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文阅读训练

古诗文阅读训练

五莲一中高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阅读复习学案 2020.01古代诗文阅读(一)(36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魏谟,征五世孙,字申之,擢进士第,同州刺史杨汝士辟为长春宫巡官。

文宗读《贞观政要》,思征贤,诏访其后。

谟姿宇魁秀,帝异之。

经略使董昌龄诬杀参军衡方厚,贬溆州司户,俄徙峡州刺史。

谟谏曰:“王者赦有罪,唯故无赦。

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

又授刺史,复使治人,紊宪章,乖至治。

”有诏改洪州别驾。

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教坊有工善为新声者,诏授扬州司马,议者颇言司马品高,不可以授贱工,帝意右之。

宰相谕谏官勿复言,谟独固谏不可,工降润州司马。

俄为起居舍人,帝敕谟曰:“事有不当,毋嫌论奏,”谟对:“臣顷为谏臣,故得有所陈;今则记言动,不敢侵官。

”帝索起居注,谟奏,古置左右史,书得失,以存鉴戒,陛下所为善,无畏不书,不善,天下之人亦有以记之。

帝曰:”不然,我既尝观之。

”谟曰“向者取观,史氏为失职。

陛下一见,则后来所书必有诲屈,善恶不实,不可以为史,且后代何信哉?”乃止,擢谏议大夫,兼起居舍人,谟固让不见可,乃拜。

始谟之进,李珏、杨嗣复推引之。

武宗立,谟坐二人党,出为汾州刺史。

宣宗嗣位,召授给事中,迁御史中丞,发驸马都尉杜中立奸赃,权戚缩气。

顷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建言:“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

”且泣下,帝为感动。

时帝春秋高,嫡嗣未辨,众臣归重。

大中十年,领剑南西川节度使。

上疾求代,召拜吏部尚书,因久疾,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太子少保。

卒,年六十六,贈司徒。

(节选《新唐书·魏谟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B.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C.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D.先是/帝谓宰相曰/太宗得征/参裨阙失/朕今得/谟又能极谏朕/不敢仰希贞观/庶几处无过之地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刺史,原是奉皇命检核地方官的职务,后成为掌一州军政大权的要职。

B.嫡嗣,此处指皇位承继人,即太子。

嫡,宗法制度下妻或妾生的长子。

C.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是编纂历史书籍的重要根据。

D.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其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和荣誉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谟心系朝纲,秉公劝谏。

对于皇帝要赦免董昌龄一事,魏谟认为董昌龄杀害无辜的事实确凿,如果赦免他,会紊乱朝纲。

B.魏漠正气凛然,不畏权势。

宣宗即位,他任御史中丞,揭发驸马都尉杜中立的贪赃行为,使皇亲国戚的骄横气焰得以收敛。

C.魏谟忠于职守,从不越职。

他从谏官转任记录皇帝言行的起居舍人时,皇帝仍要求他评价自己言行,他直言拒绝了该请求。

D.魏谟坚持原则,敢于直谏。

皇帝偏袒一位乐工并授官扬州司马,宰相也授意谏官不要再言,虽劝谏失败,魏谟仍进言不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今昌龄杀不辜,特被矜贷,中外以为屈法。

(5分)(2)今东宫未立,不早以正人傅导之,则非得负副贰之重。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寓驿舍[宋]陆游闲坊古驿掩朱扉,又憩空堂绽客衣。

九万里中鲲自化,一千年外鹤仍归。

绕庭数竹饶新笋,解带量松长旧围。

惟有壁间诗句在,暗尘残墨两依依。

[注]驿舍:此处指成都的一家作者经常入住的旅馆。

作者题下自注云:“予三至成都。

皆馆于是。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A.首联中诗人用“闲坊”“古驿”“空堂”,对“驿舍”进行描写,营造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气氛。

B.颔联用鲲化鹏和丁令威化鹤的故事,指出自己重来旧地,既表明诗人旧地重来,又蕴含了物是人非的感叹。

C.颈联中“数竹”“量松”指出了岁月如流,时光飞逝,间接抒发了“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

