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1章 魏晋南北朝服装

第11章 魏晋南北朝服装


洛神赋图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 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 之回雪.. 曹值《洛神赋》
帔,是始于晋代的女之衣物,形似围巾。
列女仁智图
• 3、发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妇女发式,与前代 有所不同。在南朝 时,由于受佛教的 影响,妇女多在发 顶正中分成髻鬟, 做成上竖的环式, 谓之“飞天髻”。 在发髻上再加饰步 摇簪、花钿、钗镊 子、或插以鲜花等。 此时的面饰流行鹅 黄装。
• 2、深衣与汉代有较大不同,下摆加丝织物三角形层层相叠的 装饰,飘带较长。南北朝时去掉了飘带,尖角的“燕尾”加 长,二者合为一体。
此时的深衣又称杂裾垂髾服。所谓“髾” shāo,指的是从
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 燕飞舞。
深衣
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 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比较典型的,是在服装上饰以“纤 髾”。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通常以丝织物制成, 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所谓“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 来的飘带。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
戴梁冠、穿衫子的文吏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人和人格自己日益成为这一历史时期哲学 和文艺的中心。高贵的灵魂,脱俗的言行, 英俊的风采。魏晋衣服宽博,受清淡影响, 求潇超脱俗,蓄意仿古 。
洛神赋图
列女仁智图 东晋 顾恺之
第二节: 汉族的男子服饰
• 1、长衫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有 两种形式:一为汉族服式, 承袭秦汉遗制;一为少数民 族服饰,袭北方习俗。汉族 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衫,衫 和袍在样式上有明显的区别, 按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 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 qū 口。
金步摇
第四节: 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
穿裤褶的男子
穿裤褶的女子
• 1、裤褶
裤褶是实际上一种上 衣下裤的组合,它的 基本款式是上身穿大 袖衣,下身穿肥腿裤。
上衣为短身大袖或 小袖,圆领对襟, 衣长不过膝,加沿; 下衣喇叭裤,膝弯 处长带系扎。
• 2、裲裆
裲裆liǎngdāng源自北方民
族,流行于南朝齐梁之间。 《释名.释衣服》称:“裲裆, 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南 北朝时的主要铠甲是裆铠,其 材料大多采用坚硬的金属和皮 革。
魏晋时期的女子在深衣的下摆部分要接 上重重叠叠的三角形装饰布,又在腰上 系围裳,从围裳下面再伸出许多长长的 飘带。由于使用了轻柔飘逸的丝绸材料, 所以这两种装饰使女子在走动的时候, 更加富有动感和韵律感。后来,这两种 装饰逐渐合二为一,这就是杂裾垂髾 [shāo]服的造型。杂裾垂髾服使魏晋的女 子充满灵动、飘逸的气质。
戴兜鍪、穿两裆铠的武士
五、南北朝时胡汉文明融合的特性
南北朝时期的胡、汉服饰文明,是按两种不异性质和方 向互相传移的。 1.其一是在政治功能明晰的遵循秦汉旧制的服装逐渐成 为统治阶级服装。 2.其二是适用优越的胡服,逐渐向汉族劳动者阶级转移。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 长衫的特点,及其与袍的区别;女子深衣 、襦裙、发饰的特点;裤褶和裲裆与北方 少数民族生活方式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女子高髻插步摇发
由于贵族统治者的推崇 和提倡,妇女对面部的 修饰十分重视。魏武帝 曹操令宫人作长眉,谓 之“仙蛾妆”;梁武帝 令宫人作白妆,画青黛 眉。最具特色的是“额 黄之妆”,这是南北朝 以后流行的一种妆饰风 习。所谓“额黄”,就 是以黄色的颜料染画在 额间。“花黄”则是用 黄色纸片或其他薄片剪 成花样粘贴于额。“花 黄”也是当时妇女开始 流行的一种妆饰。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
本章知识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长衫流行的原 因,衫的特点以及衫与袍的区别; 男子的各种首服,漆纱笼冠的特点 和工艺;女子深衣和襦裙的特点, 披和履的特点和穿着方法,女子发 饰的特点;北方少数民族裤褶和 裆 的特点和穿着方法。
学习目标
熟悉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长衫流行的原因 ,衫的特点、衫与袍的区别;了解男子的各种 首服,尤其是熟知漆纱笼冠的特点和工艺;掌 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女子深衣和襦裙的特点 ,披和履的特点和穿着方法,女子发饰的特点 以及北方少数民族裤褶和裆的特点和穿着方法 。
思考与练习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和少数民族服 饰的交融体现在哪些方面? 2. 佛教文化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 有什么影响?
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
魏晋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
汉族男子服衫,主要是 衫子。衣无袖端,敞口, 有单、夹两式,对襟以 襟带相连
由于不受衣祛限制,魏晋服 装日趋宽博。上至王公名士, 下及黎民百姓,均以宽衣大 袖为尚,只是耕于田间或从 事重体力劳动者仍为短衣长 裤,下缠裹腿。
• 2、巾 巾是魏晋男子常戴的首服,一般用丝带、葛布、鹿皮制作, 用以束头。在《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壁画七贤中山涛、阮籍、 向秀、阮咸四人均束巾。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戴幅巾的人物
戴纶巾的诸葛亮
• 3、漆纱笼冠 漆纱笼冠简称“笼冠”,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饰, 男女皆可服用,以黑漆细纱 制成,故名“漆纱笼冠”。
漆纱笼冠图
帽子
戴白纱高顶帽的皇帝(唐《历代帝王图》中 陈文帝形象)
第三节: 汉族的女子服饰
1襦裙,妇女服装继承秦 汉遗俗,有衫、袄、襦、 裙之制。衣服特征为: 上俭而下丰,上衣短小, 下裙宽大。交领上襦, 束腰较紧,头部多加假 发。这时的襦、衫亦宽 亦窄,有广袖宽身和窄 袖紧身。南北朝时有交 领大袖衣,长裙外着, 腰线甚高,也有窄袖合 领衣,腰间垂裳,已近 隋式。
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 都以宽博为主,其特 点为:对襟,束腰, 衣袖宽大,并在袖口 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 的缘饰,下着条纹间 色裙,腰间用一块帛 带系扎当时妇女的下 裳,除间色裙外,还 有其它裙式 。
戴小冠、穿襦裙的乐人
2,衫裙,是魏晋女子的常 服,上衣的衫紧身合体, 袖子宽肥;下边的裙子多 折裥,裙长拖地,宽松舒 展。这种上俭下丰的造型, 加上丰盛的配饰,能够展 现出魏晋女子潇洒俊美的 风度。这也是中国传统女 装的经典造型。
章节结构
• 第一节: 魏子服饰 • 第三节: 汉族的女子服饰 • 第四节: 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
穿裤褶的男子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 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 的时期。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服饰,大体上 仍承袭秦汉旧制。这 个时期的服饰,可以 参鉴《洛神赋》、 《列女传》等图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