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护士非语言沟通及书面语言沟通
护士非语言沟通及书面语言沟通
(1)给病人以尊重 (2)病床与病床之间用屏风相隔 (3)给病人以信息说明 (4)关注病人的隐私和需要,在进行检查
治疗时,尽量避免暴露患者的身体。
二、人际距离与沟通
(一)亲密距离<50cm 环境所迫的亲密距离应遵守的规则: ①不说话②不与他人目光接触③脸上面无
表情④避免不必要的身体动作 (二)个人距离50cm~1.2m (三)社会距离1.3m~4m (四)公众距离>4m
三、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一)广泛性 (二)连续性 (三)真实性 (四)简约性(生动性) (五)模糊性 (六)保密性 (七)通用性 (八)民族性 (九)组合性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四、体态语言与言语交际:
区别:1.语言沟通是“分离性”的;
2.言语交际是线性的,单通道传播;
三、个人空间位置与沟通
(一)空间位置与身份地位有关 (二)空间位置与空间影响力有关 (三)空间位置与沟通关系有关
四、人际距离的调整
(一)根据交往对象调整 (二)根据交际场合调整 (三)根据交际内容调整
甲 乙②
乙①
乙③ 乙④
第六章 护士的书面语言沟通
第一节 护士书面语言沟通的含义及行为方式 一、护士书面语言沟通的含义特点 1、可扩大交流范围 2、可保证信息沟通的正确性 3、可传递难以启齿之言 4、可长期保存信息 缺点:1、时效性差2、适应性差
面部表情图
三、目光的功用
(一)表达心绪 (二)调节互动 (三)确定关系
四、目光的运用
(一)注意目光接触的向度 1、关注型注视 2、公务型注视 3、社交型注视 4、近亲密型注视 5、远亲密型注视 6、随意型注视
(二) 注意目光接触的角度
PAC三要素 Parents Adult Children
(二)现代体态语变化的特点
1、从“人为束缚”走向“自由发展” 2、从“繁琐复杂” 走向“快捷简便” 3、从 “孤芳自赏”走向“百花齐放”
第四节 表情目光
一、表情的特性 (一)表情反应心理 (二)表情展示气质 (三)表情的掩饰性
二、表情的组成
(一)脸色 (二)面肌 (三)眉毛
端治疗盘 持病例夹 推车行进 持交班本
(7)持物
2、禁忌的手姿
(1)不卫生的手姿 (2)不稳重的手姿 (3)不礼貌的手姿
点头 摇头 昂头 低头 歪头 晃头
(六)首语
脚语
轻、重、缓、急、稳、沉、乱
三、体态语的进展
(一)现代体态语 1、“OK”手势 2、“V”形手势 3、“打电话”手势 4、“发短信”手势 5、“打车”手势 6、耸肩 7、摊手 8、飞吻 9、”过电” 10、扣指礼
第五章 护士的非语言沟通
教学目标: 掌握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其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能解释仪表修饰、表情、目光的作用; 能说出仪表修饰的基本原则,按照护理人员仪表修饰
的要求规范自身的仪表; 能模仿正确的护理人员的姿势动作,并在今后的护理
操作中予以应用巩固; 能叙述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该怎样正确控制表情和目
第五节 体触
一、体触的意义 (一)体触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二)体触有利于密切人际关系 (三)体触可传递信息 1、表示亲近、关系密切 2、表示关怀或服务 3、表示爱意
二、护理专业性触摸
(一)体触的分类 1、常规性体触 2、关爱性体触 3、保护性体触
(二)触摸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第二节 仪表
仪表,指人的外表姿容,包括人的服饰、 仪容、姿态、风度。
仪表是人们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以及社会 地位、经济状况和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
一、仪表服饰的功能
(一)实用功能:服装最初为御寒和遮羞 (二)美化功能:掩暇扬喻 (三)表达功能: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身体健康状况、文化、个性、习惯和爱好以 及宗教信仰 (四)角色区别功能:特殊的行业和职业 (五)印象形成功能:第一印象的产生84% 是基于对方的外表 (六)改变自我概念功能:
光; 能简述护理专业性触摸的意义及应用; 能应用人际空间的理论,指导护理工作中的人际沟通。
第五章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一、非语言沟通的概念及重要性 非语言沟通是指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而以
人的仪表、服饰、姿态、动作、神情等作为 沟通媒介(载体)进行信息的传递。
洗手间,故称洗手间姿势,它不够文雅 (4)下蹲式低头、弯背,或弯上身,翘臀部,
