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沉香研究进展
2 沉香的造香技术
白木香种植 6~7 年后,胸径 15 cm 时即可人工造香。一 般认为树龄愈大,树脂凝结时间愈长,其取香质量也愈好。人 工造香就是人为使木材受到外伤,促进真菌侵入[9]。 2.1 砍伤法
通常选择 8~10 年或 10 年以上、树干直径 30 cm 左右的植 株,在距地面 1.5~2 m 处,顺砍几刀,刀与刀之间的距离约 30~40 cm,伤口深约 3~4 cm。一段时间后伤口附近的木质 部会分泌油脂类物质,数年后逐渐变成黑棕色,这便是沉香。 取香后造成的伤口,仍有可能继续结香。 2.2 半断干法
ol:inhibitors against mouse 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reaction and scratching behaviors [J]. Biol Pharm Bull, 2007,30(11):2 201. [27] 刘 飞,黄树膜. 和厚朴酚对钙调素拮抗作用的研究[J]. 中国药理学报,1993,9(1):48. [28] 林桂芸,谢生发,谢 鸿,等.和厚朴酚抑菌作用的研究 [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2(2):18. [29] Chen SC,Chang YL,Wang DL,et al.Herbal remedy magnolol suppresses IL-6-induced STAT3 activation and gene expression in endothelial cells [J]. Br J Pharmacd, 2006,148(2),226. [30] Kimura I.Neuromuscular blockingaction of alkaloids from a Japanese crude drug [J]. Planta Med. 1983,48(1):43.
在大树上用锯或凿在树干的同一边,从上到下每隔 40~ 50 cm 开一香门,香门长为树干粗的一半,深度为树干粗的一 半,宽为 1 cm。如果是小树,则每隔 15 cm 钻一个洞,从树干一 面穿向对面,以不穿透为准。开凿香门后,天气干燥时用冷水 淋湿伤口,随即将菌种塞满香门,用塑料薄膜包扎封口,以防 杂菌的污染或昆虫、蚂蚁等的危害,又可保湿以利菌种繁殖。 当上下伤口都结香而相连接时,大约 4 年后整株砍下可采到二 级沉香。 2.5 凿洞法
�������������������������������������������������������������������������������������������������������������������������������������������������������������������������������������������������������������������������������������������������������������������������������������������������������������������������������������������������������������
[32] Hahm ER,Arlotti JA,Marynowski SW,et al. Honokiol,a constituent of oriental medicinal herb magnolia officinalis,Inhibits growth of PC-3 xenografts in vivo in association with apoptosis induction[J]. Clin Cancer Res,2008, 14(4):1 248.
在离树干基部 1~2 m 处的树干上锯一伤口,深度可达树 干粗的 1/3~1/4,可在同一方向不同高度锯几个伤口,伤口之 间的距离为 30~40 cm,伤口宽约 3~4 cm,俗称“开香门”。伤 口处也能结香,数年后即可在伤口处取香,取香后香门仍有可 能继续结香。 2.3 化学法
用甲酸、硫酸等处理伤口,可刺激伤口,采收后再用药物 处理,仍可能继续结香。 2.4 人工接种结香法
中药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Lour.) Gilg 含有树脂的木材 。 [1] 沉香药材可分为国产沉香和进口沉 香,其国产沉香又名海南沉香,主产于海南岛、广西等地;进口 沉香主产于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其味辛、苦,性微温,具行气 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的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胀闷疼痛、 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中药沉香研究进展
谭丽杰*(山东聊城市中医院药剂科,聊城市 252004)
中图分类号 R282.71;R93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1)39-3738-04
摘 要 目 的:为中药沉香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汇总、分析和综述。结果: 中药沉香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 含有树脂的木材。其产香机制、造香技术、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等方 面的研究近些年来均有较大进展。结论:沉香复杂的活性成分在医药、保健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还会有更多的分析新技术涌现并应用到沉香的分析研究中。 关键词 沉香;研究进展;综述
白木香英文名为 Incense Tree,又名牙香树、女儿香、栈香 等,是我国生产中药沉香的唯一植物资源,为我国特有的珍贵 药用植物[2]。健康的白木香植物并不产生沉香,只有通过自然 因素(雷劈、火烧、虫蛀等)或人为因素(砍伤、打洞、接菌等)的 作用,沉香才会在白木香植物中逐渐形成。沉香独有一种龙 涎香与檀香混合的香味,这种混合香味目前仍无法人工合成, 因而更显得其稀有珍贵。历史上我国的白木香资源十分丰 富,但近年来,由于白木香自然繁殖率低、生存环境被严重破 坏、虫害及人为掠夺式砍伐等原因,白木香资源遭到严重破 坏,现仅有零星散生的残存植株。白木香 1987 年被列为国家 珍稀濒危三级保护植物。1992 年《中国植物红皮书》指出,由
于 人 们 任 意 采 集 树 脂 入 药 ,白 木 香 数 目 剧 减 ,属 易 危 品 种 。 1999 年其成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前,我国药用 沉香 70 %以上依靠进口,市场缺口较大,药材价格相当昂贵[3]。
沉香含挥发油的量较高,具有浓郁的香气,是沉香挥发性 药效的主要成分 。 [4] 笔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沉香的产香机 制、化学成分与质量研究等作一综述,以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 考。
[33] Huang DB,Yu ZF,Hu ZH,et al. Effect of honokiol and magnololon β-endorphin in relievable morphine withdrawal symp toms in rats [J]. Chin Trad Herb Drugs,2004,35 (2):182.
