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卷

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卷

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月考语文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想起雪湖藕徐迅①想起家乡的雪湖藕。

炎炎夏日里,想起雪湖,就有丝丝的清凉袭上心来;就感觉荷叶田田,莲花过人头,有人摇着小船,“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想起那藕,就有无数白胖胖、粉嘟嘟的小手晃在眼前,有一种“儿童拍手争相问,一枝莲蓬值几钱”的诗意。

当然这不是诗,也不是引用——有朋友写美食,写到藕,有藕记、偶记之语……我这是偶然想起。

②家乡的雪湖藕产自县城之南。

城南除了雪湖,还有南湖、学湖。

三湖连在一起,都产藕,藕名都叫雪湖藕。

雪湖藕九孔十三丝(一般的藕是七孔),说是珍品。

据传,当年朱元璋大战陈友谅,路过此地还留下了佳话,说他品尝雪湖藕时,当一位少女捧上藕,他见少女宛如出水芙蓉,楚楚可人,又见雪湖藕洁白如玉,细嫩光润,似美女手臂,风情万种,不禁脱口而出:“一弯西子臂。

”但求下联,岂知身边文武无一人能对。

不料,那少女不慌不忙答道:“七窍比干心。

”对联以“一弯“”西子”喻雪湖藕之表,用“七窍”“比干”喻雪湖藕之里,又巧嵌了两位古人名。

朱元璋细细品味,心里暗暗称绝。

登基定都南京后,他念念不忘雪湖藕,要求雪湖每年农历八月开湖,采摘的第一批藕送到南京,于是雪湖藕就有了“贡藕”之誉。

③记得在家乡县城生活时,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城南。

夏天,那里雪湖与南湖、学湖三湖相连,水天一色。

初夏时,湖里小小的荷叶先如铜钱一般泊在水中,羞答答的。

太阳照着,几天过去,小荷宛若少女般情窦初开。

待荷叶慢慢撑开,伞样大的荷叶就仿佛什么也遮挡不住了。

荷莲从荷叶旁突兀而出,一枝枝地化成一朵朵莲花,或胭红、或粉红、或梨白……都亭亭玉立。

莲花的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渐次打开,一瓣、两瓣、六瓣,最后露出的便是散发着沁人肺腑芳香的黄色花蕊。

很快,就见人摘那碧玉簪似的莲;更有人光着身子,下湖采藕了。

他们从湖里举起那藕,有水濯洗,藕洁白如玉,真的是出污泥而不染。

④家乡的雪湖藕略呈方圆形、七棱,生食最方便,人们选用嫩脆之藕,洗净切片,加上白糖,就成了一道有名的凉菜。

尤其是夏天醉酒后,吃起来异常生脆、爽润、甘甜,很是解酒。

熟吃可切丝炒辣椒、炒肉或是制成炸藕盒、包藕卷等,用藕片炖排骨、煲汤什么的也简单。

有人选用老而粗壮之藕,在藕孔内填满糯米蒸煮切片,说是好吃,但一进嘴里,我感觉就如同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所说“老藕一煮成泥,便无味矣”。

袁枚还说,“藕粉非自磨者,信之不真”。

袁枚是位美食家。

由此,看他生活的年代就有藕粉造假者。

藕“味甘,平。

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神农本草经》),生吃可消淤凉血,活热病烦渴、吐血和热淋等症;熟食可以养胃滋阴,补益五脏……其实还不止这些,我的一位朋友曾住在雪湖边,夏天里,她用荷叶煮荷叶稀饭,说是清香祛暑。

莲籽去壳留下莲仁,她就自制八宝粥。

莲仁当中绿色的莲心,味苦,她又用那莲心泡水喝,说是强心、降血压……这让我真的大开眼界。

⑤转眼就又到藕上市的季节。

这时想起家乡的雪湖藕,我仿佛就看到城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仿佛看到家乡县城的街头,有人挑着一副藕担匆匆地走过,担子里那粗得像手臂的雪湖藕又白又壮。

