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复旦附中高一上期中考化学试卷

2019-2020学年复旦附中高一上期中考化学试卷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化学期中考试试卷2019.1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Na-23 Mg-24 Al-27S-32 Cl-35.5 Fe-56 Mn-55 Cu-64一、选择题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研究物质的手段和途径越来越多,H3、O4、C60、N5+等均已被发现,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H2与H3属于同素异形体B. 16O2与18O4属于同位素C. 12C60的质量数为720g/molD. N5+离子中含有36个电子2. 化学需要借助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硫离子电子式:S2-B. 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用于考古测定年代的碳同位素:146CD. 次氯酸钙的化学式:CaClO3. 13353I是常规核裂变产物之一,可以通过测定大气或水中13353I的含量变化来检测核电站是否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下列有关13353I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13353I的化学性质与13353I相同 B. 13353I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8C. 13353I的原子序数为53 D. 13353I的原子核内中子数多于质子数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A. 将氯水滴入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氯水,沉淀消失B. 红热的铜丝可以在氯气中燃烧,生成黄绿色的烟C. 氯气通入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红色褪去,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色D. 氯气作用于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先变红后褪色5. 物质中存在12C、13C、14C原子的是①石墨②天然气③变质的漂粉精④葡萄糖()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6.对于同温同压条件下的气体12C18O与14N2,判断正确的是()A. 体积相等时密度相等B. 原子数相等时中子数相等C. 体积相等时电子数相等D. 质量相等时质子数相等7. 能用于工业生产的是()A. 钠在氯气中燃烧制氯化钠B. 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C. 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热制氧气D. 氯气和氧气混合光照制氯化氢,再生产盐酸8. N 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40克硝酸铵中含有的氮原子数为N A个B. 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总能含钠离子数为0.1N A个C. 11.2升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 A个D. 在铁与氯气的反应中,1mol氯气与足量铁完全反应转移3N A个电子9. 已知反应:3Cl2+8NH3→6NH4Cl+N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A. 若3mol Cl2反应,得到氧化产物6molB. 若生成22.4L N2,转移电子数6N AC. 若转移6mol电子,被氧化的NH3是8molD. 若生成1mol NH4Cl转移电子n个,则n=N A10. 下列反应与4H2O2+PbS→PbSO4+4H2O相比较,H2O2的作用相同的是()A. H2O2+Ba(OH)2→BaO2+H2OB. 4H2O2+2Na2CrO2→Na2Cr2O7+2NaOH+3H2OC. 2H2O2→2H2O+O2↑D. H2O2+2FeCl3→2FeCl2+2HCl+O2↑11. 电解饱和食盐水、先要精制盐水,以除去SO42-、Mg2+、Ca2+,可依次加入的溶液是()A. Na2CO3、BaCl2、NaOH、HClB. BaCl2、NaOH、Na2CO3、HClC. BaCl2、Na2CO3、HCl、NaOHD. Na2CO3、BaCl2、HCl、NaOH12. 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装置进行氯气与金属钠的反应,先将钠预热,在钠熔融成小球时,撤火,并通入氯气发生反应。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棉球①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污染B. 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固体C. 钠着火剧烈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D. 棉球②变蓝色则证明氯气未被碱液完全吸收13. 将a g二氧化锰粉末加入b mol·L-1的浓盐酸c L中加热完全溶解,反应中转移电子d个,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可以收集到氧气22.44bcL B. 反应后溶液中的Cl-数目为2a N A/87C. N A可表示为872daD. 反应后溶液中的H+数目为(bc-2d)14. 若物质组成相似,可相互推算组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已知锗酸钠和硅酸钠组成相似。

某学习小组模拟求算锗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得了锗酸钠中Na和Ge的质量分数、硅酸钠中Na和Si的质量分数,他们还需查阅的数据是()A. 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B.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 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5.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的氯气,经测定其密度为相同条件下氢气密度的31.3倍。

将该试管倒立在水槽中,当日光照射相当长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最后剩余的气体体积的占试管容积的()A. 57B.35C.23D.12二、选择题16. 能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气体是:(胶头滴管及烧杯内为浓NaOH溶液)()A. HClB. CH4C. N2D. Cl217. 取一张用饱和NaCl溶液浸湿的pH试纸,两根铅笔芯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a电极与试纸接触处出现一个双色同心圆,内圈为白色,外圈呈浅红色,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电极是阳极 B. a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C. 电解过程中,水是还原剂D. b电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18. 同温同压下,a g甲气体和2a g乙气体所占的体积之比为1:2,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同温同压下甲和乙的密度之比为1:1B. 等质量的甲和乙中的原子数之比为1:1C. 同温同体积下等质量的甲和乙的压强之比为1:1D. 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119. 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20. 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A. 2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mol水的摩尔质量B. 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C. 64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D. 200mL1mol/L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mL2mol/L氯化钾溶液中c(Cl-)三、填空简答题21. 根据要求填空:(1)A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是其电子总数的1/3,则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2)下列图示表示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

(3)已知M m+与N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若N的核电荷数为a,M的质量数为A,则M的中子数为_________,两者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______________。

22. 根据所做实验,回答以下问题:Ⅰ. 实验室需配置使用480mL 0.5mol·L-1的NaCl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把称量好的NaCl晶体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溶液;②把①所得溶液小心转入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2cm~3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④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体都小心转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⑤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请填写下列空白:(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____。

其中第①步需要称取的NaCl为______g(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

(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和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操作中,下列操作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

a. 没有进行操作步骤④b. 容量瓶中原残留少量蒸馏水c. 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定容到刻度线d. 使用热水加速固体溶解,并立即进行下一步操作e.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Ⅱ. 某同学使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气体摩尔体积:(4)已知所用量气管的规格是50mL,则他可以使用镁条的最大质量为_______g(已知当时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准确值为24.0L/mol)。

(5)若测得的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值为24.6L/mol,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是______。

a. 镁条未打磨,含有氧化膜b. 镁条中含有杂质铜c. 镁条中含有杂质铝d. 读数时量气管内液面高于烧杯内液面23. 氯气和氯化氢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混在氯气中的HCl气体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产生的氯气中含有H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气可以制得漂粉精和消毒水(有效成分为NaClO),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中水的消毒,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一瓶NaClO溶液(只含一种溶质),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__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

(3)在标准状态下,300体积的氯化氢溶解在1体积的水中,形成密度为1.159g/cm3的溶液。

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4)已知将浓盐酸滴入高锰酸钾溶液中,产生黄绿色气体,而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现有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体系,共有KCl、Cl2、H2SO4、H2O、KMnO4、MnSO4、K2SO4七种物质,写出一个包含上述七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不用配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反应中,生成1mol氧化产物,还原剂失去_______mol电子。

24.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反应物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

(1)要将C装置接入B和D之间,正确的接法是:a→_____→_____→d。

(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刚好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

Cl2通过C装置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两个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