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课题:抽样调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统计调查》的第二课时抽样调查。

从“课标”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及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

本章内容是第三学段统计部分的第一章,主要内容是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的常用方法,是第三学段“统计与概率”的起始章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今后学习的基础。

统计主要研究现实生活的数据,它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来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根据数据思考和处理问题,通过数据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是统计的基本思想,而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归纳法在统计中的一种应用,抽样调查则蕴含了这种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数据的收集过程,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处理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数据收集的另一种方式——抽样调查。

通过以往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简单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初步具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思维也较活跃,能积极参与问题讨论,但演绎归纳的思想比较薄弱,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欠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
(2)、了解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3)、通过实例了解简单随机抽样,会制作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做出简单判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数据收集过程,发展学生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2)、通过数据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

(2)、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难点: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教学策略
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运用了“探究式”、“情景教学”、“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教学方式。

在概念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创设生活情景,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数据代表的特征,自主完成从具体事实上抽象出抽样调查的概念,给予评价,帮助学生完善新知的建构。

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的实例吸引和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交流,在整个教学中采取情景教学法,
师生共同探究,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通过经历对具体案例的探究了解抽样调查,体会进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氛围。

注重过程、注重体验。

六、教学过程
(一)、忆一忆
(1)什么是全面调查?
(2)全面调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什么?
【设计说明:故而知新,为本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二)、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某中学共有2000名学生,想了解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问题1 请同学们想想怎样调查.
学生会回答: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出整个学校学生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学生回答概念,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如,厨师煮一大锅汤时,先要将汤搅拌一下,尝一口就知道汤的味道,这就是抽样调查的方法.学生也可能回答对全校学生逐个进行调查,这样接着追问,若全面调查会有什么缺点和优点?对于花费多,耗时长这个缺点,引出抽样调查的必要性.
让学生给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并根据问题1指出分别是什么。

问题2厨师在尝汤前,为什么要将汤搅拌一下呢?
学生可能会回答:将汤搅拌均匀,使一口汤的味道能代表整锅汤的味道.追问:尝汤可以估计出整锅汤的味道,和全面调查有所不同,用的是抽样调查的方法,您能说出抽样调查方法的一些特点吗?
回答:用一部分代表全体。

你还能举出一些利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的例子吗?
比如:买西瓜是常让卖家在西瓜上切个三角口,我们去医院体检时的抽血,先尝后买等等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熟悉的例子出发,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与全面调查的不同,为下一环节归纳新知作铺垫。

培养学生的比较与表达能力。


(三)、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抽样调查的意义
在以上的题中,如果用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而且具有破坏性。

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板书课题
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2、练习:下面调查中哪些用全面调查?哪些用抽样调查来收集数据的?
(1)为了了解我校七年级学生每天的睡眠情况,在我班作调查。

(2)为了了解我班学生每天的睡眠情况,对全班同学作调查。

上面问题中,我们要考察的对象是什么?
【设计说明:在此环节学生通过比较及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复习了全面调查,问题的引入为接下来所学内容作铺垫。


3、讲一讲(根据学生的回答,规范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设计说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容易接受。

】(四)、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说明在以下问题中,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各指什么。

(1)为了考察我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其中2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2)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试验.
(3)为了了解七年级在期中考试中的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考试成绩。

【设计说明:感知总体、个体、样本各指的是什么,并能准确表述出来,用以巩固新知识。


(五)、师生互动再探新知
通过图片清楚地比较总体与样本之间的关系以及抽样的注意事项
抽样的注意事项: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

代表性是指总体中有明显差异的几个部分组成时,每个部分都应抽取到,并要注意各部分的比例;广泛性是指要保证被调查对象的数量,让总体中的每个个体均有被选的可能。

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

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

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

【设计说明:总结是最好的求知之道】
(六)、再创情境拓展提高
青海省美丽景点风景,以旅游为例,了解游客对我省旅游期间对吃、住、游、行、购等方面的不满意情况进行调查。

【设计说明: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旅游风景出发探求数学问题,易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容易较快地进入角色。


在这个问题中应该进行什么调查?抽取多少名游客进行调查比
较合适?被调查的游客又如何抽取呢?
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
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
老师的办法:可以在不同的旅行社共抽取2万名游客,通过问卷调查他们对这五个问题的不满意情况。

【活动1】
议一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其他办法?(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老师进行点评,从而归纳: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叫简单随机抽样.
【活动2】
想一想: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七)课堂回顾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有哪些收获?
(3)还有哪些疑惑?
【设计说明:学生谈感受,教师作补充,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
力和自我整理的学习习惯。


(八)巩固练习 为了解学校学生的平均身高,小明调查了座位在自己旁边的3名同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学,把他们身高的平均值作为全校学生平均身高的估计.
(1)小明的调查是抽样调查吗?
(2)如果是抽样调查,指出调查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3)这个调查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设计说明:进一步感知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其次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出合理调查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用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九)作业设计
拓展训练:组内的学生合作调查我校初一学生的平均身高(三天后交) 【设计说明:设计长作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