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锅炉蒸汽吹管调试方案共19页调试措施编制审核批准变更单名称编号批准时间123目 录1、蒸汽吹管目的 (3)2、编制依据 (3)3、设备系统简介 (3)4、冲管范围和流程 (5)5、吹洗前的准备工作及临时设施要求 (6)6、锅炉冲管应具备的条件 (7)7、锅炉吹管步骤 (9)8、冲管考核标准 (13)9、吹管期间的组织与职责分工 (13)10、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15)11、吹管流程图 (17)12、吹管记录表 (18)1、蒸汽吹管目的通过对管道进行蒸汽吹洗,清除设备及管道在制造、运输和安装过程中残留在过热器、再热器、主蒸汽管道和再热蒸汽管道、高压旁路管道内部的锈垢、焊渣、氧化皮等杂物,防止锅炉运行时过热器和再热器堵塞爆管,同时避免异物进入汽轮机通流部分对叶片造成损伤,保证锅炉、汽轮机安全运行。
2、编制依据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1995年版)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2.4《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2.5《火电机组启动蒸汽吹管导则》(1998年版)2.6《电站锅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2004年版)2.7 制造、设计部门的图纸、设备安装及使用说明书等3、设备系统简介印度JHARSUGUDA 独立电站工程4×600mw火电机组锅炉为亚临界、中间一次再热、强制循环、平衡通风、单炉膛、悬吊式、燃煤汽包炉,制粉系统采用6台正压直吹式双进双出钢球磨,两台50%容量的一次风机提供一次热、冷风输送煤粉。
24只切向摆动式水平浓淡燃烧器分6层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煤粉和空气从四角送入,在炉膛中呈切圆燃烧。
炉后设置两台回转空气预热器为VI型,三分仓半模式。
锅炉为固态排渣,炉底排渣系统采用机械出渣方式。
3台德国KSB公司的湿式马达炉水循环泵。
锅炉启动至10%BMCR时所用的燃料为轻油;低负荷运行时,助燃油为重油,锅炉重油系统出力30%BMCR。
过热器采用二级喷水。
再热器的调温主要靠燃烧器摆动,再热器的进口导管上装有两只雾化喷嘴式的喷水减温器,主要作事故喷水用。
锅炉在尾部竖井下集箱装有容量为5%的起动疏水旁路。
在炉膛出口均装有烟温探针,炉膛左右侧配有炉膛火焰电视摄像装置,汽包配备有汽包水位计及水位电视摄像装置,炉膛安全监督系统(FSSS)等安全保护装置。
3.1锅炉主要参数如下(BMCR工况):锅炉型号: HG-2060/17.5-YM9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 2060t/h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17.5MPa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541℃再热器出口蒸汽流量: 1741.6t/h再热器入口蒸汽压力: 4.012MPa再热器出口蒸汽压力: 3.812MPa再热器入口蒸汽温度: 334℃再热器出口蒸汽温度: 541℃给水温度: 283.2℃排烟温度: 130.6℃锅炉保证效率 87.94%3.2煤质资料:(MCL 煤田Garjanbahal矿供应)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工业分析1 收到基高位发热量 GCV kca/kg 3300 2967~30712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Vdaf % 22 19~20.63 全水份 Mt % 11.9 11.54 空气干燥基水份 Vdaf % 1.14 1.135 收到基灰份 Aar % 41.6 43.3~46.66 碳 Car % 37.5 34.57 氢 Har % 2.1 1.78 氮 Nar % 0.9 1.19 氧 Oar % 5.6 5.610 硫 Sar % 0.4 0.611 可磨性系数 HGI 45~50 45~5012 二氧化硅 SiO2 % 54.913 三氧化二铝 Al2O3 % 25.414 三氧化二铁 Fe2O3 % 9.315 氧化钙 CaO % 3.616 氧化镁 MgO % 1.8序号 项目 符号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17 三氧化硫 SO3 % 2.318 二氧化钛 TiO2 % 1.319 氧化钾 k2O % 0.320 氧化钠 Na2O % 0.321 二氧化锰 MnO2 % 0.322 灰变形温度 DT ℃ 129023 灰软化温度 ST ℃ 135024 灰流动温度 FT ℃ 15003.3点火油名称 单位 平均值运动粘度(38℃时) cst 2.5-15.7倾点 ℃ 夏季:≮12,冬季:≮18机械杂质 无闭杯闪点 ℃ >66含硫量 % ≮1.8水份 % ≮0.25灰份 % ≮0.02碳残留质量 % ≮1.53.4助燃油特性 HFO酸性,无机物 无灰,质量百分比% 0.1高位发热量 11000cal/g闪点,最小值 66℃50℃时运动粘度,(cst),最大值 180cst残渣,质量百分比(%),最大值 0.25硫,总的质量百分比(%),最大值 4.5含水量,质量百分比(%),最大值 1.0沥青质量百分比(%),最大值 0.254、冲管范围和流程4.1冲管范围4.1.1锅炉过热器、主蒸汽管道系统4.1.2 冷再管路、再热器、热再管路系统4.1.3一二次汽减温水系统(反冲洗)4.1.4高压旁路4.2吹洗流程4.2.1主系统其流程为:汽包→各级过热器→过热器集汽集箱→主蒸汽管道→高压主汽阀门室→临时管→临冲阀→临时管(集粒器)→低温再热管路→各级再热器→高温再热管路→中压蒸汽阀门室→临时管→消音器→排大气。
