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管理学练习题

安全管理学练习题

安全管理学练习题一、填空题1、在安全生产中,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人身安全。

2、消除损坏设备、产品等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设备安全。

3、管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和章法等,前五项是管理内容,后两项是管理手段。

4、以安全为目的:以安全为目的,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方面的活动。

5、未遂事故是指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其偶然因素,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6、事故是在人们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

7、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8、事故的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9、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0、红色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

1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12、事故分析包括现场分析和事后深入分析两部分。

13、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5、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16、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厂级教育、车间教育和班组教育。

17、事故的原因分析包括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18、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问题。

19、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法”。

20、系统安全由系统安全管理和系统安全工程两部分。

2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有: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

22、事故的原因分析包括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主要原因。

2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4、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法”。

25、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6、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有: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

27、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的问题,28、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法”。

29、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有: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

30、系统安全由系统安全工程和系统安全工程两部分。

31、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32、目前我国的安全管理体制是“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

3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主要要素有:职业安全卫生方针、计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等。

34、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性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5、《安全生产法》规定,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生产经营规模较小的,应当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36、《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特别重大或者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立即报告,最迟不得超过 4 小时,同时通报有关地区和部门。

37、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一种图形标志,其基本形式是正方形边框边框。

38、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较大涉险事故,其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信息报告后应当于 1 小时内报告事故发生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察分局。

39、一般事故和较大涉险事故逐级上报至设区的市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40、自事故发生之日起 30 日内(道路交通、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于当日续报。

二、判断题1、在安全生产中,消除危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因素,保障员工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称之为设备安全;()2、消除损坏设备、产品等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称之为人身安全。

3、失效不等于危险,可靠不等于安全,可靠性与安全性不能等同。

()。

4、安全是相对的,危险是绝对的。

()5、安全是绝对的,危险是相对的。

()6、设备的可靠性越高则其安全性越高。

()7、未遂事故是实际上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

()8、未遂事故是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

()9、未遂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10、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11、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是较大涉险事故。

()12、二次事故是指由外部事件或事故引发的事故。

()13、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14、事故的直接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管理上存在不足方面的原因;()15、安全生产事故是不可预防的。

()16、禁止标志的基本形式为带斜杠的圆边框。

()17、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是较大涉险事故。

()18、特别重大事故必须由国务院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19、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20、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问题。

()21、特别重大事故可以由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22、黄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

()23、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问题。

()24、局部通风机必须由指定人员负责管理,保证正常运转。

()25、警告标志基本型式为正三角形边框,图形背景为黄色,三角形的边框及图形符号均为黑色。

()26、安全管理问题是最主要的事故间接原因。

()27、系统安全与传统的技术安全工作范围和实施方法有较大的区别。

()28、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阶段分类,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29、人在安全管理中为最重要的因素。

()30、个体防护是预防事故的最好安全措施。

()31、事故是违背人的意志而发生的意外事件。

()32、普遍性是事故的基本特性。

()33、管理因素是事故发生乃至造成严重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34、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是一回事。

()35、在应急救援预警中红色是最低预警级别。

()三、单项选择题1、较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1,2B、3,10C、9,30D、30,50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人以上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A、3 10;B、10 20;C、10 30;D、30 503、造成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为较大涉险;()A、3B、9C、10D、304、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

()A、红B、黄C、蓝D、绿5、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

()A、红B、黄C、蓝D、绿6、下列哪项不属“五新”作业安全教育()A、新技术;B、新员工;C、新材料;D、新产品7、《规程》规定,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检查制度。

低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每班至少检查()次;高瓦斯矿井中每班至少检查()次。

()A、1,2B、2,2C、2,3D、3,38、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矿山安全法律。

()A、《煤炭法》,B、《矿山安全法》C、《矿产资源法》D、《国有重点煤矿隐患排查制度》9、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分钟内改变井下巷道中的风流方向。

()A、5B、10C、15D、2010、下列哪项不属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原则内容。

()。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D、同时检测。

11、在瓦斯等级鉴定中,某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则该矿井为()。

()A、低瓦斯矿井B、高瓦斯矿井C、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12、每年必须对矿井进行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报()负责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审批。

()A、乡B、县C、市D、省(自治区、直辖市)13、《规程》规定井下运送人员的列车行使速度不超过 m/s。

()A、3,B、4,C、5,D、6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临界量的单元。

()A、等于 B超过、 C、等于或超过 D、小于15、下列教育哪不属于三级安全教育制度。

()A、厂级教育B、车间教育C、特殊教育D、班组教育16、下列不属于事故的直接原因的有:()A、物的不安全状态方面的原因B、人的不安全行为方面的原因;C、技术上和设计上有缺陷17、进入有突出危险采掘工作面的上作人员,必须佩带()A、煤矿用自救器;B、隔离式自救器;C、离心式自救器。

18、煤矿井下供电应做到“三无、四有、两齐、三全、三坚持”,其中“三全”不包含下列哪项。

()A、防护装置全;B、绝缘用具全;C、图纸资料全;D、设备配件全。

19、在瓦斯等级鉴定中,某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m3/t,则该矿井为。

()A、低瓦斯矿井B、高瓦斯矿井C、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20、《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A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B经请示分管安全的领导,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C经过安全技术人员检测,可以停止作业、撤离作业场所21、当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时,应急预案()。

A应当废弃不用 B应当及时修订 C可以免于重新备案22.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

A1 B2 C32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A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B安全管理人员 C特种作业人员24、每个矿井至少有()个独立的能行人的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A1 B2 C325、井下发生瓦斯爆炸时会有强大的爆炸声和连续的空气震动,产生高温气浪和大量有毒、有害气体,此时应(),寻找避灾路线进入新鲜风流。

A背向空气震动的方向 B深呼吸 C保持原地不动26、以下关于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避灾、救援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