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游戏论试卷(课程代码00399)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1.亲子游戏包括两种性质不同的游戏,即嬉戏性游戏和()。
A.教学性游戏B.感觉运动游戏C.社会性游戏D.机能性游戏【答案】A【解析】亲子游戏包括嬉戏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故选A。
2.游戏过程中,教师暗示儿童:“娃娃家的娃娃是不是饿了?做饭了吗?”“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等等,这种语言指导策略属于()。
A.建议B.询问C.描述D.评论【答案】A【解析】教师通过言语试探地或协商性地要求或暗示儿童去做什么和如何做,重在对学前儿童游戏行为的引导。
如“你们想玩过节的游戏吗?”“小明,小牛的角是在头上的,你该向上戴呀!”故选A。
3.教师问儿童“你在做什么?”“怎么回事?”这属于()。
A.建议B.询问C.重述D.评论【答案】B【解析】询问是指教师鼓励婴幼儿用言语描述自己的行为或所发生的事情。
如“你在做什么?”“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事?”故选B。
4.亲子游戏的早期阶段和启蒙阶段是()。
A.婴儿时期B.学前时期C.幼儿时期D.儿童时期【答案】A【解析】婴儿时期是亲子游戏的早期阶段和启蒙阶段,故选A。
5.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占()。
A.优势地位B.主导地位C.主体地位D.明显地位【答案】B【解析】前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强调游戏尤其是有主题的角色游戏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故选B。
6.提出剩余精力说的是德国心理学家()。
A.席勒B.拉察鲁斯C.帕特里克D.格鲁斯【答案】A【解析】剩余精力说的代表人物是席勒和斯宾塞,故选A。
7.教师直接参与到儿童游戏过程中,向儿童传递一种非语言的信息,这种指导功能属于()。
A.态度功能B.情感功能C.教育功能D.娱乐功能【答案】A【解析】教师参与的行为本身就表达了教师对待儿童游戏的态度,它可以影响儿童对于自己游戏活动的看法,影响儿童游戏的兴趣游戏持续的时间以及游戏的水平与质量。
故选A。
8.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教育家是()。
A.欧文B.斯宾塞C.福禄培尔D.蒙台梭利【答案】C【解析】德国福禄培尔是世界上第一个系统研究了儿童游戏,并把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基础的教育家。
故选C。
9.穿珠子、粘贴小动物(3岁左右)属于婴儿游戏中的()。
A.活动性游戏B.智力游戏C.感官游戏D.发展语言的游戏【答案】B【解析】智力游戏的实例有拼图、训练记忆的游戏、认识数和量的游戏、穿珠子、粘贴小动物、搭建房子等,故选B。
10.下列几组游戏中,属于创造性游戏的是()。
A.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B.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C.有规则游戏、音乐游戏、语言游戏D.计算游戏、科学常识游戏、语言游戏【答案】A【解析】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等。
故选A。
11.创设儿童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是()。
A.促进儿童的发展B.培养儿童的自信心C.确保儿童身心安全D.满足儿童好奇心【答案】C【解析】保证儿童安全是创设儿童游戏场地的第一基本原则。
故选C。
12.在亲子游戏中正确的做法是()。
A.加强读写算的训练B.游戏不同于学习C.强调家长的权威D.鼓励独立游戏和与伙伴交往游戏【答案】D【解析】A选项游戏不等同于读写算等技能训练,B选项游戏也是一种学习,C选项应形成家庭生活中民主、平等的气氛,而不是强调家长权威,ABC选项表述有误,D选项正确。
13.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也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游戏是()。
A.感觉运动游戏B.象征性游戏C.结构游戏D.规则游戏【答案】B【解析】象征性游戏(符号游戏)是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幼儿阶段最常见的。
故选B。
14.荷兰生物学家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说认为,游戏是()。
A.人恢复精力、解除疲劳的需要B.人的剩余精力的发泄C.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D.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解放欲望的表现【答案】D【解析】荷兰生物学家拜敦代克的游戏成熟说认为,游戏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主动的欲望的表现。
A选项是松弛说的观点,B选项是剩余精力说的观点,C选项是复演说的观点。
故选D。
15.关于儿童游戏,正确的说法是()。
A.游戏是周围生活的翻版B.游戏注重活动的最终目的C.游戏是儿童的一种探究行为D.游戏是儿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动【答案】D【解析】A选项游戏不是周围生活的翻版,儿童不是机械模仿。
B选项游戏中儿童注意的是活动的手段而不是活动的最终目的。
C选项游戏区别于探究行为。
D选项表述正确,故选D。
16.“玩即是目的”,反映了游戏活动在动机上的特征是()。
A.外部动机B.间接动机C.直接动机D.外部控制【答案】C【解析】“玩即是目的”,“游戏是目的在自身的活动”,体现了游戏的动机是直接动机,故选C。
17.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是()。
A.联合游戏B.平行游戏C.单独游戏D.合作游戏【答案】D【解析】合作游戏是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是社会性程度最高的游戏,故选D。
18.皮亚杰认为,游戏发生于感知运动的()。
A.第一阶段(0-1个月)B.第二阶段即“初级循环反应”阶段(1-4或5个月)C.第三阶段即“二级循环反应”阶段(4或5-9个月)D.第四阶段即二级图式的协调阶段(9或10-11或12个月)【答案】B【解析】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在感知运动的第二阶段“初级循环反应”阶段发生的,故选B。
19.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游戏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这种游戏是()。
A.单独游戏B.平行游戏C.联合游戏D.合作游戏【答案】D【解析】合作游戏以集体共同的目标为中心,有达到目标的方法,活动有严格的组织,小组里有分工,常有较明显的组织者或领导者,故选D。
