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课标要求]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结合实例,简述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3.简述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4.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5.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6.运用地图,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7.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8.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学法指导]1.结合具体的自然灾害类型,分析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主要特征。
2.以区域自然灾害为例,运用图表、数据等信息资料,理解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和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产生原因及危害。
3.了解生物灾害,并简要列举其带来的主要危害。
4.通过对灾害分布图的阅读,明确世界主要灾害的分布,并掌握其主要的灾害类型及特点。
5.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发生的影响。
6.自然灾害的区域性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要重视和区域地理的有机结合。
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特点课前梳理知识点一自然灾害1.概念:主要由__________异常变化引起的,并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及现象。
2.形成的基本条件(1)诱因:自然界异常变化。
(2)承受灾害的客体:遭到损害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分类:根据__________和灾害管理与减灾系统工程的不同,分为地震灾害、__________、气象灾害、洪涝灾害、海洋灾害、农业和林业灾害七类。
4.主要自然灾害(1)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是由地震造成的灾害;地质灾害指因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遭到破坏的灾害事件。
(2)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3)海洋灾害: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变化,导致在____________________附近发生的灾害。
(4)生物灾害:由有害的草、虫、鼠等生物引发的灾害。
知识点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自然灾害在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创伤。
2.财产损失: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重大的损失。
3.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破坏:自然灾害也会对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破坏。
知识点三自然灾害的特点1.严重的危害性: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往往具有严重的危害性,能够造成大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突发性和渐发性:自然灾害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上,有突发生和渐发性之分。
3.区域性:自然灾害发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往往具有区域性特征。
4.连锁发生性:某些自然灾害之间存在__________,一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常常会诱发其他自然灾害,最终形成灾害链。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对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和承受的客体的理解自然灾害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诱因,二是要有承受灾害的客体。
引起自然灾害的诱因,既有自然原因,如地壳运动、大气运动等,也有人为原因,如植物破坏等,但结果是相同的,即都引起了自然界的异常变化。
承受灾害的客体,既可以是人、财产,也可以是资源等人类的生存环境,如一次滑坡,虽然没有造成人员或财产的损失,但破坏了当地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自然灾害。
例1 下列有关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事件才称为灾害B.灾害是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造成,二者也可以叠加造成灾害C.人为原因不会造成自然灾害的发生D.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比自然原因少得多探究点二我国主要自然灾害分类和特征的对比自然灾害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我国主要根据自然割据特征、灾害例2 下列自然灾害的发生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圈异常变动造成的是()A.台风B.寒潮C.森林火灾D.地震[知识链接]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人为原因是森林火灾产生的最主要因素;其次,长期存在的天气干燥也可能导致地面温度持续升高,森林物质易自烯而引起火灾;雷南沙也可以导致火灾的发生。
执行热带雨林中常年降雨,林内温度大,植物终御生长,体内含水量大,一般不易发生火灾。
探究点三自然灾害主要特点的对比例3 2012年6月3日,巴拿马附近海域发生6.6级地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报告。
据巴拿马地质科学院网站公布的消息,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3日傍晚,震中位于巴拿马西部奇里基省省会戴维市以南37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10千米。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当地震发生后,需要进行预警的灾害是()A.火山喷发B.海啸C.洪涝D.泥石流(2)巴拿马是世界地震多发国家,这反映了自然灾害的特点是A.突发性B.危害严重性C.区域性D.连锁性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及其分布课前梳理知识点一地震灾害与地质灾害1.地震(1)概念: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引起的地面震动。
(2)成因:地质构造变动、__________、岩洞崩塌、陨石冲击和人为活动等。
(3)震级和烈度:震级表示地震的强度,烈度衡量地震的__________。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会有多个烈度。
(4)影响烈度的因素:震级、__________、震中距、地面建筑物质量等。
(5)世界地震带的分布(1)概念:多发生在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石流泥沙石块__________。
(2)发生条件:(1)概念: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地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__________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2)多发地区:一般发生在岩体或土体结构松软、比较破碎、__________的地区。
知识点二气象灾害与洪涝灾害1.热带气旋(1)概念: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__________旋涡。
(2)主要源地:主要分布在南北纬5°~20°水温较高的洋面上。
热带气旋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的有中国东南沿海、印度和隈加拉国沿海、__________和加勒比海地区。
(3)台风:__________低纬度洋面上空形成的空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边达12级及其以上。
台风外围云壁高耸,风狂雨暴,台风眼内云消风息。
2.旱灾(1)概念:__________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收(2)危害:是一种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导致__________,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3)形成原因: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4)分布:降水变化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__________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发生旱灾频率较高的地区。
3.寒潮(1)概念: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
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发生的时段可长达__________三个季节。
(2)表现:短时间内气温骤降。
伴随降温,出现__________等恶劣天气,有时还会带来暴风雨、沙暴等恶劣天气。
4.洪涝灾害(1)从气候因素看,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__________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多发生在江河的两岸,特别是__________和地势低洼的地区。
知识点三海洋灾害1.海浪:由强烈大气扰动,如__________、温带气旋和强冷风等引起。
2.风暴潮:分为__________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
3.海啸: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引起的巨浪。
世界上80%~90%的海啸发生在__________。
知识点四生物灾害1.虫害:害虫造成的灾害。
常见的农作物害虫有蝗虫、黏虫、水稻螟虫、棉铃虫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__________。
常见的森林害虫有松材线虫、松毛虫、天牛等。
2.鼠害:分为野栖鼠和__________。
根据野栖鼠的主要栖息地,可以划分为田鼠、草原鼠、林鼠等类型。
知识点五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1.环太平洋灾害带:集中了全球75%的火山、80%以上的__________和近70%的台风、海啸、风暴潮等灾害。
2.北纬(20°~50°)环球灾害带:集中了全球90%以上的大陆地震,带内的沿海地区是全球风暴潮和热带气旋灾害严重地区,内陆地区是__________和冻融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震级和烈度的区别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
烈度是指地震在地面造成的实际影响,表示地面运动的强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地面状况和地质构造等。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在不同的地方会表现了不同的烈度,也就是破坏程度。
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
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
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士墓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泉越浅,烈度越大。
例1.下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
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1)从表中资料看,不能明确判断的是()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C.两地都不位于震中D.两地都受到了地震波的强烈冲击(2)Y地死亡人数比X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A.人口密度大B.距震中近C.地震发生时间D.震级较大[知识链接]地震的分类标准不同,地震的分类不同。
如根据地震的成因,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人为诱发地震等;根据震级的大小,分为微震、破坏性地震等;根据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探究点二滑坡和泥石流形条件的不同点和相同点滑坡是斜坡上的不稳定岩体或土著人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滑坡和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共同点:地形起伏大;降水量大;植被破坏。
例2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
2010年春,该单面上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探究点三世界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的地区分布对比从影响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的地形、气候因素方面入手,对比二者在时空分布上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洪灾和洪涝在地区分布上有一定的区别。
洪灾主要由大雨或融雪引起水流泛滥而造成,因此多发生在山区及河流沿岸地区;涝灾主要由降水过多造成,多发生在地势低平的地区。
二者多数情况下同时发生。
例3.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215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029次,旱灾1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