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8ppt课件

第5章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8ppt课件


目前通用的饲料常规营养成分分析方法中,将碳水化 合物分为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两类。
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糖
无氮浸出物
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碳水化合物
淀粉
纤维素
粗 纤 维 半纤维素 镶嵌物质
木质素 角质
木栓质、硅酸
二、饲料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一)粗纤维含量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等。多存在于 植物茎秆和壳中。
将10个糖单位以上的称多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 半纤维素、果胶、半乳聚糖、甘露聚糖、粘多糖等。其中 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果胶统称为非淀粉多糖(NSP)。
二、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碳水化合物的唯一功用是作为能 源(因单糖骨架较简单)。
近年来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除作为能源物质外,还具 有许多其它方面的功用。
在瘤胃中未被分解的粗纤维,通过小肠时无大变化。到达结肠 与盲肠中被细菌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及气体,挥发性脂肪酸被吸收利 用,气体排出体外。
二、无氮浸出物营养
反刍动物的口腔中含淀粉酶很少,故饲料中的淀粉 在反刍动物的口腔内被消化的数量不多,大部分淀粉及 麦芽糖进入瘤胃被细菌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及气体。挥 发性脂肪酸被瘤胃壁吸收参加机体代谢,气体排出体外。
(二)无氮浸出物含量
一类易溶解物质,包括单糖、二糖和淀粉等多糖类
物质。
单糖主要存在于果实及块根块茎中。蔗糖在甜菜及 玉米秸中含量较多。多糖中的淀粉大量贮存在种子、果
实及块根块茎中 各类饲料的无氮浸出物含量(%)
饲 料 种 类 无 氮 浸 出 物 含 量 饲 料 种 类 无 氮 浸 出 物 含 量
禾 本 科 子 实 60-70
●使动物食后有饱腹感;促进胃肠蠕动和粪便排泄。
(二)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细胞内容物中其它营养物质与 动物消化酶的接触,从而影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利用。
●可溶性NSP(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和果胶)的抗营 养作用(增加食靡粘度、阻止消化、吸收)日益受到关 注。
第二节 饲料碳水化合物的种类及含量
一、饲料碳水化合物的种类
禾 本 科 干 草 40-50
豆 科 子 实 30-35
油 饼 类
29-33
糠 麸 类 47-61
动 物 性 饲 料 l左 右
第三节 单胃动物的碳水化合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在动物体内代谢方式有两种,一是葡萄糖 代谢,二是挥发性脂肪酸代谢。其过程简式表示如下:

血液输送
葡萄糖等单糖
碳水化 合物
肝脏
乙酸、丙酸、丁酸 细菌

参加三羧酸循环氧 化供能
部分葡萄糖合成糖 原,暂时贮存起来
多余葡萄糖合成体 脂、乳脂等
一、无氮浸出物营养
(一)单糖 可直接被小肠吸收后参加机体代谢。未被 吸收的单糖转移至大肠时被酵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气体。
(二)二糖
小肠: 麦芽糖 麦芽糖酶 葡萄糖
蔗 糖 蔗糖酶 葡萄糖 + 果糖
半乳糖 半乳糖酶 葡萄糖 + 半乳糖
(一)动物体组织的构成物质
细胞
(二)动物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 (三)动物体内的营养贮备物质
日粮一半以上、80% 糖原和脂肪
(四)乳脂和乳糖的重要合成原料
(五)寡聚糖的特殊作用
有益菌基质
三、粗纤维在动物饲养中的作用
粗纤维:一组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果胶等 组成的混合物,属非淀粉多糖(NSP)。
(一)是动物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是草食动物的主要营 养物质。对食草动物而言,粗纤维所提供的能量可满足维 持能量消耗。
在瘤胃中未被分解的淀粉和糖进人小肠,在淀粉酶, 麦芽糖酶及蔗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被肠壁吸收利 用。在小肠中未被消化的淀粉和糖进人结肠与盲肠,被 细菌分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及气体,挥发性脂肪酸被肠 壁吸收参加机体代谢,气体排出体外。
中性洗涤 剂处理 饲料
PH=7. 0
中性洗涤纤 维
(NDF)
第5章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8ppt课件
第一节 碳水化合物的组成与功能
一、碳水化合物的组成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光合 作用形成的。C:H:O为1:2:1,碳水化合物可用通式 (CH2O)n表示。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包括单糖、双糖、寡聚糖、多聚 糖等。
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形成的直连或支链 的一类糖,称低聚糖或寡糖;
麦芽糖
葡萄糖
胰淀粉酶
大肠: 淀粉 细 菌 挥发性脂肪酸 + 气体
二、粗纤维营养
单胃动物的胃及小肠不分泌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 粗纤维酶解不了,只能到大肠中靠细菌酵解:
盲肠、结肠: 粗纤维 细菌
甲酸+丙酸+丁酸
CH4 + H2 + CO2
产生的挥发性低级脂肪酸,部分被肠壁吸收利用,气
体被排出体外。
*单胃动物中,马和驴等的盲肠特别发达,结肠的容 量也很大,其中的细菌对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具有较强的 消化能力。
各类饲料的粗纤维含量(%)
饲料种类 秸秆类 秕壳类 青干草类 糠麸类
粗纤维含量 35-45 30-35 20-35 10-29
饲料种类 谷实类 油饼类 块根和块茎类
粗纤维含量 2~lO 3~20 O.4~2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不能被动物消化道分泌的酶水解,但
能被消化道中微生物酵解。而木质素不能被动物所利用。
葡萄糖被小肠壁吸收后,一部分进入肝脏合成肝糖元,一部分 送至肌肉中形成肌糖元,一部分参加三羧酸循环。过多的则被送至 脂肪组织及细胞中合成脂肪。
(三)淀粉
饲料中的淀粉转化是从口腔中开始的。单胃动物中以 猪口腔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
口腔: 淀粉(少部分) 唾液淀粉酶 麦芽糖
肠淀粉酶
麦芽糖酶
小肠: 淀粉
酸性洗 涤
剂处理
酸性洗涤可溶物(ADS) 酸性洗涤纤维(ADF)
KMnO4 处 理 纤维素和残余矿物质
PH=3. 0
木质素氧化损失
72%H2SO4
纤维素被溶 解
处 理
木质素和矿物质
第四节 反刍动物的碳水化合物营养
反刍动物的碳水化合物营养不同于单胃动物。碳水化合 物主要被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而被吸收利用,以单糖形式被 吸收的数量则很少。
一、粗纤维营养
瘤胃是消化粗纤维的主要器官。饲料粗纤维进入瘤胃后,被瘤 胃细菌分解为乙酸、丙酸和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VFA)及甲烷等气体。 气体排出体外,挥发性脂肪酸被吸收进入肝脏,丙酸形成糖元,丁酸 分解为乙酸,乙酸参加三羧酸循环,氧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 放出热能供维持体温,或被输送至乳腺,用以合成乳脂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