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 XP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方案【课题】数据的排序和筛选(高等教育出版社《Office基础与应用》第3章第4节)【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排序和筛选的概念和作用。
2、能力目标:学会排序和筛选的操作方法,学会对数据表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利用上机分组操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排序和筛选的操作方法
难点:1、排序时“有标题行”与“无标题行”两个选项的异同;
2、筛选中多条件的使用:与、或区别。
【教学方法】
1、采用案例、情境、启发式教学法。
2、采取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以例子讲解->综合练习->引发学生思
考为流程。
3、通过自学课件的学习实现“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具】
自制的自学课件、多媒体机房、投影仪、电子教育平台
【教学过程】
Ⅰ、(约4’)
导 入 新 课
1.故事法:通过播放丁丁同学帮助老师统计期中成绩汇总表遇到麻烦,然后痛定思痛学习EXCEL 的操作的动画短片,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师:故事中的丁丁只会用计算机器统计总分和平均分,效率很低,而手工排序更是麻烦,老是漏排某同学,要插入序列中,又得对后面的数据重新排序。
同学们学了计算机后有什么更快捷的办法来帮助丁丁高效的汇总成绩呢? 2、温故知新:在学生成绩数据表中,请学生用函数的方法求出总分、平均分?
生:积极响应上讲台演示练习,并用多种方法求出总分和平均分。
Ⅱ、(约15’) 讲 授 新 课
教师启发提问,学生通过观看“自学课件”操作,然后获取知识 师:同学们在EXCEL 中排序操作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找准对象,点一次鼠标就能完成,下面我们就来见证它神奇的魅力。
任务1、排序操作
方法一:利用工具栏:
方法二:“数据”菜单 排序
师:讲解并演示两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并重点区别工具栏法和菜单法各自适用的情况。
范例1:分别对“学生成绩表”中
的平均分(升序)、性别(降序)、姓名(笔划降序)三个字段进行排序,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各类数据的排序顺序变化?
生:通过学习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自学课件”学生相互协作完成范例1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数据升序排序的顺序 ① 数值型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
② 文本和“数字”文本按0—9、A —Z 、a —z ; ③ 逻辑值数据按“FALSE”在前“TRUE”在后; ④ “空格”数据总排在最后; ⑤ 所有的错误值优先级相同。
任务2、多条件排序
主关键字、次关键字、第三关键字 范例2:在学生成绩表实现以总分降序排列,若总分相同的记录则再以学号为次关键字排序。
注意:选中有标题行,则排序时不包括第一行(字段名)
选中没标题行,则排序时包括第一
师:区别有标题行与无标题行选项有应用,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采用“异同比较演示”,学生思考回答这两个选项有何异点?从而突破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