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卜算子咏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陆游,积累咏梅的诗句
2.体会到由于词人所处的时代、经历的遭遇、当时的心境等等不同,词中托物言志的手法(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草木皆有意,万物总关情……
二、作者名片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

一生坎坷不平,志在恢复中原,因“喜论恢复”受到投降派忌恨,受人排挤,回乡闲居至死。

陆游是创作力非常旺盛的诗人,《剑南诗稿》共收录9300余首诗词,加上遗稿,有一万多首。

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三、解题
卜算子词牌名,咏梅为词的标题。

怎样学习咏物诗词类?
四、正音和节奏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五、读懂词意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开了,无人过问。

暮色降临,
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

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六、咏物类诗词学习方法
1.咏物诗(词):就是借描写客观的“物”的特点表达诗人的理想、志向、情怀的诗歌(词)。

鉴赏咏物诗(词)的一般方法:
定物象:山川河岳、草木虫鱼等;
找特点:外在特征(形态、色彩)或其所处的环境等;
明情志:情: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
志:理想抱负、品格节操、爱好愿望等;
析手法:托物言志、象征、对比、反衬、比喻、拟人等。

2.根据咏物词方法品读诗歌
定物象:梅
找特点:“驿外、断桥”——野梅“黄昏、风雨、零落、香”(荒凉、破败、可怜、无助孤独、惆怅、萧瑟、凄凉、惨淡、不可忽略的清“香”依旧。


明情志:情——寂寞/愁
志——找出“物”和“人”的契合点
梅:
驿外断桥,黄昏风雨中,寂寞开放,没有欣赏。

绝不争艳斗宠,枝头坠落,车轮碾压,变为尘土,却让香气溢满春的乾坤。

陆游:
生为男儿,矢志北伐,恢复山河之志,因魑魅魍魉,降职远调,怀才不遇,驿路坎坷的折磨,七尺之躯,也要将爱国热血,倾洒在被蹂躏的土地。

梅花的孤高正直、操节自守、矢志不渝原来就是陆游的洁身自好,为理想而坚贞不屈的真实写照。

析手法:
①托物言志:托梅花以言志
②拟人。

“寂寞”,“愁”,“争”、“妒”“苦”“一任”赋予梅以人的情态。

梅孤苦无依,愁情满怀。

超脱了草木无情的自然属性,增强了感人的力量,自然贴切,妙笔生花。

七.对比阅读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

八. 拓展:关于咏梅的诗?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宋陈亮《梅花》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宋王安石《梅花》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宋林逋《山园小梅》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宋陆游《梅花绝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