脂肪组织中的三酰甘油池。 脂肪酸是安静时和轻至中等强度运动时的后阶段ATP形成的主要能 源。例如,在4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脂肪酸的氧化约占肌肉 能量来源的60%。同时,运动可提高脂肪组织中的脂蛋白脂酶的活 性,加速富含三酰甘油的乳糜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因此,运 动可降低血脂,而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三)蛋白质代谢 在耐力型运动中,蛋白质在能量底物中所占比例虽小,但亦具有重
要作用。为提供能量,氨基酸(主要为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 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必须先脱氨转变成可以进入能量释放通路 的形式。 肝脏即为脱氨的主要部位,骨骼肌中也含有从氨基酸中移走氨基并 转变成其他化合物的转氨化过程中的酶。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康复医院
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三、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人体肺泡约有30亿个,肺泡壁即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肺和血管中气体交
换的主要场所。肺泡比身体其他器官有更丰富的血液供 应,无数毛细血管与肺泡密切相依,使气体极容易在肺 泡和血管之间进行弥散。 在安静时每分钟约有250 ml氧进入血管,约200 ml二氧 化碳从血液中进入肺泡而被呼出,在运动时这种能力相 应增大。肺通气的主要功能即在于,无论在安静或运动 时都能维持最佳的体内血氧和二氧化碳浓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