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18.2抽样调查教学设计

有许多实际问题,需要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用数据做出判断,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都能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活动一:
现在我想知道咱班同学最喜欢观看这五项中的哪一项比赛(只选一项).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数据的收集,每组组长计算各项的百分比.并完成表格.
比赛
项目
举重
义务教育教科书(冀教版)八年级下册
《18.2抽样调查(第1课时)》
教学课题
抽样调查(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能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
2.能指出调查对象的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
3.能根据具体情境设计简单的抽样调查方案.
教学重点
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
教学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区分普查与抽样调查.
优点:普查的调查结果准确、全面;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节省时间、人力物力;
缺点:普查的工作量大、有时受条件限制、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不适合进行普查;抽样调查不如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精确,得到的只是估计值
议一议
(1)什么问题适合用普查的方式获取数据?
(2)什么问题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数据?
(3)有些问题可以普查也可以抽样调查,我们该怎样选择?
(2)小颖调查了居住在医院里的10位老年人每天锻炼的时间.
(3)大刚到小区户籍管理处从电脑上随机抽取了20位老年人的信息,然后逐个了解他们每天参加锻炼的时间.
你认为谁的调查更能反映该小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为什么?
4.下列调查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的指出总体、样本.
(1)为了严把质量关,某家用电器厂对出厂电冰箱的质量逐一进行检验;
四、课堂反思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交流,回顾本节课对知识研究的探索过程.
学生记忆中最深刻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
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项目,并由小组长进行统计,最后全班汇总.
学生活动,小组长收集并进行统计.
学生带着问题展开思考.
针对3设计调查方案.
学生了解总体、个体、抽样调查、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简单随机抽样等概念.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予以纠正.
学生按照题意,加以完成.
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讨论.
让学生读题、思考、交流,选出代表进行讲解.
谈谈本节课学习的收获.
通过这一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借此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
结合具体问题情境,根据调查的目的、必要性以及可操作性选择调查的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再进行交流.
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检查一下同学们掌握的情况.
大胆尝试,探究抽样调查方案设计的随机性、合理性.
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更能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
变换角度对学生进行训练,进行对比分析.
训练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让学生知道,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查获取数据,能够用统计的思想对具体问题作出判断.
五、当堂检测
1.下列调查分别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
(1)为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对全班同学进行调查.
(2)为了解全校同学的视力情况,在每个班任意选择5名同学进行调查.
(3)为了解某本书稿中“的”字出现的次数,利用计算机的查找功能,对整本书稿逐一进行查找.
(4)为了解某本书中“了”字出现的次数,随机选择6页进行查找.
跳水
体操
羽毛球
乒乓球
最爱看的人数/名
百分比
针对调查结果对全班同学进行统计.
活动二:
1.现在我们要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状况,统计有多少同学近视,并计算全班同学的近视率.
2.要了解全校3 000名同学的视力状况,统计有多少同学近视,计算全校同学的近视率.
3.若要了解全市3万名八年级中学生的视力状况,统计有多少同学近视,计算全市中学生的近视率,应该怎样进行统计呢?
(3)调查承德市初中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
(4)调查一架“歼一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
2.为了解我区5 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测了200名学生的体重.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
样本容量是.
3.为了解某小区老年人每天参加锻炼的情况,小亮、小颖和大刚分别进行了以下调查:
(1)小亮一早到公园询问了5位老年人每天锻炼的时间.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经历收集、整理、操作、观察、比较、交流等环节,启发与引导相结合,让学生获得良好的知识体验与情感交流.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2008年8月北京成功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是我国主办的唯一一届奥运盛会.在这届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取得了51枚金牌的优异成绩.其中举重、跳水、体操、羽毛球、乒乓球是我国的优势项目,获得奖牌较多.这些都是经过调查得到的.
(2)为了估计今年果园中500株桃树的产量,从中随机抽取10株桃树的产量进行统计;
(3)为了了解某风景区一年中每天的旅游人数,抽取30天中每天的旅游人数进行统计;
(4)为了了解某一路口的汽车流量,交通部门对10天中每天在同一时间里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进行统计.
比一比
比较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并说说什么情况下采用普查,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
在我们设计的调查方案中,从所要考查的对象中选取了一部分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在我们数学中把它们叫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学书上6页第二自然段.
指出设计方案中的各名称.
完成书上6页练习1题.
三、跟踪训练
练一练
1.下面的调查适合进行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1)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2)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B.为了了解某商场一年中每天进入商场的人数,在十月一长假七天对进入商场的人数进行了统计
C.某公共汽车公司为了了解上班高峰期市民的乘车量,连续五个工作日统计了各条线路在上班高峰期的乘客数量
D.某电影院为了考察人们对电影院放映电影的热衷程度,在电影院门口随机调查了100个市民的情况
2.下列问题分别适合用哪种方式进行调查?
(1)调查全国共有人口数.
(2)了解某市八年级全体学生的体育达标情况.
(3)某质检部门调查某罐头厂生产的一批罐头的质量.
(4)对某厂生产的摩托车头盔进行防撞击性能测试.
3.下列的抽样调查合理的是(Fra bibliotek)A.为了考察一个学校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调查了九年级50名学生每天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