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国学教案【篇一:国学教案】国学教案活动名称: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活动目标:1、让幼儿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
2、通过诵读经典提高幼儿的专注力和记忆力。
3、认识重点汉字“规”、“亲”。
活动准备:教师材料:教案、多媒体课件、汉服、孔子像。
幼儿材料:幼儿用书、亲子册、字卡。
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1、拜孔礼、拜师礼。
(1拜孔礼仪(拜孔辞请大家肃整衣冠,端身正意,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行三拜礼扶手高揖一拜,兴;再拜,兴;三拜,兴请双手回收,自然下垂让我们以一颗至诚恭敬的心高声齐读:和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礼成拜师扶手平揖拜兴)2、静定训练---头顶物体走直线。
3、爱的鼓励---爱的泡泡龙3、老师:小朋友,你们听说过《弟子规》吗?(幼儿自由回答)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弟子规》。
以史为鉴教师讲诉一个符合本节课的成语故事。
-------二:活动展开:(一)教师播放课件、熟读原文。
1教师根据前面导入部分引出下文内容。
幼儿小朋友欣赏2教师示范诵读本节活动内容,幼儿静坐细听(并及时纠正幼儿坐姿)3教师有节奏地诵读原文两遍,请小朋友边拍手边跟着读。
4教师引导幼儿点读原文两遍。
5教师和幼儿跟课件一起吟唱《弟子规》总叙。
6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选取表现优秀的幼儿扮演“小老师”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原文大意《弟子规》是针对生活、学习的规范,是贤能之人所做的教导。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说话要小心、仔细,诚实讲信用。
和别人交往时要平等博爱,平时学习多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向他学习做人的道理。
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三)重点字词:规亲(四)字词游戏龟兔赛跑游戏:教师选出来2名幼儿,每人手拿一个字卡,一个扮演乌龟,一个扮演兔子。
按照老师规定的起点和终点进行比赛,先到达终点者幼儿大声呼唤出字卡的名字。
然后本游戏可以进行多次练习。
(五)巩固原文1 律动(播放课件)2 舞蹈动作描述3谱子三活动结束1教师小节通过学习《弟子规》一方面让幼儿了解对《弟子规》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让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
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
2 布置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幼儿熟念《弟子规》总叙活动提示在幼儿通读过程中,时刻观察幼儿的坐姿。
并且不必过多的给幼儿讲解太深的含义。
活动延伸一日一孝:幼儿回家后每天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数字资源:1.注释:仁--仁爱〖charity〗宽人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对谁也不要生坏心,对所有的人都要仁爱。
2.国学导读:《弟子规》是针对生活、学习的规范,是贤能之人所做的教导。
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说话要小心、仔细,诚实讲信用。
和别人交往时要平等博爱,平时学习多和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可以向他学习做人的道理。
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故事:道德始祖——舜帝【篇二:国学教学教案】国学教学教案《三字经》教学设计教材内容简介:《三字经》的内容分为六个部份,每一部份有一个中心。
1、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2、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3、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4、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5、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6、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
以文章内在含义指导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创设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2、明白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教师:《三字经》是传统中国社会众多的儿童启蒙读物中最著名、最典型的一种。
宋朝之后的读书人基本上由此启蒙。
《三字经》让我们懂许多礼仪之道,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三字经》中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
看看你平时做的哪些事和《三字经》中的一样?二、多种方式诵读(一)、静心自读;(二)、指名接读;(三)、齐读;三、理解含义1、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知道哪一句的含义,给老师和同学们讲一讲,指名讲含义。
2、今天我们学的这段里你不知道哪一句的含义,提出来讨论。
四、再读1、接龙读。
男生读一段,女生接一段(四句为一段)2、学生赛读3、师生拍手齐读。
4、让我们再来感情地读一读。
五、尝试背诵1、自由背诵。
自己小声背或和同桌一起背一背。
2、师生互动,考考你(1)老师考学生。
老师说上句,学生接下句。
(2)学生考老师。
学生说上句,老师接下句 3、全班拍手背。
4、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快又好(过关者画上红旗)。
七、小结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不仅把《三字经》背好,在生活中还要按《三字经》中说的那样做,明白教育和学习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做一个文明有礼、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人。
《三字经》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学习黄香和孔融的例子;2、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教学流程:一、复习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第一课内容二、教师导入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今天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第二部分内容。
后面步骤三四五六七如上所示。
《三字经》教学设计(3-4)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知某数,识某文。
”到“此十义,人所同。
”内容。
2、介绍的古人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等。
3、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三字经》教学设计(5-6)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
”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2、了解《诗》、《书》、《易》、《礼》、《春秋》、《乐》称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
《国风》、《大雅》、《小雅》、《颂》,合称为四诗,它是一种内容丰富、感情深切的诗歌。
五子是指荀子、扬子、文中子、老子和庄子。
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三字经》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经子通,读诸史”到“四百年,终于献”。
2、了解三皇(羲农黄帝),二帝(尧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武)了解春秋、战国各个国家,知道秦始皇统一全国。
3、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增强对历史知识的素养。
《三字经》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魏蜀吴,争汉鼎”到“通古今,若亲目”。
2、了解三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宋、辽、金三国的关系及元、明、清几个朝代的世系,了解每个朝代兴盛衰败的来龙去脉。
3、了解史官记录的帝王活动的大事及古往今来的史实。
《三字经》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口而诵,心而惟”到“尔小生,宜立志”。
了解古代上至大教育家孔子、宋朝宰相赵普等,下至穷苦人家出身的晋代车胤、孙康等不耻下问、刻苦学习的故事,培养学生不怕吃苦、勤奋学习的情感意志。
2、明白一个人的学识高低和成就大小与勤奋学习有极大的关系,不管什么样的人,不论地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出身的尊卑等,只要肯勤奋刻苦地学习,就会有收获和成就。
我们学生要长大有成就,有出息,就必须像古人那样抓紧时间勤奋刻苦地学习。
《三字经》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三字经》从“莹八岁,能咏诗。
”至“戒之哉,宜勉力。
”了解古代儿童从小认真学习、博闻强记,长大成就过人的故事;2、明白学习是学生最基本的任务,“勤有功,戏无益”,学有所成可以“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小结《三字经》我们学完了,从中我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不过就像《三字经》最后讲的那样“勤有功,戏无益”,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
希望同学们学了《三字经》之后,能“戒之哉,宜勉力”,用里面的故事和道理来提醒自己,来勉励自己。
五言绝句(一)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三)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四)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五)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篇三:国学经典教案】《水槛遣心其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文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感受诗文所蕴含的道理。
2、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是谁吗?(杜甫)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诗《水槛遣心其一》。
二、进行新课1.教师示范朗读。
2.请学生轮来朗读。
3.结合导读驿站简单理解古诗含义。
(见环节四、五)三、学生学习诵读1.教师和学生一起读。
2.男女生分组朗读。
3.分组赛读。
四、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
杜审言之孙。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后期,举进士不第。
漫游各地。
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生活状况有较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