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七年级(下册) 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精品】七年级(下册) 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

【精品】七年级(下册) 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整理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什么学生到了中学阶段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① 其实大多数人在学生时代,都希望能静静读书,交个好友,参加集体活动。

尽管这些平常事微不足道,但足以让学生心情愉快。

可是为了考出更好的成绩,整个社会招数百出:② 学校开出实验班、重点班、行政班等措施;家长也取缔了孩子的周末自由时间,展开各类功课的补习;朋友圈里流传着各种优质辅导学校的信息……③全民动员的形势真当是势不可挡!“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④这种观点已经深入人们的骨髓。

然而,大家却都忘了最初学习的目的。

(1)文中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不足道B.取缔C.流传D.势不可挡(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B(2)D【解析】【分析】(1)取缔:明令禁止或取消。

如许多不健康的游乐场所被取缔。

此词不能支配“孩子的周末自由时间”,运用对象明显错误。

应改为“取消”。

故选B。

(2)“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与“这种观点已经深入人们的骨髓”连接紧密,稍有停顿,之间不能使用句号。

或改为逗号或去掉句号。

故选D。

故答案为:⑴ B⑵ D【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⑵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注意要首先通读提供各句,明确句意,掌握语气,揣测所用标点是否正确。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háo] 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A豆粒的金黄,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B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涎的狂风……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声音是那样的急切,使我不得不回去。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加下划线字注音。

[háo]鸣(________)山涧(________)(2)找出文中划线句B中的错别字并订正。

________改为________(3)文中划线的句子A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答案】(1)嗥;jiàn(2)涎;诞(3)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解析】【分析】(1)字形题辨析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如“嗥”:吼叫。

注意据义定形。

字音题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对于字音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如“山涧”:山间的水沟。

读“shān jiàn”,注意据义定音。

(2)字形题中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如“涎”与“诞”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造字法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

(3)根据“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的句式结构特点,应该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

故答案为:⑴嗥;jiàn;⑵涎;诞;⑶把“豆粒的金黄”改为“金黄的豆粒”【点评】⑴字音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对于课本上出现的常用字的字音一定要读准,要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和多音字的读音。

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音,标准调号。

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

⑵做字形题,要积累词语,注意书写。

特别是同音异形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

⑶病句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

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3.综合性学习。

为深入挖掘巴渝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和精神内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从2019年3月25日起,重庆全市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正式启动。

110中学学生发展中心将开展“晒文化·晒风景·晒南岸”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来邀请)我校将于2019年5月6日下午2点在校阶梯教室开展“晒文化·晒风景·晒南岸”的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将邀请南岸区委书记郑向东来我校做关于《书记晒文旅》的报告。

如果你是学校的宣传部长,你将怎样发出邀请?(2)(我来推广)为了大力推广“晒文化·晒风景·晒南岸”大型文旅推介主题活动,110中学学生发展中心请你通过微信公众号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3)(我来点赞)如果让你向世界推荐南岸,你最想推荐什么?是瑰奇绚烂的城市夜景?还是山水一体的滨江风光?是岁月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是活力四射的生活方式……请大力推荐南岸,并说明理由。

【答案】(1)尊敬的南岸区委郑书记,您好!我是110中学的宣传部长,我校将于2019年5月6日下午2点在校阶梯教室开展“晒文化·晒风景·晒南岸”的主题活动启动仪式,诚邀您来我校做关于《书记晒文旅》的报告,我们期待您的光临!(2)南岸起风景,文化显底蕴。

(3)南岸区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重庆市长江南岸。

南岸区境内山峦起伏,植被茂密,素有“山城绿色屏障”之称的著名南山风景,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160多处。

始建于唐宋时期的慈云寺、涂山寺、老君洞等著名宗教寺庙、古刹,抗战时期的“陪都遗址”保存完好;“一棵树”观景台成为欣赏山城夜色最佳处。

欢迎大家前来观光旅游。

【解析】【分析】(1)(我来邀请)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被邀请人、时间、地点、活动名称、邀请人身份、邀请内容,对信息进行组织。

注意语气要得体。

示例:尊敬的南岸区委郑书记,您好!我是110中学的宣传部长,我校将于2019年5月6日下午2点在校阶梯教室开展“晒文化·晒风景·晒南岸”的主题活动启动仪式,诚邀您来我校做关于《书记晒文旅》的报告,我们期待您的光临!(2)(我来推广)结合活动主题,注意语言简洁,带有鼓动性,修辞的运用。

如:南岸起风景,文化显底蕴。

(3)(我来点赞)结合题意,选择熟悉的一面,进行描写。

如:南岸区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重庆市长江南岸。

南岸区境内山峦起伏,植被茂密,素有“山城绿色屏障”之称的著名南山风景,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160多处。

始建于唐宋时期的慈云寺、涂山寺、老君洞等著名宗教寺庙、古刹,抗战时期的“陪都遗址”保存完好;“一棵树”观景台成为欣赏山城夜色最佳处。

欢迎大家前来观光旅游。

故答案为:⑴尊敬的南岸区委郑书记,您好!我是110中学的宣传部长,我校将于2019年5月6日下午2点在校阶梯教室开展“晒文化·晒风景·晒南岸”的主题活动启动仪式,诚邀您来我校做关于《书记晒文旅》的报告,我们期待您的光临!⑵南岸起风景,文化显底蕴。

⑶南岸区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重庆市长江南岸。

南岸区境内山峦起伏,植被茂密,素有“山城绿色屏障”之称的著名南山风景,众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160多处。

始建于唐宋时期的慈云寺、涂山寺、老君洞等著名宗教寺庙、古刹,抗战时期的“陪都遗址”保存完好;“一棵树”观景台成为欣赏山城夜色最佳处。

欢迎大家前来观光旅游。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对材料的分析,提取信息,对信息进行组织,要注意用语得体,层次清晰,内容明确。

⑵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解答此题要结合活动的主题,要求考生要有较高的语言组织能力,注意修辞的运用。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生活的关注。

考生要熟悉身边的人和事,注意平时的视野要宽阔,生活经验的积累。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张贴。

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①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②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

年画喜闻乐见的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③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孕育吉祥喜庆的意义。

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④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1)文段中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鲜明B.喜闻乐见C.孕育D.盛行(2)文段中划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C(2)C【解析】【分析】(1)喜闻乐见:喜欢听,喜欢看。

形容很受大众欢迎。

把“喜闻乐见”改为“丰富多彩”。

故答案为C。

(2)③处,省略号和“等”在表达列举未完时,是不能同时使用的。

故答案为C。

故答案为:⑴C;⑵C。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词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

要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

⑵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

本题要结合标点符号的知识来分析。

在平时的学习中,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如问号、引号、顿号等。

注意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

5.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吟诵这首诗,你眼前是否出现了风筝伴着莺燕飞舞的场景?你是否感受到了童年纯cuì的快乐?中国是风筝的故乡。

风筝又名纸鸢、纸鹞。

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

传说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面系缚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甲)(A.诞生 B.由来)。

早期的风筝多与军事有关,后来风筝进入民间,成为人们的玩具。

每年清明前后、重阳时分,风和日丽,碧空澄澈,家家户户都(乙)(A.扶老携幼B.尊老爱幼),兴高采烈地来到空旷之地放风筝。

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不但是一种娱乐游戏,而且是人们享受大自然恩赐________的一项体育运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cuì________纯________恩赐(2)在文中甲、乙两处选择后面括号中符合语境的词语填空(填序号)。

甲:________;乙:________(3)文中画线部分关联词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