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与写作试卷
学校:姓名:分数:
一、教材理论基础部分(20分)
1、写出六种标点符号,注意规范。
(2分)
2、下面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请在括号内判断。
(2分)
天有点要下雪的意思。
今天真冷啊!
不要误会我的意思。
老师说了一个冷笑话。
()()
3、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
(4分)
空调()分数()参加()理发()
单调()水分()人参()发现()
4、什么是比喻句?(2分)
(1)写出三个比喻词,例如“好像”。
(3分)
(2)判断下列句子是否为比喻句。
是的填“是”不是填“否”(3分)他长得像他爸爸。
()
.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
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
5、分别指出下列哪些句子是反问句和设问句。
(4分)
a.今天星期几?星期六。
()
b.难道我不知道今天是星期六吗?()
二、阅读部分。
(40分)
(阅读一)
前面的小凳(dènɡ dèn)子上摆着个针线笸萝,笸萝了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
针线包上绣着个红五星,特别引人注目。
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北京。
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呢?从延安的窑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五千里长征( zēnɡ zhēnɡ )的路上。
1.用“√”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填空。
笸箩里放着( )、( )、( )和( )。
3.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
4.“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
”这句话中的“它”是指( );这句话含着的意思应该选下面第( )种。
⑴邓奶奶把针线包带到了北京。
⑵邓奶奶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带到了北京。
5.作者看到了绣着红五星的针线包想起了什么?请用“﹏﹏”在原文中画出来。
(阅读二)
我家住在湾窑,这是个非常美丽的小村子。
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月牙似(sìshì)的小河,和谁绕着村子缓缓的流着。
村后是一片桑园。
在春天雨露的滋润下,桑树抽出了新芽,远远望去,整个桑园就像是绿色海洋。
桑园后还有一座小山,只有几十米高,其实叫它小丘差(chàchā)不多。
1.这段话是围绕()这句话写的。
2.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短文具体些到了村子的()、()和(),是按照由()到()的顺序来写的?
4.用横线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这句话是把()比作()。
三、写作部分(40分)
(1)洋洋星期二(9月15日)上午妈妈要带他去医院看牙医,请你替洋洋写一个请假条给王老师请半天假。
(2)编写童话故事
以文具盒里的文具为主人公,想像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一个故事,先说说,再写下来。
故事要有意义,叙述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自己编故事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