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图示
1.2la+1.7 h0
20d和的1.3h0较大者
4.7
梁内钢筋的构造要求
4.7.1 纵向钢筋的直径、根数 1.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伸入梁支座范围内的钢筋不应少于两根;
② 梁高不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梁 高小于300mm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③ 当梁端实际受到部分约束但按简支计算时,应在支座 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应小于梁跨中 下部纵向受力钢筋计算所需截面面积的1/4,且不应少 于两根。该纵向构造钢筋自支座边缘向跨内伸出的长 度不应小于l0/5,l0为梁的计算跨度。
a1h0
a'
≥20d ≥h0
充分利用点1.2la h0 ld max 不需要点延伸20 d且h0
a+1.7h Ý ¡≥1.2l a1h0+1.2 la 0
Ý ¡ a2h00, 且 Ý ¡ h0+1.2 la ≥1.3h 20 da+h ≥1.2l
0
≥1.3h Ý ¡ a2h0 0 ≥20d Ý ¡ h0+1.2la
(a)鸭筋
(b)浮筋
鸭筋和浮筋(杜绝)
3.纵向钢筋的锚固 1.简支梁和连续梁简支端下部纵向钢筋的锚固
斜裂缝 as
当V≤0.7ftbh0时,las≥5d; 当V>0.7ftbh0时,las≥12d(带肋) las≥15d(光面)
2.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
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的锚固
钢筋强度的利用情况 锚固要求 该钢筋伸入节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应符 合表4.4中V>0.7ftbh0时的要求 ( 1)采用直线方式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 如图4.39(a)所示 ( 2)采用带90°弯折的锚固形式,如图 4.39(b)所示 (3)采用钢筋端部加机械锚头的锚固形 式,要求同图4.40(a)所示 ( 4)采用在节点或支座外梁中弯矩较小 处设置搭接接头的形式,如图4.39(c) ( 1)采用直线方式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 且直线锚固长度0.7la ( 2)采用在节点或支座外梁中弯矩较小 处设置搭接接头的形式,如图4.39(c)
◆ 一般不在跨中受拉区将钢筋截断。
◆ 对于连续梁、框架梁中间连续支座负弯矩区段的上 部受拉钢筋,可根据弯矩图的变化分批将钢筋截断。 ◆ 截断钢筋必须有足够的锚固长度,但这里的锚固与 钢筋在支座或节点内的锚固受力情况不同,因为要考 虑斜裂缝对钢筋应力的影响、弯剪共同作用的影响、 弯矩图变化情况的影响。
当按上述截断点仍位 于负弯矩受拉区内
lm
Ý ¡ 20d
≥1.3h0
1.2la 1.7h0 充分利用点 ld max 不需要点延伸20d且1.3h0
纵筋截断时的延伸长度取值
剪力条件 V0.7ftbh0 V>0.7ftbh0 V>0.7ftbh0且截断点仍 位于负弯矩受拉区内 从强度充分利用截面的 从不需要该钢筋截面的 延伸长度ld1 延伸长度ld2 1.2la 1.2la+ h0 20d 20d和的h0较大者
纵筋的弯起要满足下面要求
1、满足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 Mu图≥M图 2、满足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要求 弯起点至充分利用点距离≥0.5h0 3、满足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要求和构造要求
4.4.6
纵筋的截断
◆ 纵向钢筋由控制截面处最大弯矩计算确定的。
◆ 根据设计弯矩图的变化,可以在弯矩较小的区段将 一部分纵筋截断。
②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a一般为45°,当梁高大于 800mm时,宜为60°;
③当弯起钢筋作为抗剪腹筋时,其间距还应满足抗剪的构造 要求,同时弯折终点应有一直线段锚固长度,当直线段位于受 拉区时,直线段长度不小于20d;当直线段位于受压区时,直 线段长度不小于10d。
Ü ¡
smax
a a 受拉区 >20d
⑪V<0.7ftbh0:当最大负弯矩较小时,钢筋可一次全 部截断。
◆ a点 为钢筋的充分利用点
Ý ¡ 1.2la a c b lc2 Ý ¡ 20d
◆ b点 为全部钢筋的不需要
点(理论断点)
◆ c点 为钢筋实际截断点
由于ab间还有一段弯矩变化 区,实际截断点c到钢筋充 分利用点a 的锚固长度(即 延伸长度ld)要求比基本锚 固长度la大。
④ 在钢筋混凝土悬臂梁中,应有不少于两根上部钢筋 伸 至悬臂梁外端,并向下弯折不小于12d;其余钢筋 不应在梁的上部截断,而应按本规范第9.2.8 条规定 的弯起点位置向下弯折,并按本规范第9.2.7 条的规 定在梁的下边锚固。 2 . 弯起钢筋的构造要求
① 由于弯起钢筋承受的拉力比较大,传力集中,有可 能引起弯起处混凝土的劈裂裂缝。因此,位于梁侧 边的钢筋不宜弯起,位于梁底的角筋不能弯起,弯 起钢筋的直径也不宜太大;
>10d 受压区
<Smax <Smax
(a)
弯起钢筋作为抗剪腹筋 时—抗剪间距构造要求
(b)
弯起钢筋作为抗剪腹筋 时—直线段锚固要求
④当不能利用纵向钢筋弯起抗剪时,可单独设置抗剪的弯 筋,且该弯筋应布置成“鸭筋”形式(见上图),不能采用 “浮筋” 。因为浮筋一端锚固在受拉区,且锚固长度有限, 其锚固不可靠。
Ý ¡ 1.2la a c b lc2 Ý ¡ 20d
1.2la 充分利用点 ld max 20d 不需要点延伸
当弯矩较大时,钢筋可分批截断
¡ Ý 1.2la ¡ Ý 20d ¡ Ý 1.2la lc2 ¡ Ý 20d
⑫V≥0.7ftbh0
一次截断情况
≥1.2la+h0
a c b lm
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
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拉强度 (有四种锚固形式)
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压强度 (有两种锚固形式)
>0.4 > >
a a
ab
>0.4
ab
(a)节点中的 直线锚固
(b)节点中的 弯折锚固
15d
>接
4.4.5 受弯构件钢筋的布置
1、 抵抗弯矩图
q
2f25 2f25 1f22 MÍ ¼ Mmax Mu Í ¼ ¡ Ý MÍ ¼ 1f22
充分利用点 不需要点(理论切断点)
q
Asi M ui Mu As
2f25 2f25 1f22
c
②
②
1f22
①
b
①
a
Mu 图≥M 图
二、钢筋的弯起
Mu图包住M图,以满足受弯承载力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