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学案
考点一、透镜
1、透镜分类:1、凸透镜:。

2、凹透镜:。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的特殊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焦点:凸透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的距离叫焦距,用“f ”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2、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对
光起作用。

例1、如图所示的四块玻璃制成的透镜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属于凹透
镜的是_______。

对透过的光线有会聚作用的透镜是_______,对透过的光线有
发散作用的透镜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
例2、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2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
个,具有聚光功能,灯泡的灯丝应位于其处。

例3、完成下列光路图
例4、在下图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并完成光路
考点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从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

调整它们,使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
口决一:“一焦(点)分虚实,二焦(距)分大小;虚像同侧正、物远像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变小”。

口决二: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
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远。

注1: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注2: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例5、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例6、某物体在凸透镜前3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40cm B 30cm C 20cm D 10cm
考点三、透镜的应用
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在胶片上,成像。

投影仪: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在屏幕上成像。

放大镜:成像。

眼睛和眼镜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长,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近视的矫治:佩戴透镜。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远视的矫治:佩戴透镜。

例7、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片与书本中的鹦鹉图片的实际大小相等),则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例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

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汽车的后视镜
例9、用投影仪投影胶片,若想使屏幕上的图片大一点,应采用的方法是()
A. 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镜头向胶片移近一些
B. 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镜头远离胶片一些
C. 只需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即可
D. 只需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即可
例10、下图5中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