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设计
一、学生分析
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EXCEL的基本知识的运用。
本课程特别强调“要教授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培养其信息素养”,因而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一些纯粹的技术。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基础,教师除组织常规教学外,更多的要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将知识融入到活动中,并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
考虑到学生学习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的差距,个性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根据学习任务的梯度,有针对性地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协作、组际交流。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作表排序、筛选的概念;
(2)掌握工作表数据的排序、筛选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通过设置的情境,对研究主题进行分析,以任务为导向,明确处理的方法。
(2)能利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研究主题进行探究,采用合适的信息处理方式来处理信息。
(3)能归纳出排序和筛选处理信息的方法,并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信息活动习惯,增强信息素养。
(2)培养集体协作的团队精神;加强成就感与自信心。
(3)激发主动关注我国的基本情况。
三、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主要是处理工作表中的数据,所以我将掌握数据的排序和筛选的方法作为本课时的重点,而将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筛选视为本课时的难点。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逐步领会数据处理的基本思想、方法和过程。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使教学内容合理流动,水到渠成,有助于重难点的突破。
在探求“满足多个条件的记录筛选”时,通过四个任务,以小组协作形成完成,利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再引导学生互相检查学习成果,进行思维碰撞,大大降低了难度。
以上的阐述是前提和基础。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才是决定本课学习质量的关键一环。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演示——提出任务——探究任务——总结评价”。
老师把“排序与筛选”进行多任务练习,在适当的演示后,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提出任务,引导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用实际操作进行任务的探究,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评价。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向学生展示“【最新】10月19
日沪市换手率最高个股的资金
流向”表格,吸引学生兴趣,
拓展学生视野,请学生在30秒
内说说,换手率最高是什么,
成交量怎么排?
观看并思考,讨论
对排序的认识:为了提高
查找效率,需要重新整理
数据,对此最有效的方法
就是对数据进行排序。
由财经方面问
题入手,符合学
生的专业,激发
同学们的兴趣,
并让同学们带
着疑问进入新
课
简单排序,利用工具栏中的排序按钮
“【最新】10月19日沪市换
手率最高个股的资金流向”表
格,对数据进行简单排序
方法:确定关键字→单击工
具栏中的排序按钮
听课后进行排序任务一
运用“按钮”方法对“沪市
成交量表”的“资金流量”
进行降序排序
从简单的操作
入手,让学生引
起兴趣,为后面
层层深入作基
础
用菜单命令
进行排序(多关键字时)
“高二学生成绩表”
使用菜单命令的排序命令,关
键字进行排序
方法:确定关键字→单击“数
据”菜单→排序→“主要关键
字”“次要关键字”→确定
学生尝试完成排序任务二
用菜单排序的方法,将“高
二学生成绩表1”以“总分”
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有了按钮法的
基础,让学生自
主探索完成菜
单法,体现成就
感,培养良好信
息习惯
排序提高练习提问:学生的学号如何以姓名
的笔画进行排序
排序任务三:以学生姓名
笔画进行排序
提炼出善于解
决身边问题
排序与提问:1、分别显示出1、2、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