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务实 奉献 创新 奋进--我们的大唐精神

务实 奉献 创新 奋进--我们的大唐精神

附件务实奉献创新奋进——我们的大唐精神一、新时期需要新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内心态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

它是由企业管理层提倡、企业成员积极响应并与企业发展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群体意识,反映企业的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应符合以下三个特性:群体共鸣性、阶段现实性和时代同步性。

群体共鸣性。

一种精神只有成为企业内部的群体意识时,才可认作是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能够提出具有特色、富有生命力的理念表述,而且取决于这种理念在企业内部的共识程度、共鸣程度。

阶段现实性。

企业精神是企业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现实环境、现实状况和现实需要的反映。

这是它最根本的特征,离开这一点,企业精神就不会具有生命力,也发挥不了它应有的作用。

时代同步性。

企业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企业个性和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具体化。

优秀的企业精神应当能够让人从中把握时代的脉搏,感受到时代赋予企业的生机,面向企业的未来提出富于引领性的思想倡导。

在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组建11年之际,总结提出新的“大唐精神”,符合企业精神发展创新的自身规律,符合大唐集团公司的现实要求与长远需求:(一)新的“大唐精神”是十万大唐员工在集团公司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精神共鸣大唐员工是集团公司历史的创造者,也是集团公司未来的开拓者。

没有员工的智慧和努力,就没有大唐事业的今天;没有员工的进取和奋斗,就不会有大唐事业的未来。

集团公司的前途和命运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集团公司推进做强做优、实现“大唐梦”的道路,就是大唐员工齐心协力、同心奋进的道路。

在这条道路上,只有具备共同的精神,才能将最广大员工的思想、力量集中到企业发展的实质上来,集中到“大唐梦”的实现上来。

这种精神应与员工心理诉求相一致,能在员工中引起共鸣、得到响应、易于贯彻执行。

(二)新的“大唐精神”是集团公司经营发展状况的客观反映和现实需要集团公司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做强做优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

经过11年的发展,集团公司实现了设备升级、规模扩张、资产质量大幅提高,但是改革发展也已步入深水区,诸多问题渐次涌现。

结构调整任务繁重、非主业投资迟迟没有回报、资产负债率仍然处于高位、企业管理不严、集团管控不力等都是摆在集团公司面前的重大问题。

在新的形势、新的环境、新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勇气与决心,丰富、提升“同心文化”理论体系,创新“大唐精神”,全面促进管理思想的解放、员工意识的创新、行动方式的优化和企业风气的改善。

(三)新的“大唐精神”是与集团公司所处的时代背景相一致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党的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又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

国有企业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必须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规范经营决策、资产保值增值、公平参与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承担社会责任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集团公司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应当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肩负起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尤其是在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发挥中坚作用,在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引领作用,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中发挥骨干作用,在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增进人民福祉中发挥表率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舞台上,集团公司管理层携手广大员工深入探索体现员工的群体共鸣性、企业发展的阶段现实性以及时代同步性的企业精神,这就是“务实,奉献,创新,奋进”精神,这八个字是对大唐员工的时代引领,是实现党中央与国家赋予集团公司重要使命的思想呼应与实现方式的确定。

二、大唐精神的核心内涵及案例解读务实奉献创新奋进(一)务实务实是集团公司的精神基石。

务实强调集团公司要在“价值思维,效益导向”核心理念指导下,求真务实,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实事求是作决策、抓管理、定措施,用科学发展观去分析、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务实要求大唐员工真抓实干,谋实事、出实招,抓落实、求实绩,确保良好的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

务实精神具体体现在:(1)建立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决策科学、方向正确;(2)尊重事实,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企业发展的关键成功因素;(3)坚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将思想和行动集中到集团公司整体的价值创造和效益提升上来;(4)透彻理解企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浮夸冒进,摒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5)工作中要目标明确,计划周详,过程严谨,执行到位,质量可靠,务期必成;(6)细心专注,精益求精,持续提升。

案例●兴务实之风清低效资产为了确保项目即投产即盈利,湖南攸县能源有限公司2台60万千瓦火电机组于2013年暂缓建设。

在集团公司,像这样被放缓、暂停或清理的项目还有一批,这是集团公司在项目投资、建设进退之间的理性决策。

近年来,集团公司将处臵和清理低效无效资产作为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增长质量及效益的重要措施,狠抓落实。

专门成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确定清理工作思路、界定清理范围、确保清理处臵方法,全面启动了清理和处臵工作。

●脚踏实地创效益之“潮”2013年,潮州发电公司所在的在粤东地区窝电严重,公司3台机组还实施了A级检修。

公司坚持“价值思维,效益导向”,真抓实干打出“组合拳”,全年完成利润总额19.8亿元,同比增加6724万元。

首先是抓实电量,将年度电量指标分解到值、到人,做到抢发电量无盲点;其次抓实成本,紧跟市场动态,保供应的同时购入低价煤,开展配煤掺烧,掺烧劣质煤比例高达67.92%,产生掺烧效益2.13亿元;三是抓实管理,争取到基准利率下浮10%的5亿元贷款,基准利率下浮5%的4亿元贷款。