有人干脆用那浑圆的荷叶举过头顶,当作遮阳的伞,吆喝着“又脆又嫩的雪湖藕,好七(吃)咧!”我在心里回味着乡音,就由不得不像叶圣陶在《藕与莼菜》里所写的那样,生出“故乡可爱极了”的感叹了。

1 . 文章描写了雪湖藕哪些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

2 . 选文第②段引用有关朱元璋的传说,有何作用?3 .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初夏时,湖里小小的荷叶先如铜钱一般泊在水中,羞答答的。

4 . 请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的文字删去,再与原文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莲花的瓣儿在强烈的阳光下渐次打开,一瓣、两瓣、六瓣,最后露出的便是散发着沁人肺腑芳香的黄色花蕊。

5 . 试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童年读书莫言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看“闲书”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

③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等等等等,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④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身上被蚂蚁、蚊虫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

从草垛后晕头涨脑地钻出来,已是红日西沉。

我听到羊在圈里狂叫,饿的。

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着一顿痛骂或是痛打。

但母亲看看我那副样子,宽容地叹息一声,没骂我也没打我,只是让我赶快出去弄点草喂羊。

我飞快地蹿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时我真感到了幸福。

⑤我的二哥也是个书迷,他比我大五岁,借书的路子比我要广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书。

但这家伙不允许我看他借来的书。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将书页翻得飞快,我一目十行地阅读才能勉强跟上趟。

他很快就会烦,合上书,一掌把我推到一边去。

但只要他打开书页,很快我就会凑上去。

他怕我趁他不在时偷看,总是把书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里的地下党员李玉和藏密电码一样。

但我比日本宪兵队长鸠山高明得多,我总是能把我二哥费尽心机藏起来的书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顾一切,恨不得把书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⑥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

我去找书时,头碰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响,几十只马蜂蜇到脸上,奇痛难挨。

但顾不上痛,抓紧时间阅读,读着读着眼睛就睁不开了。

头肿得像柳斗,眼睛肿成了一条缝。

我二哥一回来,看到我的模样,好像吓了一跳,但他还是先把书从我手里夺出来,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来管教我。

他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里,然后说:活该!我恼恨与疼痛交加,呜呜地哭起来。

他想了一会儿,可能是怕母亲回来骂,便说:只要你说是自己上厕所时不小心碰了马蜂窝,我就让你把《破晓记》读完。

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

但到了第二天,我脑袋消了肿,去跟他要书时,他马上就不认账了。

我发誓今后借了书也决不给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没读过的书,他就使用暴力抢去先看。

⑦不久,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

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

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历历在目。

⑧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化大革命”就爆发,我童年读书的故事也就完结了。

(选自《莫言散文》,有删改)6 . 全文通过“我”借阅四本书体现了“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借阅四本书的经历。

7 . 品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他看书时,我就像被磁铁吸引的铁屑一样,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远远地看,脖子伸得长长,像一只喝水的鹅,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

”(从修辞角度赏析)8 . 作者在第⑤段称“二哥”为“这家伙”,你认为这个称呼包含了“我”怎样复杂的感情呢?9 . 有人说“童年读书”这个题目太直白,太宽泛了,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另拟一个题目,并说说理由。

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弩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出师表》)(乙)章武三年①春,先主于永安②病笃。

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

谓亮曰:“君才十倍于曹玉,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③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先主又为诏,救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

倾之,又领益州牧。

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

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

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

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

(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①章武:刘备的年号;三年,公元223年。

②永安:即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北。

③股肚:比喻辅佐之臣。

10 . 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先帝不以臣卑鄙(2)以彰其咎(3)属以后事(4)以俟大举11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臣敢竭股脑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12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先帝不以臣卑鄙/何以战(《曹判论战》)B.以告先帝之灵/怅恨久之(《陈涉世家》)C.君才十倍于曹丕/然后知生于忧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咸决于亮/咸来问讯(《桃花源记》)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14 .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诸葛亮对刘备父子的感情可用(甲)文中的六个字概括_____________(2)(乙)文中提到“以俟大举”,“大举”指的是什么?请用(甲)文原句回答。

三、句子默写15 .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2)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