D.尾联回应首句,写壁间题诗旧迹,以“暗尘残墨”回应“闲坊古驿”,使得全诗感情沉郁而强烈。

15.本诗不含情字,却感情强烈。

作者是如何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李白《蜀道难》中,“,”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2)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情况。

1古代诗文阅读(二)(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詹荣,字仁甫,山海卫人。

嘉靖五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历郎中。

督饷大同,值兵变,杀总兵官李瑾。

总督刘源清率师围城,久不下。

荣素有智略,善应变。

叛卒掠城中,无犯荣者。

外围益急,荣密约都指挥纪振、游击戴濂、镇抚王宁同盟讨贼。

察叛卒马升、杨麟无逆志,乃阳令宁持官民状诣源清所,为叛卒乞原,而阴以荣谋告,请宥升、麟死,畀三千金,俾募死士自效。

会源清已罢,巡抚樊继祖许之。

升、麟遂结心腹,擒首恶黄镇等九人戮之。

荣乃开城门,延继祖入,复捕斩二十六人。

录功,擢光禄寺少卿,再迁太常寺少卿。

二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鲁迷贡使留甘州者九十余人,总兵官杨信驱以御寇,死者十之一。

荣言:“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

”诏夺信官,槽死者送之归。

番人感悦。

逾年,以大同巡抚赵锦与总兵官周尚文不相能,诏荣与锦易任。

俺答数万骑入掠,荣与尚文破之黑山阳,进右副都御史。

寇复大举犯中路,参将张凤等阵殁。

荣与尚文及总督翁万达严兵备阳和,而遣骑邀击,多所杀伤,寇乃引去。

代府奉国将军充灼行剽,荣奏夺其禄。

充灼等结小王子入寇,谋据大同。

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又以守边当积粟而近边弘赐诸堡三十一所,延亘五百余里,辟治之皆膏腴田,可数十万顷。

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徭,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秋冬则聚而遏寇。

帝立从焉。

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

召还理部事,进左。

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奏行秋防十事。

已而翁万达入为尚书,遭母丧,荣复当署部务,辞疾乞休。

帝怒,夺职闲住。

越二年卒。

(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八》)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又以守边当积粟/B. 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又以守边当积粟/C. 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又以守/边当积粟/D. 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又以守边当积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B. 贡使,进贡的使臣;贡,进贡,古代臣下或属国向君主或朝廷进献物品。

C. 阳,指山的北面。

古时候,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阴。

D. 乞休,请求退休。

这是中国古代官员基于某种原因主动申请辞职退休的行为。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詹荣颇有智慧谋略。

他在总督刘源清久攻不下的情况下,用计谋收买了叛军中的人,通过他们擒获叛军首领并杀掉。

B. 詹荣高瞻远瞩。

杨信不善待外国使者,詹荣陈述了此事将带来的不利影响,为赢取人心,树立中原国家形象做出贡献。

C. 詹荣具有军事才能。

他担任大同巡抚时,修建了大量御敌工事,因地制宜地实施了强军策略,为稳固边防立下了大功。

D. 詹荣深受皇帝信任。

他自考中迸士后官职得到了多次升迁,最终官至兵部右侍郎,虽未担任尚书,但一直代理兵部事务。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

(2)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宋诗,完成14-15小题。

葛溪驿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注】皇祜二年(1050)秋天,诗人从故乡江西临川赴杭州,途经弋阳葛溪驿,写下这首诗。

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未央:未尽。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驿站月色昏昏、漏声滴答、一灯如豆,景中融情,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 “最觉风露早”是羁旅之人身病受困的独特感受,“梦”是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C. 尾联属以景结情写法,所写秋蝉聒噪和疏桐黄叶之景更增添无穷的感慨与辛酸。

D. 全诗以缺月、孤灯、风露、鸣蝉、疏桐等意象真实表现了诗人羁旅独苦的心境。

15. 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李商隐的《锦瑟》中“”,以声音表现内心的凄怨;而“”,以形象喻指内心的悲哀。

(3)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中“,”两句描写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3)庄子在《逍遥游》中用“,”两句表明自己对于求福之事不曾急于追求什么。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