在中压主汽门出口管道安装考核靶板装置,冲管至靶板考核合格为止。
4.2.2高压旁路系统不参与吹扫,采用人工清理,在主系统吹管完成后进行。
5、吹洗前的准备工作及临时设施要求5.1吹洗前的准备工作5.1.1试运组织机构健全,各有关单位人员配备齐全,通迅设备可靠。
5.1.2试板器制作应保证靶板更换方便、快捷、靶板采用铝板,准备50块,靶板制作要求:其宽度为排汽管内径的8%,长度贯穿管子内径,靶板应抛光,无肉眼可见斑痕。
5.1.3临控门操作按钮应安放在集控室离运行人员较近的地方,以便于操作和联系,且临控门应水平安装。
5.2临时设施的要求(参照吹管系统图)5.2.1图中粗实线部分为正式管道,细实线部分为临时管道,各段临时管内径不得小于所连接部分正式管道内径。
5.2.2 主系统用吹管临控门两个,公称直径350mm,压力16MPa,适用温度500℃,全开全关时间<60秒,每只临时门处安装一只的手动旁路门。
5.2.3 高旁调节阀不参加吹洗;低压旁路阀及管路不吹洗,安装应妥善处理干净。
至低旁的管口应加装临时堵板。
5.2.4 高旁不参加吹洗,因此安装时应注意逐段清理,不应留有较大杂物。
5.2.5 锅炉主蒸汽电动门阀芯拆除,安装假阀芯或可靠堵板。
5.2.6 减温水系统、主汽管段上流量测量装置预先不装,避免冲管中被杂物损伤。
5.2.7高排逆止门不参加吹洗,门前部分现场妥善处理干净。
5.2.8临控门装在汽机侧。
5.2.9汽机侧主蒸汽管道疏水、再热冷、热段管道疏水、及临时管道疏水引至一根Φ159×4.5mm的临时管上排至室外,临时管不可上翘,至疏水扩容器的阀门吹管时关死。
5.2.10集粒器前后应安装压力表或差压表以监视其阻力。
5.2.11临时连接管及排汽管支吊架设置安全合理,加固可靠,表面要作保温,支吊架的装设要考虑到膨胀及冲管时的反推力。
5.2.12在可能积聚疏水的地方应设置疏水排放点,冲管系统的疏水一律放地沟(特别是汽机侧),气动疏水阀缓装,疏水管道及阀门的设计要求不低于6MPa。
5.2.13靶板前临时管的焊接要采用氩弧焊打底,切割时的渣物应清理干净。
5.2.14消音器安装基础牢靠,膨胀顺畅,排汽口稍向上倾斜,避开建筑物及设备。
5.2.15冲管系统恢复时,立式管道严禁瓦斯切割,并采取措施。
水平管道切割时,一定要将渣物清理干净。
6、锅炉冲管应具备的条件6.1锅炉本体及附属设备系统、安装保温工作结束,经验收合格。
6.2锅炉平台、梯子、栏杆齐全,安装用的脚手架已拆除,道路畅通,锅炉运转层及零米地面施工结束,沟道畅通无杂物,沟道盖板完整,并与地面平齐。
6.3厂用电系统已投入使用,有关照明、通讯设备符合设计,经试验能够满足试运要求。
事故照明系统应能可靠地投入。
6.4锅炉本体及主、再热蒸汽管道、给水管道经检查热膨胀间隙合适。
在锅炉上水前将膨胀指示器零位调好,作零位标记。
6.5检查汽包、受热面、烟风道及炉膛内部应清洁无杂物,无临时支撑或临时点焊部件。
炉顶及烟道密封应符合要求,烟风道非金属膨胀节上的临时定位装置均应割掉,以保证伸缩节自由膨胀。
6.6锅炉水压试验合格6.7汽包水位计完整、清晰、照明充足。
6.8一、二次风标定,冷态通风试验,空气动力场试验结束。
6.9锅炉化学清洗结束,设备系统已恢复正常。
6.10消防系统能投入运行。
6.11下列系统应满足运行要求:安装保温工作结束,支吊架完整、仪表齐全。
设备和阀门已编号挂牌,系统经过检查或调整试运合格。
6.11.1给水系统经大流量冲洗合格已恢复正常,减温水系统冲洗用排放设施已准备完毕。
6.11.2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高低压旁路以及吹管所需临时管道安装完毕。
6.11.3锅炉本体疏放水系统、排污系统。
6.11.4炉水循环系统6.11.5锅炉风烟系统。
6.11.6燃油系统经水压及蒸汽吹扫合格,经试运能连续可靠地供油,并已循环至炉前。
6.11.7制粉系统6.11.8除渣系统。
6.11.9火焰探头冷却风系统。
6.11.10化学水系统能够供给合格的除盐水,并有足够的储水量和制水能力。
6.11.11工业水,冷却水系统。
6.11.12加药、取样系统。
6.11.13厂用蒸汽系统,能够向除氧器、吹灰系统和燃油系统提供可靠的蒸汽。
6.11.14汽机凝结水系统、给水、除氧系统。
6.11.15循环水系统。
6.11.16汽机盘车系统。
6.11.17凝汽器真空系统。
6.11.18供排水系统、消防水系统。
6.11.19工业电视系统调试完毕,能随时投入。
6.11.20炉烟温探针调试合格。
6.11.21吹灰系统安装完毕,能够正常投入。
6.11.22除灰系统。
6.12下列设备经调整试运合格,能够投入运行。
6.12.1吸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密封风机、火检风机。
6.12.2炉水循环泵。
6.12.3燃油供给设备。
6.12.4捞渣机能够投入。
6.12.5加药设备。
6.12.6电动给水泵、凝结水泵、除盐水泵。
6.12.7空压机系统。
6.12.8电袋除尘器已冷态调试完毕。
6.12.9燃烧器已调整好,油枪、点火枪伸缩灵活,位置正确,火焰探头位置合适,冷却风量正常,点火装置调试好,对油枪进行程控试验及试点火成功。
6.13热工、电气部分应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