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word教案

湘教版九年级音乐下册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word教案

执教《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教研经历
一、案例背景。

1、教学内容
①欣赏越剧《梁祝》选段《十八相送》
②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
③学唱歌曲《化蝶》
④补充欣赏歌曲《梦蝶》
2、教学目标
①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封建
礼教的残酷和人民的反抗精神,以及人们对
美好爱情赞颂。

②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
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③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3、教材简析
①越剧《十八相送》选段是梁山伯为祝英台送行时的一段内容,
此段内容是以喜剧情趣的笔调、用对唱
形式,刻画了梁山伯的纯朴、忠实和祝英台的热情、真挚。

②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何占豪、陈钢作曲。


品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
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

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
“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

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以及小提琴、大提琴的音色特点,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

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③歌曲《化蝶》是著名词作家阎肃用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爱情主题填词而成。

歌词运用简洁的语言,生动描述了梁祝感人的爱情故事。

4、教学重点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的欣赏及讨论
5、教学思路
本课以越剧《十八相送》为“源”,引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爱情故事的讲述为线索,在重点片段的欣赏中,引导学生通过感受、体验、想象、表现等方式,认识音乐在表现人物和情感中的作用。

并通过补充欣赏让学生感受现代音乐对梁祝的全新的演绎方式。

6、教具准备
CAI课件、钢琴等
二、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恋蝶——欣赏越剧《十八相送》感受越剧韵味,了解越剧
1、提问导入特点,并为欣赏下一作品
(1)越剧是浙江地方戏剧剧种之一,做好铺垫。

你能说出一些著名的越剧代表作品吗?
(2)导出越剧《梁祝》并请学生说说梁祝故事。

(3)教师小结
(4)欣赏越剧《十八相送》
(5)简单介绍越剧特点(唱腔、语言)
第二环节:颂碟——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断
1、导入:介绍作品地相关知
(1)教师:这个千古传颂的爱情故事可以用越剧的形式来表现。

那么,我们是识,为学生更好地
否可以用其他形式来表现呢?我们中国就有两位作曲家何占豪和陈刚,他们为了理解作品,做好准
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越剧中的备。

曲调为素材,运用西洋手法,成功地创作了一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2)介绍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出示图片)
2、欣赏“爱情主题”
(1)请学生聆听爱情主题音乐根据提问,让学生
思考:①这段主旋律由哪样乐器演奏?自主参与讨论分析
②这段主旋律有什么特点?作品。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总结:
旋律优美动听、委婉曲折,带有越剧韵味。

节奏舒缓,情绪明朗。

表现出爱情的美好。

3、介绍协奏曲
协奏曲是指一种由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

在音乐
进行中,独奏乐器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独奏时乐队处于伴奏地位。

全奏时,
独奏乐器休止,完全由乐队演奏。

4、欣赏“共读共玩、长亭送别”通过对比欣赏,
(1)教师:在梁祝同窗期间,两人经常一起嬉戏游玩。

音乐是如何来表现这共同合作探讨分析
一情景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作品的音乐要素,
(2)学生聆听音乐对表现音乐的作用。

思考:音乐的速度、节奏、情绪是怎样的?
(3)教师:三年的同窗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梁祝二人在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的
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离别。

下面,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设计这段音乐。

体现参与合作
(4)试着为“长亭送别”设计音乐速度、节奏、情绪探讨理念。

(5)根据学生讨论归纳:
速度——
节奏——
情绪——
5、欣赏“抗婚”
(1)聆听封建势力主题
思考:封建势力的形象是以哪组乐器来表现的?(弦乐、木管乐、铜管乐、打击乐)
(2)教师小结:
作曲家用铜管乐形象的表现出凶暴残忍、不可抵抗的封建势力。

6、欣赏“楼台相会”
(1)说一说:
作曲家是怎么表现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的情景?
(2)聆听“楼台相会”(课件展示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奏)(3)教师小结:音乐由小提琴和大提琴来演奏,运用“对话”的形式,
贴切地描述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情景。

7、欣赏“哭灵”“投坟”
(1)聆听“哭灵”
思考:音乐加入了什么特色乐器?其节奏有什么特点?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教师小结:
音乐采用戏曲当中“紧拉慢唱”的手法,加上急促不安的鼓声,形象地
渲染了英台呼天喊地、悲痛欲绝的情绪。

最后,在锣鼓齐鸣中,祝英台纵身
投坟,乐曲达到高潮。

8、“化蝶”
(1)音乐主题再现
(2)欣赏“化蝶”
(3)简单介绍作品结构
第三环节:化蝶——学唱歌曲《化蝶》片断通过演唱歌曲,加1、教师导入:深对梁祝美好爱情
梁祝这个作品感动过千千万万的人,有一位作曲家阎肃就为这首作品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填了词。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他写的作品。

(1)聆听歌曲《化蝶》,感受其情绪。

(2)轻声哼唱旋律
(3)念一念歌词
(4)填词演唱
第四环节:梦蝶——欣赏通俗歌曲《梦蝶》
1、欣赏MTV《梦蝶》感受同一主题不同风格的
思考:我们现代人演绎的梁祝《梦蝶》其音乐有什么特点?音乐作品所带来的审美体验。

第五环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对越剧《十八相送》、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通俗歌曲《梦蝶》的欣赏,亲身体会到了同一主题、不同演绎方式
来表达的梁祝爱情故事。

希望同学们回去后,能再去寻找相关内容
更深入地去了解这些作品。

三、反思与研究
1、本堂课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

2、民主教学,相信学生
民主教学是营造绿色教学的生命线。

上完课,我就有很多的感触。

最大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

学生都是聪明的。

我们老师往往想民主教学,但又不敢真正做到民主。

担心学生放了收不回,又担心学生不能胜任民主的学习方式,还担心自己控制不了民主的教学局面。

其实,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因此,越是民主的课堂教学,越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也越会表现自己。

只有课堂上真正做到民主了,学生才会感觉到心理的安全,才会愿意由衷地和你配合。

当然,这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

不仅课堂中每个环节的设计要周密考虑,教学时还要善于调控好整个教学局面。

3、重组教材,学会取舍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教材内容看得非常重要,总是根据教材的编排去设计和实施教学。

音乐新课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在新课程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往往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

总之,每一次的教学实践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思考。

作为走进新课程的音乐教师,我必须对以往的音乐课堂常规经验和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音乐新课程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