特别是女性穿短裙时,这种姿势十分不雅。
(五)手势
指示手势 情意手势 象形手势 象征手势
1、护理人员的基本手势
(1)垂放 (2)背手 (3)鼓掌 (4)夸奖 (5)指示 (6)握手 (7)持物
二、仪表修饰的基本原则
(一)TPO原则 1、time原则 2、place原则 3、occasion原则
1、time原则
(1)注意时代的变化 (2)注意季节的差异 (3)注意时间的差异
2、place原则
(1)着装要与地点相适应 (2)着装要与环境相适应
3、occasion原则
首先是色彩效果的协调统一 其次还要全方位的考虑妆饰、着装和佩饰
在款式、造型、质感档次、格调意趣等方 面的协调统一
(四)适度性原则
1、适度的饰品数量 2、适当的修饰程度 3、适宜的修饰技巧
(五)合理性原则
合乎习俗 勿当众化妆修饰 不可在异性或患者面前化妆 勿借用他人的化妆品或评价他人的妆饰
站立姿态的训练方法
1、靠墙法 2、背靠背法
(二)坐姿
1、护理人员的坐姿 (1)注意顺序 (2)先挪后坐 (3)左进左出 (4)落座无声 (5)入座得法 (6)坐姿端正 (7)离坐谨慎
2、禁忌的坐姿
(1)头部 (2)躯干 (3)双手 (4)腿脚 (5)腰部
非语言行为又称体态语、身势语、身体语 言、动作语言、无声语言等
信息接受的全部效果=
语言(7%)+表情(55%)+语调(38%)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二、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心理学家把非语言沟通分为四个系统:
1.视—动觉系统:面部表情、手势、身体运 行 2.超语词—额外语词:音质、音调、速度、 咳嗽、哭笑 3.时空维度:准时、迟到、朝向、距离 4.视觉交往:目光接触
二、书面语言沟通的行为方式
(一)书写 (二)阅读
传递信息 接收信息
第二节 书面语言沟通在护理工 作中的运用
(一)护理纪录 1、护理表格 2、一般护理记录 (二)护理管理应用文 (三)护理论文
四、护理书面语言沟通的作用
(一)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 (二)在科研中的作用 (三)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在法律中的作用 (五)在管理中的作用
第三节 姿势
一、姿势的主要类别 姿势主要指人体在空间的活动变化的样式 姿势是人体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构成 (一)静态的姿势 立、坐、蹲、卧 (二)动态的姿势 走姿,头、手、脚、腿、脚以及人的躯干各部分
的姿态。
二、姿势的功用
在一定程度上透漏人的内心活动、情绪状 态、健康状况、自我概念
(三)行姿
1、护理人员的走姿 (1)步态轻盈 (2)步幅适中 (3)步位直平 (4)步韵轻快
2、禁忌的行姿
行走时左摇右晃、重心不稳; 弯腰驼背、瞻前顾后; 内八字或外八字脚; 背手、插兜、抱肘、叉腰; 在病房重步急奔,慌张紧迫,或婀娜而行,
步履摇曳。
(1)工作场合的着装 (2)庄重场合的着装 (3)喜庆场合的着装 (4)悲伤场合的着装 (5)休闲场合的着装
(二)适体性原则
1、与性别、年龄相适应 2、与容貌肤色相适应 3、与身体造型相适应 4、与个性气质相适应 5、与职业身份相适应
(三)整体性原则
方式。
第六节 人际距离
一、人际空间需要 (一)人际空间的含义 “生物安全圈” (二)人际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的民族和文
化传统,以及不同的场合。
(三) 人际空间的意义
1、人际空间的大小,反映了彼此关系的疏 密程度
2、理解人际空间,有助于人际交往
(四理人员姿势的基本要求
(一)立姿 (二)坐姿 (三)行姿 (四)蹲姿 (五)手势 (六)首语 (七)脚语
(一)立姿
1、护理人员的立姿 挺 直 高 稳
2、禁忌的立姿
(1)全身不够端正 (2)手脚随意乱动 (3)手脚随意活动 (4)表现自由散漫
常见的饰物及其戴法
(一)戒指 (二)耳环 (三)项链 (四)胸针 (五)围巾 (六)手链或手镯 (七)手表 (八)领带
三、护理人员的仪表修饰
(一)护理人员仪表修饰的要求 1、整齐清洁 2、简约端庄 3、与环境协调
(二)护理人员仪表修饰的要点
1、帽 2、衣 3、鞋袜 4、其他 (1)不留长指甲 (2)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3)不带饰物
3.非语言沟通的信息更可靠;
联系: 1.替代言语交际
2.辅佐言语交际
3.调节言语交际
4.适应言语交际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及作用
非语言沟通与语言沟通的关系
有声的
无声的
有声的语言符号 (说的言语)
有声的非语言符号 (尖叫、呻吟等)
无声的语言符号 (写的言语)
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姿势、手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