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理学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模版课件PPT.ppt

理学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ppt模版课件PPT.ppt

嘴里的食物也会引起胃液分泌 (生理反射)
特定经验(看到食物.盘子.人. 铃声)会引起胃液分泌(条件 反射)
经典条件作用实验
图2:巴甫洛夫关于条件作用研究的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
条件作用之前: ❖ 给出铃声(条件刺激)并无唾液分泌 ❖ 给出肉(无条件刺激)产生唾液分泌 条件作用期间: ❖ 铃声+肉(条件刺激+无条件刺激),产生唾
程序教学的应用
他将教材分割成小框架、小步子,每个框架都 有其独立的行为目标。
学习者必须经过一定的学习程序,才能达成目 标。
强化连续出现可以导致行为重复发生。 自定步调原则
教学机器的评价(补充)
呆板、缺乏灵活性。教学内容和程序过于繁 琐,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
只适用于有限的学科领域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造性 破坏了教学的整体性、集体性和情感效果等。
教学机器运动
当时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缺陷: ❖ 学习的强化方式是消极的 ❖ 行为和强化之间时间间隔太久 ❖ 缺乏巧妙程序 ❖ 班级教学使得对单个学生的行为
强化太少
运用教学机器进行程序教学
充分体现了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的 学习观念:
学习就是条件作用,就是行为,甚 至思维也被看做是一种能够被分解 和编制成详细行为目录的行为。
☺ 在教学观念上给人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更 重要的是在教学手段方法上开出了一条新路
☺ 如果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条件下,一些缺 点可能克服。
二.行为主义的核心观点(补充)
学习观: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者的行为 是他们对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所有行 为都是习得的。学习是外控的,学习是一 种被动完成、循序渐进、积少成多的过程。
学习理论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讲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刺激-反应学习理论)
学习目标 ❖ 各经典实验和代表人物观点及评价 ❖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基本观点及评价 ❖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基本观点 ❖ 如何在教学和学习中合理地运用行为主义
(四)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说
斯金纳箱 提出新行为主义--操作行为主义 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
新行为主义
早期行为主义
斯金纳(1904-1990)
新行为主义的学习定义 (操作行为主义)P52
华生:刺激-反应
斯金纳:刺激-反应-强化
学习是在有效的强化程序中不断巩固刺激和反 应之间的联结,塑造有机体行为的过程。P51
液分泌 条件作用之后: ❖ 给出铃声(条件刺激),产生唾液分泌
狗: 食物
铃声
流口水反应
条件反射的形成就是学习
(三)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给我一打健康而又没有缺 陷的婴儿,把他们放在我所设 计的特殊环境里培养,我可以 担保,我能够把他们中间的任 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择的任 何一类专家--医生、律师、 艺术家、商界首领、甚至是乞 丐或窃贼,而无论他的才能、 爱好、倾向、能力,或他祖先 的职业和种族是什么。
把一只饥饿的猫放入设有打开门闩装置的迷箱,迷箱外有
一盘食物。在猫第一次偶然打开门闩逃出迷箱之后,又将 它放回迷箱,进行下一轮尝试。“逃出—放回”如此重复 多次。
桑代克实验中五只猫的学习曲线—由慢到快。
桑代克的结论--
人类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学习 也是一种在几乎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 下自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
教学观:教学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规定的 学习情境,提出应达到的目标,通过训练、 反馈和纠正性补救对学习过程进行控制, 形成了所要求的行为(达到目标)立即给 予强化,出了非要求的行为(偏离目标或 不达到目标)则不予强化并进行纠正。教 学就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行为控制或过程控 制。
--华生1924
(1878-1958)
华生主要观点
“刺激-反应说”(有什么刺激,必定会产生 什么反应。人和动物的全部行为都可以分 析为刺激和反应)
学习的过程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学习的实 质是各种习惯的形成,而习惯的形成就是 建立起刺激与反应的牢固联结。
对他的评价?
影片分析:
用行为主义的角度和观点解 释卓别林“摩登时代”的片 断
变化都对教学实践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在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的 学习理论占据主导地位,60年代后,
认知主义的观点逐渐取代了行为主 义,而到了20世纪末,建构主义成 为学习理论发展的新方向。
如何看待分歧
各种学习理论流派的分歧是客观存在。没有 分歧,就无从发展。
另一方面,这些分歧往往是由研究的对象、 学习的任务和研究的手段不同而引起的。
试误说:一切学习过程都是不断尝试, 不断发生错误及失败,最后才取得成 功的过程。
桑代克的三条学习律P50
准备律--学习者是否会对某种刺激作出反 应,同他是否作好准备有关。动机很重要。
练习律--学习需要重复,重复能使刺激与 反应之间的联结得到巩固和强化。反应重复 的次数越多,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越牢固。
效果律--练习并不会无条件地增强刺激- 反应联结的力量。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 因满足的效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效果而 减弱。
(二)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理 论 1849-1936
关于狗的实验的四个发现 经典条件作用实验
关于狗的实验的四个发现
胃里的食物会引起胃液 分泌(生理反射)
嘴里的食物会引起唾液分 泌(生理反射)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及 观点
桑代克的试误说 巴甫洛夫的条件作用理论 华生的“刺激-反应说”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说
(一)桑代克的试误说
(1874—1949)
实验对象--鱼、鸡、猫等动物的 学习行为
实验工具--迷箱、迷路圈、迷笼
经典的桑代克迷箱实验
三条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 效一个假设前提的改变 人与动物存在着本质差异
人与动物的情绪表现方式 有明显的关联(达尔文)
动物有人性 人有兽性
学习是自动化的机械过程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时间:20世纪20年代——60年代 ❖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主要人物:华生、桑代克、斯金纳
桑代克
在心理学上,你的进步是踩在前人的脸上的。 --泽曼(D.Zeaman)
学习理论的流派P14
1879:
行为主义
心理学的诞生
信息加工理论
格式塔理论, 早期的认知理论
认知结构理论 人本主义
建构主义
20世纪前半叶
50年代
图1 学习理论的发展脉络
80年代
在过去的20世纪,人们对学习的看
法发生了几次重大的变化,每一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