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检影法验光

检影法验光

检影验光第一章概述检影验光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被验光师观察到。

这视网膜反射光即“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

患者屈光状态不同,其由红光反射而形成的顺动、逆动也不同。

验光师分析这不同的影动,在标准镜片箱中取出相应镜片来消解影动,直到找到中和点。

用来找到中和点的标准镜片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密切相关。

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

检影验光的优点:1 是一种可靠的客观验光方法。

能客观的检查出患者屈光状况。

不受患者主观误识的影响,不要询问患者即可检出患者准确的屈光不正。

2 所用器械仅仅是检影镜,器械简单,价廉而实用。

3 对合作不好的婴幼儿验光,检影法是最好的选择。

4 疑难光度的验光,如不规则散光、弱视、眼球震颤、白内障、弱智等的验光。

用检影法易操作,且结果可靠。

检影法的难点:1检影法找到的中和点,是患者视网膜与验光师视网膜在检影孔上的共轭焦点。

为了达到这中和点,所用的消解镜片光度,包括:患者的屈光不正、患者的调节导致屈光改变、验光师的屈光不正、验光师的调节所组成。

只有排除后三项,才是患者的屈光不正。

首先在检影前必需消除患者调节,方法是麻痹睫状肌或患者注视5米以远视标,松驰调节。

其次,验光师的屈光不正必需全矫,即使只有0.5度。

再就是,验光师在检影时必需放松自己调节。

检影镜下所见不是图像,而是视网膜的反射,在调节松弛下完全可以辨别顺动逆动。

初学难以掌握。

需长时间训练,方可得心应手。

2我们希望检出的光度是患者黄斑中心凹的屈光状态。

但检影时又不易做到。

因为我们在检影时,欲看到中心凹的反射光,必需使检影投射光束与患眼视轴重合,也就是令患者注视检影镜光源,这样就无法观察到反射光的影动。

其原因:患者因怕光而躲避光源;受角膜顶点反光和眼底中心凹反射的干扰,无法辨识影动。

因此只能旁中心检影,但应控制投射光束与视轴夹角在5度左右。

3检影法是客观验光的方法,但需要验光师的主观体会与分析。

检影应熟练、精确。

初学者不易做到,需反复训练,细心揣摩,才能掌握检影法的真蒂。

负球镜片:矫正近视,检测眼镜片。

正球镜片:矫正远视,矫老视,检测眼镜片。

正柱镜片:矫正远视散光,检测眼镜片。

负柱镜片,矫正近视散光,检查眼镜片。

棱镜片:矫正复视,检查斜视,训练眼外肌。

附件:黑色遮盖片;遮盖未检查眼。

针孔片;鉴别眼病与屈光不正,提高最高矫正视力。

裂隙片;检查散光度与散光轴位。

十字片;测量瞳孔距离,调整试镜架。

红色滤色片;精调单光、双眼平衡、融合功能。

绿色滤色片;检查单光、双眼平衡、融合功能。

磨砂片;儿童遮盖未检查眼;避免恐惧感。

平光片;检查诈盲。

马氏杆(Maddox);检查隐性斜视。

±0.25交叉柱镜;检查散光、精调散光度与散光轴位。

±0.50交叉柱镜;精调单光,老视加入度检查。

四检影镜。

有两类: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

1点状光检影镜。

从结构来看分两部分:镜头部分和镜柄部分。

镜头部分由小电珠,聚光镜和45度平面反射镜组成;镜柄是电源部分,可以用电池或交流电。

国产点状检影镜使用的是3V小电珠,选电珠特别重要,要形状圆,灯丝位置正。

发出光线成圆团状。

不能椭圆。

圆点光直径不宜大,且清晰。

45度平面反射镜镀膜质量要好,反射光线均匀,中间未镀膜小圆孔直径2mm,孔太大暗影就大,会影响影动的观察。

最好镀膜用半透半反膜。

检影镜发出光,无中间暗影,电珠与电源之间有一聚光透镜。

将电珠发出光会聚,仍是散开光线。

只是光束相对集中。

电源要稳定。

使用电池的检影镜虽然方便,但是检影镜亮度会因电池电压不足而变暗,影响检影。

交流电能保持稳定的亮度。

2 带状光检影镜较复杂,总体也分为镜头部分和镜柄两部分。

镜头部分有一电珠。

电珠要特殊加工,灯丝是一直线状,发出光线为光带。

45度反射镜要求较高。

镜膜层既能反射又能透过光。

如果只能镀反射膜,中间留一圆形不镀膜部分。

不镀膜圆孔不宜大,只能2mm左右,孔太小影响观察,孔太大圆孔投影也会影响观察影动。

最好是镀半透半反射膜(进口带状光检影镜),镀膜不需留无膜层小孔。

聚光凸透镜(光源与电珠之间),与电珠之间距离可以改变。

靠近电珠为散开光线,用于一般屈光不正检影和屈光系统混浊观察,增加电珠与聚光凸透镜距离可将检影镜出射光束变为会聚光线,用来检影高度屈光不正的近视或远视。

中间距离可使检影出射光束为平行光线,投射在眼皮上为一狭窄细长光束,可以准确确定散光光轴。

镜柄部是电源部分可携带3V电池或交流电,增加两种结构。

1,可改变电珠与聚光凸透镜距离的移动套管(上述)。

2,可改变检影镜出射光带360度位置的旋转套管。

检影时可精确检查各子午线的屈光状态。

不论点状光检影镜还是带状光检影镜。

其光路也分为两部分。

入射光路:检影镜投射光线一般虽微散开状。

于被检眼前1m、0.67m 或0.5m远,投射至患眼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直到视网膜。

