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应商评审表

供应商评审表

25
品质部
4
产品标识
25
品质部
5
过程控制
50
品质部
6
检验和试验
25
品质部
7
不合格品控制
25
品质部
8
客户投诉
25
品质部
9
内部审核
25
品质部
10
包装
15
品质部
合计
290
折合分数
40
新物料制作及成本控制能力
20
11
物料认证能力
25
采购部
12
采购能力
35
采购部
13
成本控制能力
15
采购部14供应商财务 Nhomakorabea估15
四类:服务类供应商。
分项评估表一(质量体系和控制质量控制分析能力)
项目
审核内容
得分
审核说明
评审部门
0
0~
1.0
1.1~
3.0
3.1~
5.0
质量管理体系
是否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包括部门组织架构?

是否通过了ISO—9001国际体系或其它体系认证?

是否有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和完善的管理系统?

是否有制定可供员工学习和理解的质量方针?

对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以区分产品的送检情况便于检验

对故障品和合格品进行标识以区分不良品便于跟踪

过程控制
有流程及表格规定、控制、监控产品加工的过程状态(工序、作业者、工具、时间、数量等),对加工过程可实施正向跟踪及逆向追溯

根据客户要求操作指导书转换策略是什么,转化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生产设备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的状态标识清楚,是否有保养策略和记录

如何控制不合格品受控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

不合格品的控制办法和效果(返工、降级、拒收等)

经修理或返工的物品或材料根据文件化的程序重新加工各检验流程

接到客户的问题反馈后(主要指巡检问题和投诉)、是否及时对过程进行控制并固化到作业指导书里面

客户投诉
是否有专职人员处理客户回馈的品质、服务问题

有无文件对客户投诉处理时限和方法进行合理定义
有此项要求,但完全没有得到执行
0~20%
有此项要求,但执行不彻底,或没有采取必要措施保证要求得以落实
20%~60%
此项要求已执行,效果显著
60%~100%
供应商分类:
一类:所有关键器件的供应商,比如:半导体、电解电容、结构件、PCBA板、显示屏等。
二类:电阻、电容、连接器、磁性材料等。
三类:辅助材料、绝缘材料、包料、小五金。

是否有关键工序识别、认证和特殊要求

有对产品存放、堆叠的措施以保证产品的安全

有在线质量采集、录入和统计分析系统

有产品质量指标在线时时预警、停线控制机制及控制系统

有全过程的质量追溯系统,做到从原材料、制程到发货的全过程的质量追溯

对原材料在制程段发现的物料来料质量问题,是否有线数据采集及统计分析的系统

将产量/缺陷向内外部客户进行通报

检验和试验
保存记录作为产品通过检验和试验的依据,目前年限是多少

有详细的检验指导文件指导检验人员作业

检验人员清楚产品的检验项目和检验内容并严格执行

检定标准是否可以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产品最终检验(出厂检验)人员通过培训并有相应资格

不格品控制
能否提供不合格品鉴别控制和文件或者流程

是否制定可量化的质量和管理目标?有否统计和分析?

员工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有否得到确定和沟通?

是否有制定环保产品推行和管理制度并执行?

是否有制定产品召回制度并执行?

哪些产品和原材料取得了安规认证

教育和培训
是否有专业的内部和外部培训团队

新员工是否进行上岗培训

新员工上岗前是否取得上岗证书

研发、技术人员人数所占比例(10%以上?)

纠正、预防措施是否得当,是否形成闭环

包装和运输
包装是否有操作指导书

包装是否有明确的防水、防潮、防压的标识

产品的运输是否需要特定的运输方式?若需要,是否明确

分项评估表二(新物料制作及成本控制能力采购管理及订单履行)
项目
审核内容
得分
审核说明
评审部门
0
0~
1.0
1.1
~
3.0
3.1
~
5.0
物料认证能力
--------科技有限公司
供应商评审表
供应商类别: 评审日期:
供应商名称:
供应产品:
供应商编号:
地址:
电话:
总得分:
评审结果: □ 优良 □ 合格□不合格
会签:
评审项目和评审部门
要素
权重
序号
分项
满分
评审部门
评估得分
质量体系及过程控制分析能力
40
1
质量管理体系
45
品质部
2
教育培训
30
品质部
3
文件控制
采购部
15
品质行业水平
10
采购部
16
ROHS/REACH环保合同管理体系及执行能力
125
采购部
合计
225
折合分数
20
采购管理及订单履行
20
17
计划模式
25
物控部
18
物料管理
30
物控部
19
急单处理
15
物控部
20
合同评审
20
物控部
21
供应商交期变更5
15
物控部
合计
105
折合分数
20
现场设备以及工艺能力
10

是否有文件规定生产文件的接收、发放和回收并有专人执行

将过时的文件从所有使用的场所撤除或确保防止误用

生产支持文件是否有版本控制

产品标识
产品生产过程中有标识区分产品的型号、状态、数量等信息

对生产中的物料进行标识以区分物料的型号、规格、状态等

对生产区域进行标识以区分物料区域、存储区域、检验区域方便生产
购进的物料有无全部经过认证

材料认证是否有规范化的标准

是否有样品检验及试验程序,使用何种分析方法

有无辅料认证能力,能力如何?

有无完整的替代流程和方案?

ROHS/REACH环保合同管理及执行能力
能否提供样品及交货产品ROHS/REACH的环保文件(如ROHS/REACH报告/成分表/组份表/声明/申报表/符合性说明/MSDS等)
22
生产设备以及仪器
55
研发部
23
工艺规范
20
研发部
24
现场工艺情况
30
研发部
25
工艺变更
20
研发部
合计
125
折合分数
10
新产品导入和工程技术能力
10
26
新产品导入能力(体系)
25
研发部
27
工程问题分析处理能力
25
研发部
合计
50
折合分数
10
评分标准
评审项目条件
打分标准
未涉及的项目
N/A
没有此项要求
0%

品质人员所占比例(5-10%?)

是否有定期培训计划

文件控制
文件(包括工艺规范、图纸、标准和BOM清单等)的版本是否进行定期维护,以保证生产现场使用文件是最新版本或当前使用版本。文件的版本升级维护和发放流程(现场观察)

收到ECO后对存档文件和生产现场使用的文件进行及时更改,保证ECO的有效执行

是否形成合理、正式的书面回复报告(8D改善报告)

管理程序中是否明确客退品的处置方式

客户投诉及客退品是否进行统计分析以至于改进

内部审核
是否按文件要求每年进行定期审核

内审者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

内审者的选择和操作能否保证审核的客观和公正

审核结果是否涉及到系统层面的改善而不是停留在问题表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