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平面锉削

平面锉削

钳工实习课教学方案
平面锉削
备课教师:杨青
钳工实习课教学方案(平面锉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钳工锉削的特点和应用,以及所用工具的构造、材料、和特点。

2、进一步了解钳工的实质、特点以及在机械装配和维修中的作用。

(二)能力目标
1、熟悉掌握钳工基本工艺的操作方法。

2、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职业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养成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

2、为学生塑良好的工作环境,如同真正的生产车间,使学生明确机械零件生产
的一般过程和加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3、培养学生质量第一的观念。

二、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讨论法
三、大纲重点、学习难点及化解办法
1、大纲重点
(1)掌握钳工基本工艺的特点和应用,以及手忙脚乱工具的构造、材料特点。

(2)熟练掌握钳工基本工艺的操作方法。

2、学习难点:
锉削操作方法的掌握。

3、难点化解办法:
(1)指导教师多动口、多动手,耐心指导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大量的实践时间,多进行实际操作,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规律和技巧。

四、物质准备
1、设备:钳台、台虎钳
2、工具:刀口形直尺、钢直尺、各种锉刀
3、材料:8mm厚钢板
4、教具:录象机、挂图、讲义等
五、教学环境
教训车间
六、教学过程
项目一:实习纪律与安全
1、进训练室必须穿工作服;
2、操作者要在指定岗位进行操作,不得串岗;
3、遵守劳动纪律,不准迟到早退;
4、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5、爱护设备及工具、量具,工具、工件摆放整齐,对损坏和丢失的工具、量具
要折价赔偿。

[导入]锉削、錾削都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对操作姿势,动作概念要求掌握准备,否则会影响工件的加工进度以及加工质量。

我们来看锉削。

锉削:
用锉刀从工件表面锉掉多余金属的加工称为锉削。

锉削可提高工件的精度和减少表面粗糙度值。

锉削是钳工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应用广泛,加工范围包括平面、曲面、内孔、台阶面及沟槽等。

项目二:锉削姿势
锉削的相关知识,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

有同学说:这还不简单,这节内容可以不讲。

接下来我先示范一次,然后请几位同学在工位进行模拟示范。

一、学生模拟示范锉削操作(环节:我来秀一把)
要求:学生以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
目的: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暴露出姿势不正确的问题,为由此而产生的结果、学生的讨论、教师的总结、教师的示范埋下伏笔
二、学生对操作进行评论,指出不足点,教师总结
要求:学生以实践操作中发生的情况与理论相比较,找出结症所在
目的:使学生找到不足,并加以改正。

实践对照理论。

三、教师示范操作
1、示范视频一
2、锉削的姿势与操作方法(知识点小结)
锉削时人的站立位置与錾削相似,锉削时要充分利用锉刀的全长,用全部锉齿进行工作。

开始时身体要向前顷斜10度左右,右肘尽可能收缩到后方。

最初三分之一行程时,身体逐渐前倾到15度左右,使左膝稍弯曲;其次三分之一行程,右肘向前推进,同时身体也逐渐前倾到18度左右;最后三分之一行程,用右手腕将锉刀推进,身体随锉刀的反作用力退回到15度位置。

锉削行程结束后,把锉刀略提起一些,身体恢复到起始位置姿势。

锉削时为了锉出平直的表面,必须正确掌握锉削力的平衡,使锉刀平稳。

锉削时的力量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推动主要由右手控制,其大小必须大于切削阻力,才能锉去切悄;压力是由两手控制的,其作用是使锉齿深入金属表面。

由于挫刀两端伸出工件的长度随时都在变化,因此两手的压力大小必须随着变化,保持力矩平衡,使两手在锉削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

四、全体学生实训操作(环节:露他一小手)
要求:学生再次以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操作
目的:进一步理解理论,并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际操作,从而改进不足
项目三:平面锉削方法及检查
一、学生模拟示范锉削操作(环节:谁来秀一秀)
要求:学生以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
目的: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暴露出锉削方法不正确的问题,导致平面不平整
二、学生对操作进行评论,指出不足点,教师总结
要求:学生以实际操作中发生的情况与理论相比较,找出结症所在
目的:使学生找到锉削方法不正确而引发的平面不平整问题,并加以改正。

实践对照理论。

三、教师示范操作
1、示范视频二
2、平而锉削方法及检查
粗加工时用两个交叉的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这种交叉锉削方法可以判断锉削面的高低情况,以便把高处锉平,精加工时用锉刀顺着长度方向对工件进行锉削,锉削后可得到正直的锉痕,比较整齐美观;修正平面或修正尺寸可用推锉,以提高精度或降低表面粗糙度。

在锉削平面时,要经常检查工件的锉削表面是否平整,一般用钢皮尺或直角尺通过透光法检查,将尺紧贴工面,沿纵向、横向、两对角线方向多处检查。

检查角度时,可用直角尺、量角器或样板尺把角度对好,用透光法检查。

四、全体学生实训操作(环节:我行我可以)
要求:学生再次以理论指导自己的实际操作
目的:进一步理解理论,并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实际操作,从而改进不足,并通过正确的检查,使锉削出的平面相对平整
课堂总结延伸:
平面锉削的姿势、方法及检查,不同的操作者带来不同的操作结果,只有正确的操作姿势、方法和检查,才能根据工件的图纸要求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拓展练习
1、试锉削“爱心”一颗
注意:锉削外圆弧时,锉刀应如何运动才更好?
作业布置:
1、平面锉削有几种方法,各用在何种场合?(书面)
2、随意锉削的平面和按要求锉削的平面进行对比,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
样?(思考)
场地清理和打扫
[教案设计说明]
1、在学生们的思想意识中,钳工实习最苦、最累、也最枯燥,因此,在教
学计划安排上应灵活多变,不应一味地讲或一味地干,而是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2、教学环境的安排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实训车间无意是最
好的场所,既有理性认识又有感性认识,尤其是对操作过程、操作姿势的理解更直观;对于安全的理解也更深刻。

3、采用项目教学法,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便于集中精力,着重解决
以往教学中不存在的不足,节约了时间。

同时,通过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更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对实践的掌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