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垂直地带性

垂直地带性

右图为“祁连山冰川朝向玫瑰图”,它是把祁连山总的冰川条数和面积分成100份,把其中4份作为一个长度和面积单位,按不同的方向绘制。

读图回答1~2题: 1.祁连山冰川的分布
A .东多西少
B .南多北少
C .西多东少
D .北多南少
2.东北和西北朝向冰川条数相当,但面积差异显著。

因为东部比两部
A .目照时间更长
B .降水总量更多
C .太阳辐射更强
D .蒸发强度更大
右图是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m 的山脉,山林的某一则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

据此,回答3~4题。

3.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 .N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背风坡
C .S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 .S 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背风坡
4.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的气温T (T 冬表示冬季最低气温,T 夏表示夏季最高气温)应是 A .T 夏<20℃ B .T 冬<18℃ C .T 冬<10℃ D .T 夏<18℃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下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回答5~8题。

5.对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的表示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6.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与赤道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重大
B .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小
C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 .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7.60°S 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相比,雪线高度相差不大,但永久积雪面积差异显著。

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 .陆地面积小
B .深受西风漂流的影响
C .无高大山地
D .人类开发利用强度大 8.与图中雪线随纬度分布规律基本相似的是
A .气温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B .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C .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D .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随纬度的分规律 右图表示我国沿29°N 山地雪线的变化。

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②地处雪线高度较低的原因是
A .纬度低,气温高
B .位于河谷地带,气温较高
C .向阳坡,光照强
D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 10.图③地雪线降低的原因有
①向阳坡,气温高②迎风坡,降水丰富③纬度低,气温高④山坡陡,发生雪崩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②③④ 11.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

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

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A .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B .雪线下降,林线上升 C .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D .雪线下降,林线下降 12.敦煌、喀什、格尔木、拉萨与同纬度城市相比,雪线异常偏高,原因是这些地区 A .海拔高,气温低 B .海拔低,气温高 C .气候湿润,降水偏多 D .气候干旱,降水偏少 读以北半球为主的一些著名山脉与山峰雪线高程图,完成13~14题。

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的关系图 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图中雪线高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坡度B.降水C.海陆位置D.气温
14.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量最多的是
A.珠穆朗玛峰B.横断山C.乞力马扎罗山D.阿尔卑斯山
读焚风的形成示意图,回答15~16题
图1 图2
15.图2中①、②、③、④与图1中A、B、C、D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A.④B.②C.①D.④
16.气流由①运动到③与由③运动到④,温度变化率不同的原因是:
A.两坡纬度不同,气温不同
B.③到④是干绝热,无水汽蒸发吸收热量,故增温快于①到③。

C.两坡坡向不同,气温不同 D.两坡降水不同,蒸发不同
下图中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①~⑦代表不同的植被。

读图,回答17~18题。

17.植被⑦所在的自然带是
A.山地垂直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热带荒漠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18.导致植被①东西两坡面积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暖流 C.地形与信风 D.海陆分布
读珠穆朗玛峰南坡自然带示意图,回答
19~20题。

19.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
A.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草甸
B.高山针叶林带高山针阔叶混交林带高
山草甸
C.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带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木
林带
20.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分别约为
A.1500米 5500米B.2000米 5500米
C.3000米 4000米D.2000米 6500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