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贤主所贵莫如士。

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

言直则枉者见矣。

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意见齐宣王。

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对曰:“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身不见污君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宣王怒曰:“野士也!”将罪之。

能意曰:“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王乃舍之。

若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

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主之所恶也。

赵简子攻卫,附郭.。

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屏蔽..之下。

鼓之而士不起。

简子投桴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怫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此士也。

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

文公即位二年,砥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

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乃去屏蔽犀槽,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乘.之。

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

"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

战斗之上,椁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选自《吕氏春秋·贵直论》,有删改)[注]献公,即晋献公,下文“绛”为晋国都城绛城。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身不见A污君B身C今得见D王E而家宅乎F齐G意恶H能直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在城外围加筑城墙,即外城。

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城郭"泛指城邑。

B.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

"屏"与《鸿门宴》"翼蔽沛公"的"翼"用法相同。

C.尊名,可指帝号,也可指崇高的声名。

文中取后者意,指天子显赫的声名。

D.乘,取“登上"之意,与《过秦论》"因利乘便”中的“乘”字意思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主的弊端在于,想知晓不正之事,却又厌恶正直的言论,如同阻塞水源却想得到水,终究不能遂愿。

B.赵简子攻打卫国,交战时他远远躲在后面。

简子击鼓时士卒却不动,他因此感叹士卒这么快就变坏了。

C.烛过在劝说简子时,直言献公、惠公、文公用了同样的士卒,都成就了一番事业,以此来督促简子自省。

D.简子最终意识到士卒不肯效死,错在自己,于是改变做法激发士兵斗志。

作者认为善谏之言胜过赏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若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

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4分)(2)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4分)14.齐宜王和赵简子对待直言的态度有何相同之处?从中能看出二人怎样的特点?(3分)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永和二年冬,成汉主李势不恤国事,加以饥馑,四境之内,遂至萧条。

晋安西将军桓温将伐汉,将佐皆以为不可。

江夏相袁乔劝之曰:“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

今为天下之患者,胡、蜀①二寇而已。

蜀虽险固,比胡为弱,将欲除之,宜先其易者。

李势无道,臣民不附,且恃其险远,不修战备。

宜以精卒万人轻赍疾趋,比其觉之,我已出其险要,可一战擒也。

胡闻我万里远征,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

纵有侵轶,缘江诸军足以拒守,必无忧也。

”温从之,使袁乔帅二千人为前锋。

三年春二月,桓温军至青衣,汉主势大发兵,遣叔父右卫将军福、从兄镇南将军权、前将军昝坚等将之,自山阳趣合水。

诸将欲设伏于江南以待晋兵,昝坚不从,引兵自江北鸳鸯碕渡向犍为。

三月,温至彭模。

议者欲分为两军,异道俱进,以分汉兵之势。

袁乔曰:“今悬军深入万里之外,胜则大功可立,不胜则噍类无遗。

当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捷;若分两军,则众心不一,万一偏败,大事去矣。

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赍三日粮,以示无还心,胜可必也。

”温从之。

留参军孙盛、周楚将嬴兵守辎重,温自将步卒直指成都。

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奋击,走之。

温进,遇李权,三战三捷。

昝坚至犍为,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已军于成都之十里陌,坚众自溃。

势悉众出战于笮桥,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马首。

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

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寻舆榇②面缚诣军门,温解缚、焚株,送势及宗室十余人于建康,引汉司空谯献之等以为参佐,举贤旌善,蜀人悦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注]①胡、蜀:此指东晋十六国时期存在的后赵、成汉两个割据政权。

②榇:棺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B.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C.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D.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加点的“饥馑”,指饥荒,荒年,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凶年免于死亡”的“凶年”意思相同。

B.“不修战备”的“修”,意为修理、整治,与《离骚》中“余独好修以为常”的“修”意思不同。

C.“赍三日粮”的“赍”,意为携带,与《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的“赍”意思不同。

D.“引汉司空谯献之”的“引”,意为推荐,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桓温欲伐蜀,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成功,而袁乔则力劝桓温攻蜀,提议轻军速进,待敌方发现时已经通过了其赖以为守的天险,得以成功。

B.桓温的军队到达青衣后,李势派李福和昝坚等率军从山阳奔赴合水抵御桓温,将领们都想在江的南岸设伏来对付东晋大军,昝坚不同意。

C.桓温留孙盛、周楚留守彭模,亲自率领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

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人率领的老弱残兵经奋战仍不敌李福而败逃。

D.李势带着成都城中所有的守军与桓温在笮桥决战。

晋军初战不利,官兵们产生退缩情绪,袁乔趁晋军鼓吏的失误督率士卒力战,扭转了战局。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

(4分)(2)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已军于成都之十里陌。

(4分)14.面对后赵与成汉两个外患,袁乔为什么提议首先讨伐成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分) 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2023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

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卫君问于田让曰:“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缯帛而士不至,何也?”田让对曰:“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

”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

”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

”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

”桓公立以为仲父。

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

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

”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

今君有士见过人矣。

”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坦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

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

”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仇之。

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选自刘向《说苑·尊贤》)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B.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C.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D.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弓而祝鸡矣”与“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箜篌引》)两句中的“张”字含义不同。

B.“害之必也”与“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害”字含义不同。

C.“贱不能临贵”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两句中的“临”字含义相同。

D.“今君有士见过人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过”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认为朝廷没有贤人,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有飞翔千里的愿望,但不能达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

B.田让认为卫国国君不能招致贤士的原因是:臣子既不能凭借功绩获得赏赐,也不能够依据情理去躲避惩罚。

C正是由于齐桓公为管仲提供了治国理政所应具备的条件,管仲才得以帮助齐桓公取得了天下霸主地位。

D.杨因曾因品行差而三次遭乡人驱逐,因对国君不忠而五次被撤职,而赵简主还是接见了他并授给他相位。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

(4分)(2)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4分)14.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国君应如何对待人才。

(3分)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