获得五项税收优惠,一项政府补助,增加利润237.58万元。

自2010年4台机组全部投产以来,潮电年平均盈利超过14亿元。

(二)奉献奉献是集团公司的精神品格。

奉献是集团公司与生俱来的使命和责任,强调集团公司要积极担当对党、对国家、对社会、对员工的责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满足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护和推进生态文明。

奉献要求大唐员工具有以国为重、服务社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以企为家、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要保持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顾大局、作贡献,讲执行不讲困难,讲奉献不讲条件。

奉献精神具体体现为:(1)集团公司要对党和国家负责,发挥好中央企业在国家经济、社会、政治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2)成员单位要有担当,同心同德,同行同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急集团之所急,想集团之所想,与集团公司保持高度一致;(3)企业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爱护员工、善待员工,以广阔舞台发展员工,以入微关怀凝聚员工,让广大员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4)员工要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心系企业,忠于事业,珍视岗位,恪尽职守,遇到急难险重的工作,敢于冲锋在前;(5)领导干部要牢记权从何来、权为谁用,做到吃苦在先、享乐在后,敢于负重、勇于担责,力戒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6)集团公司成员企业之间、员工之间要发扬“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发挥协同效应,追求共同进步。

案例●直面重灾送温暖2013年11月22日,位于青岛的中石化东黄输油管线发生爆燃事故,受灾区域103万平方米供热全部瘫痪,恢复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区域局势稳定。

大唐山东公司按照集团公司部署,迅速聚合力量,以决战决胜的态势投入抢修。

面对事故路面翻陷泥泞、车辆不通、持续不断的冰雨和凛冽寒风,120名大唐员工组成突击队,冒着次生灾害的危险,徒步进入灾区,在泥泞、雨水和汗水中摸爬滚打。

通过他们10个昼夜的艰苦作业,40个供热站的设备在傍晚、在子夜、在通宵达旦的鏖战中被一一恢复,为1万余户灾区老百姓和18家工业蒸汽用户送去了最为珍贵的“温暖”,赢得了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老百姓对大唐员工竖起了大拇指。

●奉献精神闪光海外柬埔寨斯登沃代水电站是集团公司海外投资项目之一,位于柬埔寨菩萨省列文县欧桑乡,地处原始森林,建设中遭遇的困难远远超出了想象。

当地气候酷热潮湿、蚊虫蚂蝗防不胜防、传染性疾病时刻威胁,还有多年战乱遗留在进场道路和施工区域的地雷炸弹,再加上热带暴雨经常突袭、沿线地质结构极差、基础设施落后、生活物资匮乏等,使大唐在柬员工面临着重重考验,甚至是生命威胁。

为争取早日实现电站进入商业运行,他们日夜兼程,科学施工,加快机组建设及调试进度,2013年6月,6台机组比协议工期提前4个月投产。

(三)创新创新是集团公司的精神动力。

创新强调集团公司要主动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冲破旧思维、打破旧格局、突破旧技术,持续推进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

创新要求大唐员工善于学习、勇于超越,主动接受新思想、探求新思路、发掘新方法,积极推进一切有利于集团公司发展进步的创新。

创新精神具体体现在:(1)辩证看待历史经验与固有理论,既要继承和发扬好做法、好传统,又不拘泥于既定模式和既定方法,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否定旧模式、旧方法;(2)倡导全员创新,强调企业各级负责人带头提升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健全创新机制,做好创新的组织领导工作;(3)创新源于学习、成于实践,要大胆将想法、看法与工作中的具体做法结合起来,让创新成为习惯;(4)密切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始终保持危机感和敏锐度,保持创新动力;(5)既鼓励整体经营模式和经营策略的创新创效,也不忽视任何微小的创新与改变,有时伟大的创新正是始于细微的变化;(6)允许创新带来的失败,但要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减少不必要的创新成本。

案例“数字燃料”推动管理升级2012年,集团公司启动建设燃料自动监管系统、数字化煤场和数字化标准化验室“三大项目”,这是国内企业首次提出并付诸实施的数字化燃料管理项目。

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可实现燃料全流程闭环管控,有效指导采购及存取煤方案,促进了精细化管理、精准化挖潜。

仅控制燃煤全水分采制化不合国标的人为、环境误差1%一项,每吨煤每年至少可挖潜增效5—7元。

江苏徐塘电厂作为试点企业,投运两个月,节约费用超过350万元。

“创新”引擎增内力七台河发电公司曾经是一个年亏损高达2.5亿元的企业,为彻底扭转经营困局,以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为突破,加大了创效增盈力度。

公司创新引进微油量点火技术,并实施了20万千瓦以上机组实验性改造,机组启停时可节约95%的燃油;率先实施燃料管理“四个分离”;尝试臵换贷款、争取“政策红利”,最大限度地盘活人、财、物资源,激发了经营管理的巨大潜能……特别是在燃料供应上,七台河敢于另辟奚径,2010年从内蒙引入燃煤,打破了本地区没有外省煤炭进入的惯例,平抑了当地煤炭居高不下的价格,当年即节约燃料成本1000余万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