这一光路为入射光路。

入射光路受到屈光系统混浊的干扰。

如角膜混浊,晶体混浊。

玻璃体混浊等。

不论屈光系统哪一部分混浊,都会影响视网膜的照度。

再就是受到瞳孔大小的影响。

(相当于孔径光阑)瞳孔大,入射光束宽,便于检影但易暴露眼的球面像差。

瞳孔小则入射光束窄。

不易准确观察影动。

带状光检影镜可以改变入射光束的聚散。

散光光线用来作常规检影,会聚光束作高屈光检影。

平行光束用来精确散光轴。

反射光路:检影镜投射光线到达视网膜后。

视网膜尤如平面反射镜。

再将这一束光射回来。

光束沿着原光束路径。

从视网膜一玻璃体一晶状体一房水一角膜再到检影镜,从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

由于个体屈光状态差异。

从眼底视网膜反射的光线可能平行、分散或会聚。

摇动检影镜会发现光影的顺动、逆动或不动。

在被检眼前添加一定消解镜片就可使影动中和,完成检影工作一验光室。

供检影及验光的场所。

分普通验光室和综合验光仪验光室两类。

1 普通验光室。

面积最少为2.6×1.5米。

通过平面反射镜将视力表至患眼距离5米。

验光室宽度要能够放标准镜片箱和坐椅。

最好验光室的空间大一些,有利放松调节。

验光室不希望有杂乱无章的光线,最好不要有透明窗,用空调排气扇。

只要视力表灯和验光室照明灯。

检影时保持验光室半暗,不影响观察影动即可。

验光室太亮,会看不准影动;太暗,易产生视疲劳和暗室性近视,影响检影的准确。

验光室的视力表挂在患者坐椅上方,1.0位置与患眼等高。

照度200-400勒克斯。

患者坐椅需柔软有扶手,并可调节高低。

在检影时可以保持患者与验光师四眼在一水平。

患者左侧或右侧置有托柜的标准镜片箱。

侧面放一小写字台,验光师写处方用。

验光师的坐椅可以旋转而无扶手,柔软而舒适。

所有开关和验光工具伸手可及。

验光师在工作时心情舒适而愉快,才能在检影时松驰调节,使检影准确2综合验光仪验光室。

综合验光仪验光室。

长度3-5米,宽度不小于1.7米。

验光室内放综合验光仪,侧面置投影视力表。

对侧挂反光板,承接投影视标用。

其它要求同普通验光室。

综合验光仪是现代规范验光的标准和必备设备。

推荐使用综合验光仪检影和验光。

第三章检影技巧一.检影前准备1.验光员必须是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已全矫。

2.检影需在暗室中进行。

3.检影距离固定(1米,0.67米,0.5米)。

4.患者14岁以下应麻痹睫状肌,14岁以上要注视5米视标,松弛眼调节。

5.正确调整试镜架或综合验光仪的PD,前倾角和后顶距。

名词解释.中和点:检影消解过程中,顺动,用正球镜片消解;逆动用负球镜片消解;顺动光带用正柱镜消解;逆动光带用负柱镜消解。

逐渐光变亮,影动速度加快,直到原顺动转逆动或逆动转顺动;顺动光带转逆动光带,或逆动光带转顺动光带的转折点。

这转折点称为中和点或反转点。

中和点有如下特征:1,视网膜反射光线在检影镜上的焦点。