(收稿日期:2010-09-05 修回日期:2011-05-27)
· 3738 · China Pharmacy 2011 Vol. 22 No. 39
中国药房 2011 年第 22 卷第 39 期
(Chaetomium globosum)、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 裂褶菌(Schizophyllum sp.)也与沉香形成有关[5~7]。
黑色树脂部分即可。
3 化学成分
中药沉香化学成分研究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其化学成 分主要有倍半萜化合物(挥发性成分)、2-(2-苯乙基)色酮、三 萜类、芳香族类、脂肪酸类及其他成分[10]。 3.1 倍半萜类
邓红梅等[11]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法萃取沉香中的精油, 首次从中分离得到 3 种倍半萜化合物:γ-芹子烯、α-可巴烯-8醇、广藿香醇。杨峻山等[12~14]用气相色谱法比较了国产沉香和 进口沉香挥发油的组成,发现两者有差别;国产沉香的挥发油 经硅胶柱和氧化铝柱层析分离得到螺旋烷类倍半萜成分白木 香酸、白木香醛、沉香螺旋醇和沉香螺旋醛,当经硅胶柱层析 和制备性薄层层析分离后得到 2 个沉香呋喃倍半萜;同时还从 该植物挥发油的低沸点部分得到 4 个已知化合物:苄基丙酮、 对甲氧基苄基丙酮、茴香酸和β-沉香呋喃。徐妍青[15]采用气相 色谱(GC)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沉香呋喃类中的 (α-白木香、β-白木酸、去氢白木香醇)3 对差向异构体进行了成 功的分离鉴定,确定了每对异构体的比例。有学者对沉香精 油进行分离研究,得到了 2 个新的倍半萜化合物:呋喃白木香 醛、呋喃白木香醇,同时还得到二氢卡拉酮等已知化合物。梅 文莉等[16]首次报道了在沉香挥发油中发现苍术醇、圆柚酮、缬 草烯酸、愈创醇、γ-古芸烯、γ-蛇床烯、绿花白千层醇、异香橙烯 环氧化物、朱栾倍半萜和α-木香醇等倍半萜成分。 3.2 三萜类
在距树干基部 50 cm 直至树顶上端枝条全面打洞,亦叫 “开香门”。其圆形小洞口直径 1~1. 5 cm,洞口相距 7 cm,上 下洞口相距为 15 cm。打洞后,必须砍掉枝条一部分,防止风 倒。为使树脂分泌得快,还要采取物理、化学处理或菌种接种 方法。经过打洞处理后,白木香树生长分泌油脂,时间越长, 油脂越厚。定洞 2 年后,白木香树的生长细胞把洞口密封,变 为内包香,洞内油脂分泌更厚,3~5 年油脂厚度可达到沉水。 数年后,就可将全树倒放,按照左右上下洞口距离中间线,用 锯分开,成为一条条油格空心木条,再用小刀雕去白木,留下
[34] Xu Q,Yi LT,Pan Y,et al. Antidepressant-like effects of the mixture of honokiol and magnolol from the barks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in stressed rodents [J].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2008,32(3):715.