20.儿童游戏研究研究发始于()。
A.19世纪上半叶B.19世纪下半叶C.20世纪上半叶D.20世纪下半叶【答案】B【解析】儿童游戏研究始于19世纪下半叶是与当时的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A.强调成人与教育影响在游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B.肯定了游戏作为教育手段的有效性C.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D.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E.强调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答案】ACD【解析】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1)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2)强调游戏的社会性本质,反对本能论;(3)强调成人的教育影响,强调儿童与成人的交往在游戏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故选ACD。
22.坚持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茨基B.弗洛伊德C.霍尔D.艾里康宁E.格鲁斯【答案】AD【解析】社会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维果茨基、列昂节夫、鲁宾斯坦、艾里康宁等,故选AD。
23.儿童所扮演的角色有三种类型()。
A.结构性角色B.机能性角色C.尝试性角色D.互补性角色E.虚幻性角色【答案】BDE【解析】儿童所扮演的角色,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机能性角色;(2)互补性角色;(3)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故选BDE。
24.从游戏与教育教学关系角度,学前游戏可分为()。
A.本体性游戏B.创造性游戏C.规则游戏D.接受游戏E.工具性游戏【答案】AE【解析】从游戏与教育教学关系角度,学前游戏可分为本体性游戏和工具性游戏,故选AE。
25.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有()。
A.情景转变B.合作分享C.以物代物D.建构探索E.以人代人【答案】ACE【解析】情景转变、以物代物、以人代人是象征性游戏的基本构成因素,故选ACE。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26.以人代人答:以人代人是指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形体动作、表情、言语等来模仿或假装成他人或某一非属于自己真实身份的角色的行为及其特征,即角色扮演。
(4分)27.平行游戏指导策略答:平行游戏是指教师通过模仿学前儿童的游戏来对学前儿童游戏施加影响。
(4分)28.复演说答:复演说主要论点是认为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
(4分)29.有规则游戏答:有规则游戏侧重于直接显性地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或目标,常运用于一定学科内容的教学,故又称教学游戏。
(4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0.简述电视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答:电视对儿童游戏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一方面取決于节目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孩子每天看电视的时间的长短是否适宜。
内容不健康或不适合孩子看的电视节目会对儿童的游戏产生不利的影响,如那些暴力、色情片。
在时间长短的适宜范围内,儿童观看适合其身心水平、特点的电视儿童节目,可以达到增长知识、丰富想象的效果,并促进其游戏主题和角色扮演的多样化,有助于儿童游戏的发展。
(5分)31.学前游戏教育中如何贯彻教育性原则?答:(1)首先在游戏目的的确定上,应体现定的教育目标,与教育目标相一致;(1分)(2)在游戏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要保证游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至少在体智、德、美某一方面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具有合目的的教育性;(1分)(3)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注意整个游戏场景的设计、布置,做好游戏前的准备工作,在游戏开展的同时,教师应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2分)(4)在对游戏进行评价时遵循教育性原则,就是要以正面鼓励、表扬、肯定为主,批评、否定为辅。
(1分)32.简述我国倡导亲子游戏的特殊意义。
答:(1)亲子游戏的大力倡导和充分开展,通过游戏的亲子交往活动,促进儿童社会化的过程,是弥补独生子女在家庭内与同龄伙伴交往不足的良好途径,亲子游戏是锻炼和形成儿童社会性交往态度和技能的重要教养方式;(2分)(2)针对我国家庭中至今犹存的家长制的传统教养方式及作风,倡导亲子游戏的开展,改变幼儿家庭教育中成人化、课堂化的现象,把游戏引进家庭,改进家庭內的人际关系,形成家庭生活中民主、平等的气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目前迫切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3分)33.请列举出五个以上经典的游戏理论。
答:(1)剩余精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斯宾塞,席勒是在研究美学时,发现愉悦是美学活动和游戏共有的特征而对游戏有所研究;(1分)(2)松弛说: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拉察鲁斯和帕特里克,其主要论点是,认为游戏不是剩余精力的发泄,而是为了精力的恢复;(1分)(3)生活预备说:也叫能力练习说或前练习说,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心理学家格鲁斯,主要论点是,认为游戏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无意识的准备;(1分)(4)生长说:代表人物是美国阿普利登和奇尔摩,他们以为游戏是幼小儿童能力发展的一种模式,是机体练习技能的一种手段,生长的结果就是游戏;游戏是练习生长的内驱力,儿童通过游戏可以生长;(1分)(5)复演说:代表人物是霍尔,其主要观点是认为游戏是人类生物遗传的结果,儿童游戏是重现祖先生物进化的过程,重现祖先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动作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