2,视网膜反射光线会聚结束,散开开始的点。

3,患者视网膜与验光师视网膜在检影孔上的共轭焦点。

4,正像停止倒像开始的点;5,摇动检影镜看不出顺动逆动的点;6,检影过程中最亮的点;7,顺动结束,逆动开始;8,仔细观察就是中间稍有顺动,周边稍有逆动,表现为眼球的球面像差(尤其在散瞳情况下,中顺周逆现象明显)。

5.顺动光带与逆动光带:摇动检影镜,其中一条子午线的影动已中和,与之垂直的子午线仍在顺动,称为顺动光带。

反之,一条子午线影动中和,与之垂直方向在逆动,称为逆动光带。

在检影时,验光师一般喜欢消解顺动光带,而不消解逆动光带。

因顺动光带易辨识,指示光轴较明显。

6.消解:检影的目的是寻找中和点。

而手段是通过对顺动、逆动光带的消解。

消解的方法是:顺动,在患眼前逐渐递增正球镜片,直到中和逆动,在患眼前逐渐递增负球镜片,直到中和;顺动光带,先找出光轴,摇动检影时,哪一条子午线影动不动(中和),此子午线即为散光轴,这时在镜片箱取出正柱镜,柱镜的轴与散光轴对准。

逐渐增加正柱镜,直到中和;逆动光带。

也是先寻找散光轴,影动不动的子午线即为散光轴,用负柱镜的轴与散光轴对齐,放在试镜架上,逐渐增加柱镜度。

直到出现中和现象。

7.影动四要素:顺逆、速度、亮度、形态。

顺逆:检影时,首先辨识影动的顺逆。

中低度屈光不正,顺动、逆动易辨识。

高度屈光不正顺、逆就不易辨认。

用点状检影镜检影,需仔细辨认。

带状光检影镜,需将套筒下降至出射光线为会聚光线,这时观察高度远视为逆动,高度近视为顺动,很易区分。

逆动用正球镜消解。

顺动用负球镜消解。

速度:检影镜下,影动的速度与屈光不正程度有关。

影动速度快,屈光不正程度低;反之,影动速度慢,屈光不正程度高,至于影动速度的快慢要在实践中细细体会。

亮度:检影时,映光的亮度是估计消解镜片的重要依据。

如果顺动,眼前添加正球镜,直到中和,患者屈光程度中低度,更换几片镜片即可找到中和点。

如果高度近视或远视,则更换太多块消解镜片,使检影的时间延长,精度下降。

映光的亮度越亮,越接近中和点,越暗,越远离中和点,因此在检影镜摇动下,光亮者,消解镜片用低度逐渐递增,“光”暗者,消解镜片就要用高光度。

这样可以提高检影精度,减少时间。

形态:有散光者,映光至椭圆形,散光越高,映光愈狭窄。

反之无散光的映光,则呈圆团状。

带状检影镜检影时,只能通过光带的宽窄来断定散光多少。

光带愈窄,散光愈高,反之,散光度就少,检影时,根据影动四要素合理选择第一片消解镜片,有经验的验光师,根据映光亮度、速度、形态、顺逆,第一片消解镜片就可接近中和点,更换三块镜片,就可以完成一只眼的检影。

三.检影技巧1.检影镜的使用:持检影镜正确方法:一手把握住检影镜,带状检影镜拇指贴在推板上,食指在旋转套筒上。

镜柄垂直,肘自然下垂。

千万不可斜握、肘抬高检影镜柄(如图)。

这样验光师手臂僵直,不易松驰调节。

做到“三个右,三个左”。

右手持检影镜。

用验光师右眼检查患者右眼;左手持检影镜验光师左眼观察患者左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