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汇总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汇总

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__5.0__kN/m2k(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或C30 ,钢筋采用HRB400和冷扎带肋550;(4)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400 mm×400 mm。

(5)厂房平面尺寸见任务分配表。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

(比例1:100~1:200);2、楼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亦可采用平法标注);4、主梁模板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亦可采用平法标注);5、建议采用A3图纸。

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采用A4打印纸。

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四、课程设计进度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

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第二天:次梁的计算;第三天:主梁的计算;第四至五天: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五、课程设计任务分配表(每六人一组,自由组合)六、主要参考文献1、《混凝土结构(上)》(第二版)吴培明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混凝土结构(下)》(第二版)彭少民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3、《土木工程专业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课程设计指南》周俐俐陈小川等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4、《荷载规范》 GB50009-20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7、《建筑结构设计通用符号、计量单位、基本术语》 GB50083-20028、《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50001-20029、《建筑结构常用数据手册》北京建工出版社 200510、《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北京地震出版社 200211、《建筑结构设计手册》北京建工出版社 2004七、资料的整理装订顺序封面、任务书、计算书、施工图。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作为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并且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工民建方向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应随着行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适时地调整和改革。

楼盖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混凝土结构课程基本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桥梁。

单向板肋梁楼盖由板、次梁、主梁以及竖向承重的柱或墙等构成。

在楼板的两个方向都布置梁,其中一个方向的梁支承在柱上,将楼盖的荷载最终传给柱子,这类梁称为主梁;房屋楼板平面的另一个方向的梁与主梁相交,将楼盖上的荷载传给主梁,这类梁称为次梁。

本设计的目的是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单向板肋梁楼盖、塑形内力重分布、弹性理论、梁板柱的计算1.前言----------------------------------------------------------------------------------------62.设计题目----------------------------------------------------------------------------------63.板的计算----------------------------------------------------------------------------------74.次梁的计算-------------------------------------------------------------------------------95.主梁的计算------------------------------------------------------------------------------126.结束语------------------------------------------------------------------------------------19参考文献-----------------------------------------------------------------------------------19 致谢辞--------------------------------------------------------------------------------------20 附录-----------------------------------------------------------------------------------------201 前言本设计为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

为5.0kN/m2。

楼面面层用20mm 其中三层楼面荷载中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qk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钢筋采用HRB400和冷扎带肋550。

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400 mm×400 mm。

厂房平面尺寸L1*L2=33.0 m×19.8 m。

其中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在设计中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

计算次梁与主梁,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2 设计题目已知:车间仓库的楼面梁格布置如图17所示,轴线尺寸为33.0m×19.8m, 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梁板的天花抹灰为15mm厚混合砂浆,楼面活荷载选用5.0kN/m2 ,混凝土采用C30,梁中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其他钢筋也一律采用HPB400,板厚80mm,次梁截面为b×h=200mm×450mm,主梁截面为b×h=300mm×700mm,柱截面为b×h=400mm×400mm。

楼板周边支承在砖墙上,试设计此楼盖。

图1 仓库的楼面梁格布置图3 板的计算一、板的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荷载计算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 20×0.02=0.400kN/m 2 8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 ×0.08=2.000kN/m 2 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17×0.015=0.225kN/m 2恒载标准值: k g =0.4+2.0+0.225=2.655 kN/m 2 活载标准值:kp =5.000 kN/m 2其中恒载分项系数G γ为1.35。

活荷载分项系数采用1.3。

经试算,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最不利组合,因此取荷载设计值:k Q c k G p g q γψγ+==1.35×2.655+1.0×1.3×5.000=10.084 kN/m 2(取10.1kN/m 2)平均跨度: l =(2020+2000)/2=2010mm3.内力计算:因跨度差: (2020-2000)/2000=1%<10% 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各截面的弯距计算见表14.截面强度计算y f =360N/mm 2 , c f =14.3N/mm 2,因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C30≦C50,所以 1α=1.0,则0h = 80-20=60mm正截面强度计算见表2,其中b=1m 。

根据计算结果及板的构造要求, 画出配筋图如图3所示。

图3 板配筋图4 次梁的计算一、次梁的计算(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1.荷载计算板传来的恒载: 2.655×2.2=5.841 kN/m次梁自重: 25×0.2×(0.45-0.08) =1.850 kN/m 次梁粉刷抹灰: 17×0.015×(0.45-0.087)×2=0.189 kN/m 恒载标准值: k g =5.841+1.850+0.189=7.880 kN/m 活载标准值: k P =5.000×2.2=11kN/m经试算, 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最不利组合, 因此取荷载设计值k Q c k G p g q γψγ+==1.35×7.880+1.0×1.3×11=25.00kN/m 22.计算简图各跨的计算跨度为:中间跨: 0l =l n =6600-300=6300mm边跨: 20a l l n +==6600-150-120+250/2=6455mm1.025n l =6488.25mm, 取小值6488mm 平均跨度: l =(6300+6455)/2=6377.50mm 跨度差: (6455-6300)/6300=2.5%<10% 次梁的计算简图如下图4 次梁的计算简图3.内力计算:截面 边跨中 第一内支座 中间跨度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α+1/11 -1/11 +1/16 -1/16 2aql M =(kN ·m)1/11×25×6.4552=94.7-1/11×25×6.3002=-90.21/16×25×6.302=62.0-1/16×25×6.4552=-65.1截面 A 支座 B 支座左 B 支座右 c 支座 剪力系数β (有规范可得)0.550.550.550.550βql V = (kN)0.55×25×6.33 =87.04 0.55×25×6.33 =87.040.55×25×6.30 =86.63 0.55×25×6.30=86.634.正截面强度计算(1)次梁跨中截面按T 形截面计算边跨:3′l b f ==6.455/3=2.16m0′S b b f +==0.2+1.98=2.18m取′f b =1.95m中间跨:3′l b f ==6.3/3=2.10m0′S b b f +==0.2+2.0=2.2m取′f b =2.10m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