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R07-02-01颅脑肿瘤MRI诊断要点

MR07-02-01颅脑肿瘤MRI诊断要点

MR07-02-01颅脑肿瘤MRI诊断要点
脑外肿瘤有哪些特点?
Case contributed by Dr Hani Salam
颅脑肿瘤MRI诊断要点
(一)肿瘤的部位
肿瘤的定位在诊断中极其重要,正确定位是正确诊断的前提。

对脑部肿瘤而言,定位需要确定肿瘤是在脑内还是在脑外。

通常脑外肿瘤有以下特点:
(1)肿瘤以宽基底紧贴在颅骨内侧面。

(2)邻近肿瘤的蛛网膜下腔增宽,或在脑沟、裂、池内发现异常信号。

(3)邻近脑白质受压,向脑室方向移位,即“白质挤压征”阳性。

(4)肿瘤较大时,脑室缘有裂隙状脑脊液信号,系脑池或脑沟向脑室方向移位所致
(5)有时出现“假包膜”征象。

结合MRI直接行多方位扫描的优点,多数情况下可作出颅脑肿瘤的正确定位诊断。

(二)肿瘤信号特点
绝大多数肿瘤由于肿瘤细胞内和(或)细胞外含水量高于正常组织,因此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呈高信号,构成了肿瘤信号改变的共同特征。

但定量测定其T1和T2弛豫时间对诊断的帮助并不大,仅凭T1和2值既不能鉴别肿瘤与非肿瘤,也不能区分肿瘤的类型。

颅脑肿瘤成分复杂多变,其信号改变也呈多样性。

有些肿瘤整体或部分含有特殊成分,在T1加权像也可表现为高信号,见于颅咽管瘤、胶样囊肿、脂肪瘤、皮样囊肿、畸胎瘤、含有出血成分的肿瘤,以及含有黑色素的转移瘤等;有些肿瘤整体或部分在T2加权像
可表现为等或低信号,如脑膜瘤(70%)、结肠癌或前列腺癌的脑转移、少突胶质细胞瘤30%)、淋巴瘤(10%-15%),以及髓母细胞瘤等。

结合临床资料及特殊信号特点,若辅以正确的定位诊断,大多数颅脑肿瘤可得到正确诊断。

通常信号均匀的肿瘤多为良性,信号混杂的肿瘤多为恶性,但也有例外。

例如:良性颅咽管瘤,因具有囊变成分可以呈高低不均匀信号,囊变或坏死的信号在T1加权像比实性肿瘤更低,而
在T2加权像表现为更高信号;亚急性期出血灶在T1和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钙化灶在T1加权像可呈高信号或低信号,而在T2加权像上为低信号。

这些因素都可以引起肿瘤信号不均匀。

(三)肿瘤的边缘
良性肿瘤(如脑膜瘤、神经鞘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垂体瘤等)通常边缘清楚,而恶性肿瘤(如Ⅲ、IV级星形细胞瘤)通常无明确边界,有些肿瘤具有假包膜,对定性诊断有一定意义。

例如:脑膜瘤的假包膜在多种脉冲序列图像上均呈低信号,其形态学基础为肿瘤周围受压移位的血管,肿瘤周围受压的脑实质,黏连的纤维化环状结构,或者直接显示了硬脑膜。

70%直径大于4cm的脑膜瘤都有假包膜。

(四)肿瘤的血供
肿瘤在T2加权像通常为高信号,而瘤周或瘤内的肿瘤血管因流空而呈低信号,因此在T2加权像很容易显示肿瘤血管,若出现此征象,则提示肿瘤的血供丰富。

在垂体瘤中若出现海绵窦颈内动脉被肿瘤包绕,则提示海绵窦受累;窦旁脑膜瘤也可侵入静脉窦。

通常流空信号提示动脉血流或流速较快的静脉血,高信号则代表流速缓慢的静脉血。

(五)肿瘤的增强
肿瘤增强的前提是具有异常增多的血管及血液供应,对脑内肿瘤而言,增强还同时意味着血脑屏障破坏。

部分肿瘤在常规平扫显示得不明显或边界不清楚,对这些怀疑肿瘤的患者、进行增强MRI扫描有助于确定肿瘤的诊断,尤其对直径2cm以下的小脑膜瘤和小转移瘤的检出更是如此。

一般认为,肿瘤的增强程度代表其恶性度,恶性程度越高,强化就越明显、但是实际上并非总是如此。

例如:脑外肿瘤的增强很明显,但绝大多数为脑膜瘤或神经鞘瘤等良性肿瘤。

脑内肿瘤的恶性程度常与增强程度一致,但也有例外,例如:I级星形细胞为良性肿瘤,但其强化程度超过Ⅱ级甚至Ⅲ级星形细胞瘤。

此外,还应注意治疗(如放射治疗)后强化部分不一定提示肿瘤残留或复发,可能为治疗引起的反应性改变。

(六)肿瘤周围水肿
肿瘤所致的水肿属于血管源性水肿,由于肿瘤导致脑组织血脑屏障不同程度受损,使水分子进入血管周围间隙并在肿瘤周围聚集。

脑白质由于血管内皮下接合相对较松弛,使肿瘤周围水肿容易在白质中发生、发展,由于水肿的含水量明显高于周围正常脑白质,使其表现为T1加权像低信号、T2加权像高信号,在FLAlR序列T2加权像上显示得更加明显。

在血脑屏障破坏严重时,蛋白质等大分子也进入血管周围间隙,使水肿中结合水的含量明显增加。

在T2加权像上,肿瘤和瘤周水肿均为高信号时,难以分清二者的界限,增强扫描可解决这一问题。

对脑内肿瘤而言,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与瘤周水肿的多少有关,级别低则水肿轻级别高则水肿重。

脑转移瘤通常水肿很明显,但也可以无明显水肿,脑外肿瘤如脑膜瘤在压迫邻近引流静脉时,也可以引起明显水肿。

此外,水肿程度还与很多其他因素(如患者的全身情况等)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