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广泛介绍了西方的新的教学理论和模式,有所分析和借鉴,视图大力推行建构主义等教学理论。
2、新课改以来的教学设计,树立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即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再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遵循学习的内在规律。
3、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以加涅为代表的“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已较成熟,其标志为加涅的《教学设计原理》。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5、以乔纳森为代表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模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应放到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环境又分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6、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高中地理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谋求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的和谐统一。
8、传统的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地理模型、地理图片、地理标本等。
9、教学过程的几个步骤: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作业安排。
10、绪论课的特点:纲要性和概括性、抽象性和浓缩性、简单性和枯燥性。
11、教学设计评价的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教学功能。
12、教学反思的内容: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写学生创新、写“再教设计”。
13、教学设计:是根据现代科学理论,确定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和需要,提出解决问题和满足需求的方法和步骤,并作出系统安排的过程,是一种解决地理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
14、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包括外显的行为和内部心里的变化。
15、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授、讲解、讲读地理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16、发现式教学法:即学生不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去发现事物的规律。
17、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已达到启发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8、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19、教学设计的评价:是指对教学设计进行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的统一,它是以对评价的反馈为途径,通过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诊断性评价,对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总结性评价来检验、修正教学设计并使该教学设计不断完善,从而引导教学设计沿着预定目标发展的一种行为。
20、教学反思: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
21、地理教学的特点
答:⑴人为关系为主线,正确的阐明人地关系,懂得正确处理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⑵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区域性,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⑶地图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时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⑷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的培养;
22、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
答:基本要求:⑴全面而重点突出;⑵要注意层次性和联系性;⑶体现科学性和适合性;⑷目标可操作性;
23、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期分析?
答:⑴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分析,起点能力分析、心理状态分析、学生背景知识分析等把握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①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一要明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二要分析不良学习态度产生的原因;三要考虑在教学设计中发展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②起点能力分析: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前提,教师可以通过诊断测验,平时作业批改和提问等方式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并采用相应的措施,确保学生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要的起点能力。
③学生心理状态分析:教学设计是要对不同学生对不同学习内容所产生的不同心理反应进行分析。
④在分析学生背景知识是要注意分析已有的旧知识,又要分析就只是对学习新知识的影响。
⑵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分析。
①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解释教学内容、技能的相互关系,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智力因素、情意因素、价值观因素,确定教学目标类型、内容和相应的学习水平;
②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内在逻辑关系,以及他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重点目标和难点目标,把握它们的隶属关系;
③选取恰当的内容适应多层次的需求。
13、地理教学内容设计的一般要求
答: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正确运用教科书的同时还注意:
⑴教学内容为教学目标服务。
教学内容是有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所决定的,是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具体化,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以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服务,即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
⑵容量和深广度要恰当。
设计教学内容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组织、补充和加工、使处理后的教学内容不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结构性,而且其内容与难度、深度和广度要符合学生实际。
⑶重点突出、难点要明确。
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而结合学生的特征与需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⑷呈现方式及要便于教,更要利于学。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地理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运用不同的教学行为和策略。
⑸教学内容安排要符合知识内部系统顺序。
首先安排教学内容要根据课程标准通读教材,把握课程内容框架结构,从而使知识讲授由浅入深,前后有联系,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
⑹教学内容的涉及要便于学生的探究和建构。
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探究,探究内容的总体安排要有一定的梯度,此外教学内容的涉及还要适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构建。
⑺教学内容设计的其他要求。
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内容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风格、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等。
14、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原则
答:⑴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地理教学内容;
⑵突出区域性、综合性;
⑶密切联系实际,反映应用型强的特点;
⑷培养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提高其地理科学素养;
⑸教学内容设计要便于学生的探究和建构;
20、地理教学媒体的主要功能
答:⑴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表象,促进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识记;
⑵有利于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
⑷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⑸有利于地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